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咕咕咕”的勇敢伙伴传奇:以吾一鸽之力 拯救万千人类!



《战马》中的英国骑兵
各位车长老爷们大家好啊,家里养了宠物的车长想必不少,它们可以说是人类“无声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给主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可靠的帮助。不过动物自从被人类驯化以来,它们就广泛的参与到人类的另一项活动“战争”中,从横刀跃马的骑兵到猎杀ISIS头目巴格达迪的军犬“柯南”,动物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帮助着人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另一种聪明机智的小家伙:

“咕咕咕”
约上三五好友一起组队开黑本来是件很高兴的事,之前说的时候个个都是拍胸脯打包票:“不见不散!一定来!提前到!”可到了约好的上线时间,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突然“认怂”:哎不行不行,要去陪女朋友/太困了我要继续睡觉,更有玩着玩着突然甩出一句:“我去上个厕所”然后人间蒸发的队友。对于这些人,我们一律称之为“鸽子”,因为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咕咕咕”放我们鸽子。
战 鸽 快 飞

皇 家 空 军 鸽 子 大 队
也许有老爷看过上图的这部动画电影《战鸽快飞》(《Valiant》),片中的主角V仔(Valiant,意为“勇士”)就是一只乳臭未干的小鸽子,在见识到英国国家鸽子局(别笑,是真的有这个机构“National Pigeon Service”)威武雄壮的信鸽前辈后,V仔自己经过努力也成为了一只优秀的信鸽,还抱得美人归。因为这是一部面向小孩子的家庭动画电影,因此更多的是搞笑元素,真实的军鸽生活可要艰苦多了,但这些小家伙却拯救了无数人。

一战中的“车载电台”:坦克兵用信鸽传递消息
人类驯养鸽子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两河流域的原始人类把原鸽驯化成了家鸽,当然那时候家鸽的主要生存意义是提供肉类,本质上和猪牛羊鸡区别不大。现代意义上的家鸽分为食用鸽(蚝油乳鸽)观赏鸽和信鸽三大类,野鸽一般寿命只有3-4年,但是家鸽寿命能达到15年以上。

战地1单人剧情中的信鸽
信鸽可以自动归巢的秘诀其实也并不神秘:鸽子在6个星期大的时候就会选择自身所处位置作为“家”,无论离开“家”多远多久,鸽子都会尽力向“家”飞去。鸽子身上的神经细胞和耳神经都会帮助鸽子感知地球磁场,而且鸽子还能利用太阳确定方向。优秀的信鸽比赛赛程可以超过1800公里,信鸽在长距离比赛中通常平均速度达到97公里/小时,在短程竞速赛中鸽子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60公里/小时!

二战中背着鸽子笼的德国士兵
人类使用信鸽传递消息的历史也很久远,早在2500年前希腊人就使用信鸽报告奥运会冠军的消息。伊拉克巴格达人在公元1150年时也开始使用信鸽,征服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也使用信鸽调动部队。滑铁卢战役最终的的结果就是由信鸽传回的,后来成立了路透社的保罗·路透在1860年使用鸽子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亚琛之间传递新闻和股票消息,在那个年代谁的信息速度更快,谁就把握着商业的命脉。

信鸽腿上传递信息的金属管
经过训练后的信鸽可以携带75克重的负载,人们通常会在一张轻薄的小纸条上写上信息,然后塞在绑在信鸽腿上的一个小金属管里,信鸽被释放后会自动带着这条消息回到被信鸽确认为“家”的地方。

1910年,朱利叶斯的“航空摄影鸽”
德国药剂师朱利叶斯·纽布伦纳(1852-1932)还发明了让鸽子携带照相机的用法:他在国际博览会上释放了携带照相机的鸽子,鸽子飞到空中拍下地面上的影像,虽然鸽子的行为是不可控的,但是随机拍摄的相片经过筛选后还是挺不错的,在1909年航空摄影还不发达的时代这简直是奇迹。朱利叶斯还开发了使用鸽子传递急需药物的用法,在那个时代挽救了很多危重病人,至于他的“航空摄影鸽”则在接下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运用。
饲养军鸽的官方机构

美国陆军信号部队的“信鸽楼”(L O F T 公 寓)
美国陆军鸽子局(The United States Army Pigeon Service )外号“信鸽兵团”,成立于1917年,该局的任务是训练和使用信鸽传递信息与侦查。该局训练的军鸽在一战和二战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二战时美国陆军鸽子局拥有3150名军人和54000羽军鸽,军鸽们传递的消息有90%都被成功送达。

飞行员也会使用信鸽
军鸽们在平时的生活条件不错,信号兵们会小心的照料鸽子们,但是一旦进入了战争时期,鸽子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的就非常厉害。随着鸽子们的出勤率越来越高,它们的工作状态也越来越差,美国陆军兽医局专门成立了鸽子防疫部门,用以保护鸽子的健康,因为它们的健康直接影响到体力与飞行速度,间接上影响到了信息送达率。

“信鸽军团”的单兵信鸽手提箱
当美军被越来越多的部署到海外,鸽子们的生活条件就更差了,鸽子们经常得不到采光通风良好的笼舍,在本土采购的鸽子食被送抵大洋彼岸的时候早就发了霉,还被老鼠和虫子咬坏了。一定意义上,军鸽们和那些在战壕里的大头兵们的待遇没什么区别。
挽救194条人命的英雄军鸽

雪儿阿米的标本
上面这羽只有一条腿的鸽子名叫“雪儿阿米”(Cher Ami),这个名字在法语中是“亲爱的朋友”的意思,它可绝非等闲之辈,竟能以一鸽之力拯救194名美国远征军战士的生命!生前它就因为自己的壮举荣获法国勋章,死后被放置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自由的价值”片区内供人瞻仰。

红框中为阿尔贡森林,黑框中为贝勒森林
在1917年美国远征军抵达欧洲大陆后,英国政府向美国陆军信号部队捐赠了一批信鸽,其中就有雪儿阿米,负责照顾它的人是依诺克·克利福德·斯维恩。一战中的美国远征军其实在欧洲战场上着实参与了几场硬仗,《血战钢锯岭》中主角父亲就曾参加过惨烈的贝勒森林战役,而雪儿阿米参加的战役更是美军历史上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战役“莫兹-阿尔贡攻势”,这场战役美军发动了120万人投入地面进攻,其中35万人伤亡。

电影《幻影奇兵》中携带军鸽的77师
1918年10月2日,美国远征军第77师投入对阿尔贡森林的进攻,77师的左侧是法国部队,右侧则是美国陆军第92步兵师。原计划法军和两支美军将一起向前突入德军的防御阵地,但是两翼的法军和美军进攻严重受挫,由于信息传递不畅,美军77师一部在惠特西少校的带领下一路向前,但当他们发现友邻部队未能跟上时已经晚了:德军发觉了这支只有9个连、500多人的小部队已经孤军深入。

奋战中的“迷失营”
惠特西少校带领的这支部队后来被称作“迷失营”,这支部队实际上是多个单位之间的集合体:308步兵团1营A/B/C连,2营E/G/H连,307步兵团3营K连,306机枪营C/D连,这些人统一隶属于77师154步兵旅,兵力大约为545人,正好是一支营级部队的规模。

炮兵们以炸的是德国人,实际上是自己人
1918年10月4日,“迷失营”在连续被德军围攻后已经损失惨重,同时美军前线指挥部并不知道“迷失营”这支部队身处无比绝望的境地。美军官兵在森林中被火炮炸出的弹坑和树干中坚持战斗,击退了德军的多次进攻,惠特西少校甚至还发动了一次反冲锋,慢慢将面前的德军北坡阵地夺入手中。但就在此时,美国炮兵的火炮开火了,由于炮兵们不知道德国人的阵地已经被“迷失营”占领,所以砸下来的炮弹马上就覆盖了“迷失营”所在的北坡。

惠特西少校使用信鸽发送消息
此时“迷失营”已经赶走了高地北坡的德军并占领此处,但是美国炮兵却认为“迷失营”还在高地南坡。“迷失营”的战士们被突如其来的炮击炸蒙了,惠特西少校从炮声中分辨出来他们正在被自己人轰炸,于是他在炮火中开始写纸条,要求后方炮兵停止炮击,但是“迷失营”所释放出的第一、第二只信鸽都被弹片或是冲击波打死,他们只剩下最后一只鸽子就是雪儿阿米。

快飞呀,战鸽!
惠特西少校在最后一张条子上匆忙写上“我们正沿着公路前往276.4高地,我们自己的炮兵正向我们倾泻猛烈火力,看在天堂的份上快停下”,随后把纸条塞入雪儿阿米腿上的金属管中,紧接着放飞了雪儿阿米。就在惠特西少校将雪儿阿米推向天空之时,一发大口径炮弹在他身边爆炸,瞬间炸倒了5个人,弹片打断了雪儿阿米的一条腿,并在战鸽的胸口上划了个大口子。

顽强的雪儿阿米还是飞到了指挥部
对于一只鸽子而言,雪儿阿米已经身负重伤。它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栽到地上,但紧接着它扑腾了两下,顽强的再一次飞上了天空,带着“迷失营”全体官兵求生的希望,歪歪扭扭的向美军指挥部飞去。浑身是血的雪儿阿米只用了25分钟就飞到了40公里外的美军指挥部鸽子舍,成功地阻止了仍在持续炮击自己人的美国炮兵。

雪儿阿米的标本,左边是它的木制假肢
最终“迷失营”成功脱离险境,554人的部队中只有194人活了下来,而没有雪儿阿米的话,他们可能全员都走不出阿尔贡森林。雪儿阿米马上成为了77师的英雄战鸽,军医马上对奄奄一息的雪儿阿米做了手术,胸口的伤口被缝合了,可被打断的鸽腿却无法复原,77师的官兵们为雪儿阿米雕刻了一个小小的木制假腿。在雪儿阿米恢复行动能力后,约翰·J·潘兴将军亲自带它搭乘军舰回到美国。雪儿阿米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橡叶饰英勇十字勋章,1919年6月13日它在新泽西州的蒙莫斯堡因为胸口旧伤复发而去世,当时它只有1岁。

战壕中放飞信鸽的士兵
信鸽的传奇并未因一战的结束而消亡,二战中还有一只叫做“大兵乔”的信鸽也挽救了100多名英军的生命。有着“动物界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之称的“迪金勋章”是专门为了表彰在战争中表现出众的动物而设立的,从1943到1949年之间迪金勋章一共颁发了54次,其中有32枚都发给了信鸽,还有18只狗、3匹马和一只猫。这些动物中,有和日军肉搏三次、最后叼起日军投出的手榴弹英勇牺牲的狗狗“甘德”,有从法国飞行482公里回到英国送信的鸽子“肯利·拉斯”等动物。

导盲犬“Salty”和“玫瑰茄”
在和平年代依旧有动物获得迪金勋章,比如2001年世贸大厦袭击时临危不惧,带着主人走下70多级台阶,成功逃出倒塌世贸大厦的拉布拉多导盲犬导盲犬“Salty”和“玫瑰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