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定国:大明帝国最后的军神,一战斩杀清军主帅

2021-05-15 11:46 作者:荒野大客栈  | 我要投稿

南明,一个让人遗憾的时代,也是一个汉人反复横跳的时代,更是一个让人咬牙切齿的时代。在反清复明的浪潮之中,踊跃出无数风流人物,而在这些人中,更多的是反复横跳在明清势力之间的,也有自己割据一方做大军阀的。

随大势而走,顺大势而为,这个时期的人善于观察天下走势,明强而归明,清顺而归清,一切似乎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南明不缺忠臣,二五仔却是更多,但那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崇祯皇帝,无论也没有想到,大明最后的“岳飞”,曾经竟是让他头疼的反贼,大西国皇帝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


网上现在流传着一句话“成功难成功,定国难定国”,要我说,在反清这一方面,能像李定国那般纯粹的,唯有张惶言等为数不多的几人。而又有李定国这般能力的,整个南明,恐无人能出其右。

1652年,在抗清各大势力之间各怀鬼胎,局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在云南经过充分准备的李定国出兵八万,先后直取靖州、沅州。面对李定国的猛烈攻势,清汉八旗定南王孔有德率本部兵马抵御,等待清庭救援,然而李定国摆出象阵,大破清军,孔有德仓惶退至桂林,最终兵败自杀。

收复广西全境过后,李定国稍作休整,兵峰直指湖南,势如破竹般下柳、衡等四州,长沙就在眼前。这时,距离李定国出兵,不过刚刚过去三月,清庭闻讯大惊,连忙紧急调遣亲王尼堪率十万大军前往支援。


尼堪,努尔哈赤之孙,以战功晋爵为贝勒,在破李自成、诛张献忠的战役中,他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多次晋爵为亲王,更是成为三大理政王之一。此时清庭有不少能打的人,可比尼堪能打的,估计除了吴三桂还真没几个了。原本尼堪是奉命先行剿灭策应李定国的孙可望,然而李定国兵贵神速,连定南王孔有德都兵败自杀了,顺治帝亲自下诏让尼堪前往广西。

十一月,尼堪来到湖南湘潭,并进军衡州等地,此时,身在衡州的李定国早已做出战术布置,打算以逸待劳。四万明军突然出现在尚未布阵的清军面前,不料尼堪作为久经战阵的老将,早就防备着李定国这一手,在他的冷静指挥下,大破明军。


哪怕在以逸待劳的情况下,清军依然拥有极大的作战能力,尤其是那尼堪本部的满八旗士兵,作战极为悍勇,印证了那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通过这一战,李定国清楚地认识到了明军与清军之间野战的差距,既然连以逸待劳都打不过,那就来伏击。

刚大破明军,清军士气正旺,尼堪打算一鼓作气直接拿下桂林,就在行进途中,两边树林突然杀出大量明军。李定国选择的伏击地点让清军人数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士兵们都生出了退却之心,为了振奋士气,尼堪身先士卒,大喊道:“我作为朝廷的宗室,如果撤退,有何面目回去面对圣上?再言后退者,斩!”

可此时清军虽身陷重围,可也不是那种无法撤退的绝境,这一席话除了本部的满八旗士兵,其他人反而军心大乱,很多都是北方人,只想着赶紧回家。在他们眼中,四周仿佛有数不尽的明军,尽管尼堪身先士卒,临危不乱地指挥着部队,可最后陷进了泥沼,最终力竭而死。


李定国大破清军、尼堪战死的消息声震华夏,据说顺治小皇帝在闻讯后,吓得连划江而治的话都说了出来。这一战,李定国两蹶名王,收复湖广,整个西南地区都囊括在了南明势力这种,更重要的是,这一战极大鼓舞了反清势力的士气。

然而,就在这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郑成功那边依旧做着军阀保存实力的作风,而孙可望嫉妒李定国,开始争权夺势,永历朝廷一度陷入内耗之中。短短数年时间,孙可望便妄图自立,与李定国决裂,原本都打算划江而治的清庭迎来转机,最终孙可望众叛亲离,投靠清庭。

孙可望的背叛,影响不亚于程斌背叛了抗联,孙可望掌握着西南地区所有的军防布置等重要情报,尽管李定国号称南明第一军神,也难顶清军了如指掌的攻势,而在这过程中,更多的背叛者也相继出现,李定国难有回天之力。


最后,李定国退军于缅甸,哪怕永历帝死了,他也在坚持抗清,最终客死他乡。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太多的孙可望有太多的钱谦益这样识时务的人,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像李定国这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并为了心中的信念而努力奋斗的人。

李定国是一个英雄,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中国人不屈的脊梁,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倔强。在长津湖畔,穿着为华东地区配发的寒衣的志愿军战士,在朝鲜的寒冬之下,顽强地阻击美陆战一师的志愿军军人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南明的李定国的精神。

汉朝的关羽,唐朝的李靖,宋朝的岳飞,南明的李定国,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到解放战争的人民解放军,再到抗美援朝的志愿者,中国军魂一代一代地传承,有这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有着坚定信念的军人,何愁中国不强?


李定国:大明帝国最后的军神,一战斩杀清军主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