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宫崎骏和手冢治虫的“宫虫之交”
我从小就不喜欢宫崎骏。
如果你是宫崎骏的粉丝,那么看到这里就可以离开了。
如果你对宫崎至上的社会风气感到疑惑,或者对宫崎骏的作品不感冒的话,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
我不喜欢他是有缘由的,首先是他的个人。
宫崎骏一直不喜手冢治虫。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但是宫崎骏和手冢治虫自诞生以来,就在向相反的道路行进。
原本互不干涉,各有各的成就。
但是宫崎骏非要自己去挑火。
手冢治虫年轻时的方针是模仿迪士尼的画风,逐渐演变成日式独特的风格。
因为那时还是日本现代漫画的成型期,日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只能去模仿现成的东西。
而宫崎骏出道的时候,手冢治虫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代表日式漫画的画风体系,影响了之后所有的漫画家和动画师。
看到《白蛇传》后深感日本动画有希望的宫崎骏不是很喜欢迪士尼动画,并且非常讨厌模仿欧美画风。
所以他针对这方面屡次向手冢挑衅,只是手冢从未正面回应过。
只是他不知道的一点是,吸引他进入动画界的《白蛇传》,实际上是手冢受邀监制的作品。
宫崎骏多次说过同样的套话,他作为漫画家,欣赏尊敬身为漫画家的手冢治虫,但是对于动画师的手冢治虫,也就那样。
宫崎骏总是自称自己是漫画家,实际上他没画过几部漫画作品,他的工作生涯当中99%都是动画领域的。
所以对于自己的前辈手冢治虫,宫崎骏整体就是抱着批判和不服的态度。
于是他公开发表言论,带动社会舆论,斥责动画师月薪低下,资本当道,使得业界颓废糜乱,这都是手冢治虫的错。
因为手冢治虫在虫制作的时候,给动画师开工资开低了。
可很可笑的是,虫制作当时参与铁臂阿童木作画的工作人员,不仅月收入高达百万,甚至还很快买了车买了小独栋。
甚至因为高昂的薪水,在虫制作破产后,很多动画师靠手冢给的遣散费和薪水自立门户,新生动画公司如雨后春笋。
手冢治虫为了做动画,日夜不休的赶稿画漫画,高昂的版权费和稿费都用来养手下的几百位动画师。
这是为什么在60-80年代,手冢制作的动画都能帧数极高,作画精良的原因。
身为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没能给子女留下高额遗产,因为他早就把自己的所得全部掏出去做了动画的本钱。
甚至你可以看到很多手冢动画,导演.作画监督.主要原画师.人物设计都是手冢治虫一个人完成的。
“他总是把最难的东西留给自己做。”
你能想象这样一个热爱动画,把一切身家堵在动画上的人。
是动画业界资本压榨劳动力的元凶吗?
迈克杰克逊今年才刚刚完全洗去冤屈,此时他已经去世多年了。
手冢治虫去世已有三十年之久,到现在,人们一提到手冢治虫,都会想起宫崎骏那句“手冢治虫是动画业界疲态的元凶。”
手冢真曾说过,自己的父亲与世界各地数千位业界人士打交道,从未树敌,大家都被他高尚的人格和真性情所打动。
你可能听过一些漫画家的丑闻,但是我敢保证你从未听说过手冢治虫的丑闻。
哪怕是藤本弘也有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把锅推给动画组,动用势力让动画组饱受非议,断送前程的错误。
但是手冢治虫几乎是没有的,如果他自己真的犯了,他也会和向石森章太郎道歉那样,当天晚上就不顾自己的地位去后辈家里负荆请罪。
因为手冢治虫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手冢真忽略了宫崎骏,或者是他根本就不敢谈。
虽然手冢治虫是祖师爷,但是宫崎骏现在才是动画界真正得势的那个人。
很遗憾,去世多年的手冢治虫,已经不得势了。
手冢治虫去世后,全世界为之哀悼,数千万读者和业界人士走出门外为其送行。
手冢治虫离世的消息充斥着头条。
这时,或许是终于脱离了作为漫画之神和动画之神的手冢治虫。
在后期一直作为动画领域上与手冢治虫相比较的新星宫崎骏,在杂志上发表了“我看不惯为什么那么多人怀念手冢治虫”的言论。
这无异于在祖师爷前脚刚走,新人就在其坟头上蹦迪。
宫崎骏对手冢治虫多年以来的不服和怨念,终于随着手冢治虫的离世,业界第一的宝座逐渐到了他的手上而到达顶峰。
比起手冢治虫,宫崎骏为人其实更为圆滑。
手冢治虫是不折不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天才,而宫崎骏是深谙世事,懂得人情世故的商人。
从他俩的作品内核里也能看出来。
手冢治虫对于自己年轻时画的商业性的作品深恶痛疾,甚至直言阿童木是自己最失败的作品。
手冢治虫爱面子,喜欢怼人,对后辈总是尽力栽培,评价时毫不手软,总是用最温和的语气说出最直击要点的话。
所以业界新人都非常害怕手冢治虫的评论。因为总能直击要点,手冢治虫从来不怕得罪人。
他是为了这个行业好,他爱漫画,他怕他完了。
也因此有媒体恶意抓住手冢治虫快准狠,评价不动脑子的爽快劲儿,来向他发问。
譬如,大友克洋刚刚作为新星出世时,备受业界瞩目,就有记者采访手冢,问:您如何评价大友克洋?
如果对方是宫崎骏的话,就会向回应“您如何看待鬼灭之刃超过千与千寻票房”的问题一样,说“我没关注这些事情,我只是个丢垃圾的老伯伯,大家过得高兴自在最重要。”
借此转移话题。
但是手冢治虫从来都是直面话题:“此人有没有价值,以后会做出什么贡献现在还看不出来,要看时间来证明”。
也因此大友克洋的粉丝对其重拳出击,手冢治虫晚年多少有些晚年不保的原因,也是因为手冢治虫为了促进业界发展,更多的去教导新人和处理国际业务。
直言直语的性格戳中了很多人的短处,所以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大友克洋过了多年也深感手冢治虫所言甚是,并将手冢治虫的《大都会》动画化,最后写出“手冢老师,谢谢你”的回应。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
宫崎骏虽然不喜欢模仿欧美画风,但是他自己的画风实际上是很多欧洲画师的普遍风格。
在A制作公司做学徒的时候,他师从《鲁邦三世》的作画监督大冢康生。
宫崎骏的画风实际上就是大冢康生画风进一步幼龄化的产物。
而大冢康生最擅长的实际上就是欧洲风格。
因此宫崎骏的电视动画输出到欧美后,因为太贴近欧洲画风,很多西方国家的孩子都以为是欧洲国家的作品。
一时之下以宫崎骏为代表的风格,不但没能成为日本动画的代表,反而成为了对外输出动画的代表。
还有很多欧美电视台向宫崎骏发起邀约,进行两国合作,但是实质上仅仅是出资,打的却是自己国家的名号。
因为贴近欧美国家的作风和画风,日本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沦为欧美动画的代工厂,为欧美电视台做动画,制作人员却从未登上制作名单。
日本动画为欧美动画做了几十年的影武者,甚至现在也是如此。
宫崎骏,最终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非但如此,还把整个圈子带向了比月薪低下更为恐怖,丧权辱国的,不可逆转的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