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4年江西省高校选调生模拟卷四

2023-09-01 14:32 作者:黄国斌讲公考  | 我要投稿


 

第一部分  客观题(每题1分,总计20分)

1题: 

2022年5月4日中午{code:237},13名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我国珠峰科考____突破____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A:

首次  7000

B:

首次  8000

C:

第二次  7000

D:

第二次  8000

第2题: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code:237},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今年是建团100周年。下列关于其说法错误的是(  )。

A:

1922年5月5日至5月10日{code:237},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隆重举行

B:

团员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code:237},三十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

C: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

D: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code:237}的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

第3题: 

2022年4月20日至22日{code:237},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会在博鳌举行,主题为“(  )”。

A:

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code:237},构建共同未来

B:

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

C:

应对世界变局 携手共创未来

D:

共同命运 共同行动 共同发展

第4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提出{code:237},今年中国将(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A:

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

打造人民高品质生活{code:237}的空间

C:

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code:237},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D: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code:237}的城镇化建设

第5题: 

2022年3月21日是第(  )个国际森林日{code:237},主题为“森林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A:

6

B:

8

C:

10

D:

16

第6题: 

下列毛泽东诗词{code:237},与江西无关的诗句的是(  )。

A:

踏遍青山人未老{code:237},风景这边独好

B:

头上⾼⼭{code:237},风卷红旗过⼤关

C:

暮色苍茫看劲松{code:237},乱云飞渡仍从容

D:

喜看稻菽千重浪{code:237},遍地英雄下夕烟

第7题: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code:237},“三农”工作重心转向(  )。

A:

脱贫攻坚

B: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C:

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D: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8题: 

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code:237},下列说法错的是(  )。

A:

到2025年{code:237},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B:

到2035年{code:237},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C: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首要原则

D:

切实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中{code:237}的主体作用

第9题: 

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code:237},坚决遏制耕地“  ()”、防止“(  )”。

A:

非农化     非粮化

B:

非粮化     非农化

C:

非粮化     变更用途

D:

非农化     变更用途

10题: 

下列历史现象描述正确{code:237}的是(  )。

A:

王安石和他老乡黄国斌在开封府{code:237},一起吃花生米下酒

B:

明洪武年间{code:237},江西村民黄国斌,家里无粮,用红薯充饥

C:

清乾隆年间{code:237},江西农民黄国斌生了6个儿子,他生活艰难,因为要交人丁税

D:

1950年1月{code:237},江西村民黄国斌分到3亩田,他的田地所有权归他个人所有

11题: 

下列古代农书按成书时间先后排列正确{code:237}的一项是(  )。

A:

《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农桑辑要》

B:

《齐民要术》—《汜胜之书》—《农桑辑要》—《农政全书》

C:

《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政全书》

D:

《齐民要术》—《汜胜之书》—《农政全书》—《农桑辑要》

12题: 

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code:237}的一部农书”的著作是( )。

A:

《陈旉农书》

B:

《农桑辑要》

C:

《王祯农书》

D:

《农政全书》

13题: 

六畜除猪外{code:237},另外5种是(   )。

A:

马、牛、羊、鸡、犬

B:

马、牛、羊、鸡、鸭

C:

马、牛、羊、兔、犬

D:

马、牛、猴、鸡、犬

14题: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code:237},最初是依据农事活动需要制定的,谷雨就是其中一个,对于这

一节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谷雨是传统24节气中第6个

B:

谷雨的到来{code:237},意味着春天基本结束

C:

谷雨时节是下海捕鱼{code:237}的好机会

D:

谷雨前后桃李盛开{code:237},杨絮漫天飞舞

15题: 

为了推动人才下乡{code:237},党中央提出,城市中小学教师、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原则上要有()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

A:

6个月

B:

1年

C:

18个月

D:

2年

16题: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code:237},就要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做到(  )、矛盾不上交。

A:

大事小事不出村

B:

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

C:

大事小事不出乡

D: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17题: 

关于乡村治理工作体系{code:2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县级是“一线指挥部”、乡镇是治理实施主体、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单元

B:

县级是“一线指挥部”、乡镇是为农服务中心、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单元

C:

县级是“第一责任主体”、乡镇是治理实施主体、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单元

D:

县级是“第一责任主体”、乡镇是为农服 务中心、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单元

18题: 

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code:237},就要严格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加强指导的村务监督机制,全面落实()。

A:

“两议两公开”

B:

“四议四公开”

C:

“两议四公开” 

D:

“四议两公开”

19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code:237}的提出者是(  )。

A:

孙中山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20题: 

下面不属于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 )

A:

农产品价格过低与过高并存

B:

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code:237}的能力不足

C:

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code:237},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

D:

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code:237},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

 

 

 

 

 

 

 

 

 

第二部分  简答题(每题8分,总计24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总书记的殷殷教诲、谆谆嘱托中,凸显“忠诚”“干净”“担当”三大关键词是年轻干部的指路明灯,为广大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谈谈认识。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谈谈认识。

3、上徐村发生严重干旱,当地群众生活用水,稻田灌溉困难,你是驻村干部,你如何解决,谈谈工作思路。

 

 

 

第三部分   材料题(16分)

2018年,《半月谈》刊发《上头“神仙打架”,下头“左右挨骂”》《300万的项目,走流程先花50万》等报道,关注基层干部倍感头疼的“政策打架”问题,聚焦多部门交叉施政的领域存在的决策“翻烧饼”现象,引发广泛热议。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修改后的立法法,除赋予设区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职权外,还赋予地方政府规章制定权。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省、市(州)人大常委会和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市(州)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监督。

半月谈记者近期发现,在部分地方着手规范政策、法规出台“各自为政”问题时,一些地方“政策打架”产生种种变异问题,让基层干部群众喊苦。

——一项政策,不同部门“选择性”执行。

湖南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逐步取消道路货运站场经营许可,交通部门已停止办理站场许可证。但有的行政执法部门说没有收到相关文件,依然要求办理,没有办理的企业要受到处罚。或者以内部文件来搪塞,或者选择性、打折扣执行,让企业倍觉“受伤”。

——部门利益为重,不放权。

在中部某市的工业园区,一家生物制药企业计划投资兴建新厂房。工业园管委会认为规划的审批权应当下放到园区,只需要管控建设项目绿地率、容积率等关键指标即可,但市规划局认为审批权在市一级,且厂房的外观设计也要报批。

——招商时一套政策,招来后变了“口径”。

半月谈记者在一个农业大县看到,一家生态农庄占地数百亩,但经营惨淡。农庄投资人道出其中原因:他是被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来的,地方政府和招商部门承诺了一系列优惠,但等项目落地办手续时,国土部门表示不符合土地政策,不许兴建。他困惑的是:为什么政策不能从一开始就“统一口径”?

一件件让人哭笑不得的遭遇背后,有人已经总结出“政策打架”的类型学:一是“上下不齐”,主要表现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左右各异”,原本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变成“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政出多门” “踢皮球”;三是“新旧不一”,新的法令政策已经出台,但旧的政策规定清理不及时,导致政策落实出现延迟,“穿新鞋走老路”。

问题一:结合材料分析,“政策打架”的原因。

问题二:如何破除“政策打架”的措施。

 

第四部分  文章写作(40分)

初入基层的选调生多是由家门、校门直接进入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良好的理论素养,但基层阅历欠缺、工作经验不足。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工作困局,难以有效开展工作。选调生要善破“工作困局”,始终以谦虚、审慎的姿态不断历练,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一名成熟的基层干部。

请围绕“破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少空话套话,1200字左右。

 


2024年江西省高校选调生模拟卷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