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顾2022】从《独行月球》想到的

2022-08-05 02:09 作者:百特曼彻斯特儿  | 我要投稿

——涉及一捏捏(我觉得)无关紧要的剧透


《独行月球》之前的一次观影,比我想象的要近许多,六月的时候我去看了《侏罗纪世界3》,但再往前的2022,购票软件上就只有两次观影记录。前几年我还算个常去电影院的人,但这两年因为疫情的重大冲击,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电影院越来越难激起我的兴奋了。


说回《独行月球》,如果如果给分数,我大概会给6.5分。一定程度上我被微博里的某些热烈言论拉高了观影的期待值,但实际上它并没有那么好笑。另外一方面,我得承认,去电影院已经不仅仅是我寻找娱乐的一种方式,在我时隔一段时间看见某一部所谓”救市“的电影时,它在形成的舆论上,在我进入影院时的情绪体验里,都会被我不自觉地赋予了”往日安宁时光“的期待。不论是笑声或者泪水,我都希望是越高越好的,在这个压抑的两年里,我确实期待着这样磅礴一点的情绪释放。


而《独行月球》,并没有达到我的期待。谈及笑点多少有点难讲,毕竟每个人口味不一样;但也许可以察觉到端倪的一方面是,它的喜剧桥段能不能成为一个热梗。比如《夏洛特烦恼》里的马冬什么梅、就你TM叫夏洛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显然很难将《独行月球》以一款爆笑的喜剧来夸耀。打一个很私人的比方,在综艺节目里我会觉得沈腾机灵、好玩,有综艺效果,但要说多好笑,好像这并不是沈腾留给我的印象,这个也是我在独行月球里的体验。当然,大概率对于创作者们来说,他们也没打算把这部电影打造成这么好笑的作品。他们想着更远大的东西。


喜剧片不算特别出众,那作为科幻片来说又如何呢?我的感觉是,很不科幻,核心的问题在于它的维度不够高。说起星际穿越,我们会记得它的核心概念是”穿越“,穿越时间、空间;说起“降临”,我们会记得它的核心要素是外星人。不论是穿越还是外星人,他们都是我们人类科技目前达不到的行为,或者说没明摆着接触到的东西。这种距离感是观看科幻片的一大魅力,科幻应该是有所依据(并不必完全真实)地营造出一个超出于现在的世界,这个世界可能和现实完全不一样,也可能是世界发生了远超现实人类所能掌控的事件。这个角度来说,登月建造基地什么的,虽然客观上可能离现在的人类来说是很遥远的事,但我个人总觉得,好像也不那么遥远吧,最离谱的好像就是那只懂人性的袋鼠了......


但不论是不是爆笑的喜剧,足不足够科幻,也不能衡量一部片子的全部——虽然如果以科幻喜剧来分类确实有点尴尬——最终我们感觉片子好不好,除了电影本身关于技巧层面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传递出了什么引发我们共鸣的东西。不论是个人英雄主义,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一个人在困境里的挣扎,一个站得住脚与整部电影相得益彰的情感内核是电影展现力量的最终源泉。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在《独行月球》里感受出来。

很重要的一点,它描绘得不够真实。电影的场景基本只有三幕,月球,指挥基地和避难所。月球和指挥基地是主舞台,是描述沈腾达成目标的主要场所。在月球上,虽然沈腾孤独,乃至于想死,但是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物质生存危机的,换句话说,只要他耐得住寂寞,他能吃东西老死在月球基地,他的境地坦率地讲我并不是很揪心;而关于他的心境描述也不足够充分,沈腾在电影里贡献了我印象中他最走心的表演,但是关于孤独,这无形的要杀害他的东西,电影并没有表现出来多可怕,并且在实际的叙事里,被喜剧桥段破坏了不少,我甚至根本没感觉他应当想死。而更多人类的处境,也不过是被几个破烂的地下避难所涵盖。总体来说,《独行月球》所展现的电影世界尺度,实在是有点窄,它让我觉得这是舞台剧,而不像一篇讲述人类危机的电影,更遑论史诗了。直到最后,沈腾要扛起导弹轰陨石了,我都好像觉得他在做什么吴彤节目里的游戏,下一幕接个梗嘻嘻哈哈又跑出来。


这么说有点难为人,但是没让我感动,确实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失望的地方。曾几何时,我还抱着更高的期待去电影的。在那些没有疫情,世界割裂尚未如此深阔的时候,隔不长的时间就有值得期待的电影,我甚至可以奢侈到只看豆瓣8分以上的电影——虽然这么形容有些好笑,显得我是个没什么鉴赏能力只会看评分的土鳖——但无所谓啦,事实就是我们在那时候有更多的选择。


2020最开始的时候,疫情像乌云一样压在人们头顶,社会开始停滞,那些不戴口罩自由呼吸的时光突然被暂停了。因而在电影院重新开张,我可以看一场不差的电影时,仿佛自己就成了人类文明继续流通前行的一部分。


我走进了电影院,我也走进了过往缤纷无束充满未来的人生。

【回顾2022】从《独行月球》想到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