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杂物漫谈

2022-03-28 19:33 作者:然酱天下第一可爱  | 我要投稿


我相信每家每户大抵都会堆积些杂物,也许在储物间一个又一个棕黄纸箱里;也许在床下携着灰尘的阴影里;也许在又大又深的柜子里……这里杂物素日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唯有闷闷地躺在角落噤默不语,一旦有闲置的物件则只管往杂物堆里一扔便是,相当轻松,完全没料想到有朝一日整理起来需多大的精力和勇气。

各位首先应明白“杂物”和“废物”间的差别:“废物”是毫无价值,理当请人尽快清理扔掉的,留着只会让家里更显凌乱破败,明摆主人之邋遢怠慢。想像一下,倘若一个人家中充斥着“废物”,书架上挂着果皮,桌上摆着几天前的破报纸,窗前一排排易拉罐和塑料包装袋…….说好听的些是禹锡陋室,说难听点则是猪圈,垃圾场了。“杂物”则不然,它们原本还有点儿价值,仅仅是生活中不怎么用到罢了,倘若书架上挂儿时的旧画,桌上摆着大本小本,窗前一排排异色玻璃珠……至少不会叫旁人批判主人邋遢或房如猪圈了,甚而有人更会赞美主人收藏包罗万象。诚然,乱还是一样的乱。

在下对“废物”的清理雷厉风行,“废物”出现马上扔掉,这是好的。在下也对“杂物”毫不留情,“弃置不惜如泥沙”,这种做法有待商榷,因为杂物是有一定价值的,我以为用到时再买就行了,现代社会买卖属实方便。本人深知大批大批地丢弃杂物是不讲理的、浪费的,且对于被扔掉的东西是相当不公的,但真的无法忍受家中出现闲置物品占用空间,我对“简洁”就是有这么一种近乎强迫症的追求。

我父亲和我对待杂物的态度截然相反,父亲喜欢“囤积”,以备不时之需,再不济,旧文件作手纸,破玩偶当抹布有何不可呢?呵。在下是不能苟同,非要利用无用的杂物为有用的,那把有用的,实用的精致用品当什么?嗯?难不成待它们在角落里堆成更多的“杂物”再去利用?我们因为观念不同,曾闹过好几次的矛盾:我扔了一大堆学校奖状,其中不乏包含几张大奖,第二天被我爸从垃圾筒捡回来了(当时我还不知道是父亲捡的),于是我又扔,他又捡。等到我知晓是父亲捡回来的后格外愤怒,我对他说这些奖全是学校成批送的,摆在家里也没用,不扔的结果只能是徒增负担。他说可以送给同学朋友。我说大家全不缺,而且我使学校发的奖送人明显不地道。我爸又叫我留着当草稿纸也行。我发觉道理说不通,于是去厨房把其中一张“卫生标兵”给点燃了,说道:“晴雯撕扇子开心,我把奖点了也开心,算是物尽其用了吧。”说实话,我的确喜欢闻烧焦的味道,一闻便会让我联想到除夕的烟花。我父亲看到我这般心切,不得不妥协道:“好吧好吧,你把扔的东西给我,我擦桌子用。”我信了父亲,导致这摞奖状现在仍在我的储物间里放着。服了,这老东西。

从此我扔个十样杂物,父亲总会捡回两三样,还偷偷收起来不让我发现,我也偷偷扔,把要扔的东西放在靠门的墙角,趁父亲不注意偷偷套袋扔走。然而正同开篇所说,“一旦有闲置的物件只管往杂物堆里一扔便是”。不过在下记忆力太差,每次下楼全忘了去扔,有一日我把东西放在门口的鞋柜上都没想着顺手扔了。可怖的是墙角这个位置完全不引人注目,杂物堆在那里压根儿注意不到,看到了则已当作“熟视无睹”了。最终书、盒子、旧玩具等全部堆在墙角,一年到头却记不起来要去收拾收拾,且一次也扔不了太多,这样越堆越多,到现在有两丈高了,真讽刺。

一日睡不着觉,起身恰和两丈多高的杂物堆看对了眼,毅然决然地发誓要在今晚和这堆杂物了断。

原先想着我会果断地收拾并全部扔掉的,我却开始艰难地抉择扔与不扔了。俗话说的好,称作“日久生情”,不光是人,物也是这样,一层又一层的灰好像记录着岁月流逝的多年陪伴。现在看到这些杂物,和当年只感碍事的情绪大相径庭了,满脑子都是过去酸甜苦辣咸的往事回忆。

最多的杂物是笔记本,如山一样多的本,其次便是奖状,全是学校送的。不知道为什么我在的学校都特别喜欢送学生笔记本作奖品。本人做笔记全在书上,无用本习惯,笔记本就叠成了山,那些本子花花绿绿的,大小不一,现已记不得是哪个老师,因为什么送的了。再看看另一摞“单科状元”“年纪榜眼”“最佳辩手”……..刹时还真有些感动,长大后终于懂得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其余是感动我当年不愧为“好学生”,多少也理解父亲偏不让我扔的心思了。

翻出一个老式的套圈玩具,做工相当简单,手掌一般大,长得很像小型游戏机,外壳是塑料的,中间密封的玻璃罩里注满了水,水中有两根柱子和数十个五彩斑斓的圆圈,左右有按钮可以往水里吹气并让彩色圆圈浮起最终套在柱子上。这种老玩具00年代很常见,近十几年已销声匿迹,我怀疑早停产了。这游戏机是几年前我和表弟在游戏厅用奖券换的,我和表弟第一次去那家游戏厅就糊里糊涂地赢了大奖,奖券从机器里源源不断地涌出几分钟之久,少说得有八九百张,我和表弟看到柜台里那个老式玩具,怀念不已,便兑换了下来。我小时候恨不得每天都去找表弟玩,有说不完的话,干不完的坏事。无忧无虑的时光终究过去了,长大后全各自忙起来,如今有段日子没有和表弟见面了啊,这玩具还是留着供我收藏吧。

还有一个棕色的档案袋,恐怕其中含了重要文件,打开后才回忆起来里面是我写给那个姑娘的信,先前似乎曾发过“决不打开的誓”,前前后后写过的加起来要有好几十页。那姑娘姓孙,有点儿呆呆的,又有点儿不着调儿,按当今的话讲,须叫做“傻白甜”,我曾经就是喜欢她那份天真烂漫。她是本人的初恋,仅看到她便会心慌,说出话来更是结结巴巴满口胡言,所以我就写信,写一封又一封的信。担心自己写字难看,再请一位练书法的兄弟代我写,我说,他写,结果请他听写的次数太多把他惹毛了。那一封封信我总是托人带给她。送到没且都难说,莫要提她看没看,看了多少了,反正她就给我回了一张纸条,大概内容是说可以做朋友,收到这消息的我欣喜若狂,每天得把这几十字的小纸条看上好几遍,自觉只差最后一步,然而不过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罢了,那封信收到后再无下文,她已有了男朋友。

我与那姑娘现已有近十年不曾联系过了,随着时光冲刷,遇到新的人,她已在我心房中完全瓦解遗忘许久了。近来恰巧从朋友那儿得来她的音讯,说她患了抑郁症,无业在家,生活过得不大好。我心上霎时涌上许多繁杂的情感,长叹一声,欲说还休。好在,我的几十封信将那个阳光可爱的姑娘定在了那最美的时刻,我的初恋就在这里,不曾更变。

此外还有一套旧扑克牌,两张CD,几张飞机票根,几张素描画,一剂几年前常服的药……这堆杂物大部分有年头了,可我仍能回忆起有关它们的绝大部分细节,当时是怎么得到的,发生了什么故事等等。有的本以为会永远保留,最终却决心扔掉;有的只是从前随手一掷,想着过两天就扔,现在又决心保留下来。

果然,杂物最忌闲置堆积在家,一堆就积出情来了,也难怪,人是会忘的,会变的,会死的,这杂物的模样则不变,依然歇在角落那里,唯落层尘灰罢了。每样杂物都承载着一份记忆或是一群人,一片地方或是一段时间,以及无法复制的感情,它们作为一种记录,价值远远超过了物品本身,“杂物”就如此化作“宝物”了。

很不舍得是真的,我照旧扔了大部分杂物,保留了一小部分。没办法,毕竟家中尽是杂物无法落脚,且显杂乱。人到底不可活在过去里,也总不能被过去束缚,活在当下蛮好。


杂物漫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