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光与夜之恋】齐司礼也有创作瓶颈?

2022-05-02 14:48 作者:乌龙MEDO  | 我要投稿

齐司礼 x 你

【私设:婚后】

【OOC致歉】

 

1

 

我听陈澈说,如果把自己的灵感比作一根忽明忽暗的蜡烛,那么齐司礼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火神。也有人觉得他创作时有天使在他耳边轻声低语。

 

但我和他相处这么久,发现其实并没有这么夸张。

 

或许是他思考的层面远在我们之上,所以解决我们的设计问题对他而言轻而易举。但想要设计出一款符合客户要求,并且他自己满意的作品,其实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

 

他更不会为了满足公众需求,设计出“可以惊四座,不可适独坐”的作品。

 

我一般看不出来他什么时候在冥思苦想,但我会发现他有时候在书房里待久了会直接进浴室泡澡,或者在书房的阳台躺椅上闭着眼躺会,和我聊会天,或者拉着我出去散步,也会打开电视听听相声。

 

我起初以为他单纯是在放松休息,后来才知道,他是借此机会跳出专注的思维,让自己的思维发散一会。

 

抛开工作,让灵感在无意识中自由生长。只是暂时性地断开自己与专注工作的连接。

 

怪不得他在散步时有时会突然停下脚步,有时会望着一棵树上的枝丫发会呆。原来他是有了灵感。

 

在花房和庭院隔着的一大面玻璃墙旁,随时会放着一只白板笔。有时候打理花花草草的他,会突然之间拿起笔在玻璃上写写画画。然后停下来,继续照看他的花。之后再从书房拿出稿子,对照着玻璃上的涂鸦做改动。然后用毛巾将玻璃擦得一尘不染。

 

他也会在床头柜放些纸张和一支笔(虽然他东西不会乱放,但在家里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纸笔)在睡前或者刚醒来的时候写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问这些零散的想法有用吗?

 

他回答说一般都没什么用,但确实有起作用的时候。

 

77也会整周地阅读,一次性买很多新书回家,然后这一周他其他的事啥也不干,任由自己在大量不同方向的想法之间徜徉。

 

高强度下吸收的、未及忘却的大量鲜活信息,彼此连接成网络,也帮助他去多角度感知一个概念。有好几次半夜了,我睡了一觉醒来,身边的床都还是空的(555)。但我彼时绝不可以任性打扰,那或许正是他灵感最汹涌之时。

 

有时候我灵感枯竭,稿子怎么改都怎么不对,甚至越改越烂。原本我想这次定要被严肃地数落一番,结果他说,笨鸟,陪你出去走走,你这样一直想反而会被束缚。有时候你脑袋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就可能是错的,一直想下去没完没了了。

 

77还做了一个形象浪漫的比喻,“fall in love”

 

你不起身走到那里去,你永远都不会遇见那个让你fall的事物。

 

这就是天才不被众人看到的一面吧。

 

2

 

每次我在设计界获奖,很多人第一反应都认为是得益于齐司礼的“幕后指导”。他是我的导师,这样说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有些杂志说得就有些过分了。

 

事实上,我和77在家时,我的设计他从不多问一句,也只有非常必要的时候我才会向他请教。因为最开始我一有问题就去找他,他觉得这不利于我的成长,后来根本不理睬我,或者直接敲门不开…

 

我们各有一个独立的书房,要是把门关着,对方是绝对不会随意去敲门的。

 

我们风格相近,但却在有些地方有非常明显的不同。我们或许是对方的灵感来源,但这并不是目的,也不是结果。

 

这可能就是我的烦恼所在,外界很大程度上将我们看为一体,这却是我们都最不想看到的结果。甚至有杂志说,齐司礼就是为了培养第二个“他”,给我气得!

 

“她是她,我是我,我们会互帮互助,但我们绝不相同,也不存在什么夫妻一体。但凡懂设计的人,都能看出来。”

 

齐司礼不怎么接受采访,但有一次,他实在是不堪其扰,说出了这句话。

 

“无论生活的那个方面,接受分歧始终很重要。反而,认同和创新通常成负相关。我和她经常会对一个问题产生截然相反的观点,最开始我觉得她错了,后来我发现,她的那个观点比我的任何一个想法都接近我本身想要的表达。”

 

而我真正学到最多、让我进步最快的东西,其实不是他如何作为设计导师时那些稿子上的注解,而更多的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

 

那些身体力行让我逐渐去体会,做好一名设计师到底需要哪些东西。而这不是语言能传达的。

 

 

(灵感来源:《学习之道》)


【光与夜之恋】齐司礼也有创作瓶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