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分享:《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
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家里来了客人,待客人坐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客人倒茶喝,这是中国独特的待客之道。
也因此,家家户户都有茶叶,或是铁观音,或是乌龙茶,或是白茶……
中国人喝茶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千年前。
想了解茶叶的诞生、流行、传播、发展情况的话,《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这本书述尽茶叶的文明史。
文章由咸鱼团读书原创撰写。
一,茶羹,中国人最早的食物
几千年前,社会经济还不甚发达,那时可供人类食用的食物非常有限。
当时人们的烹饪方式主要为水煮,将食材放置于加了水后的陶锅中烹煮,这种方式烹煮出来的食物被称为"羹"。
我们的先祖将茶与各类食材一同放入陶锅中炖煮,这就是茶羹。
唐代中期之后,单纯的饮茶代替了茶羹。
ps:直接将茶叶和食材一起炖煮,团子感觉有点黑暗料理那味,估计不会好吃,不过当时我们的先祖吃饱饭都不容易,也就无暇顾及味道了。
二,茶马互市
历史上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各自交换彼此需要的物资,这一情形称为互市,茶马互市就是非常有名的一种。
既然互市,交换物资就是主要目的,中原地区盛产茶叶,游牧民族盛产马匹,双方交易,各取所需。
茶马交易始自唐代,一直持续到清朝。
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多草原、牧场,日常饮食多肉类,肉吃多了难免油腻,喝点茶解油腻再好不过。
中原地区以农耕为主,马匹缺少,因此,用茶叶同他们交换马匹。
清代之后,茶马互市退出历史,最主要原因是作战不再需要马匹,也就不存在交易的基础了。
三,茶税
从古到今,税收一直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同时期税收种类也颇多。
公元793年,茶税开始被作为单一税种征税,当年全国税收收入中,茶税与盐税旗鼓相当。
政府也看到了征收茶税的巨大利益,因此想加大收益,不过并没有采取加大征收茶税的比例,而是想办法刺激人们消费茶叶,茶叶市场份额扩大后,相应的能收上来的茶税自然随之增加。
公元835年,唐朝饮茶成风,茶叶已普及,民众也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唐文宗趁此时机提出了“榷茶”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垄断了茶叶贸易,以前都是民营,现在改为国营。
所有茶叶由国家统一收购,再批发给商人,国家获得的茶税收入大大增加。
四,嗜茶成瘾的日不落帝国
17至18世纪时,中国茶叶风靡英国,英国上流社会对茶趋之若鹜。
17世纪时,茶叶取代了此前英国人青睐的饮品咖啡、啤酒,不夸张地说,最多的时候英国人每天要最低喝茶3次,多的达9次。
18世纪末时,仅伦敦便有2000多家茶馆,下午4点的下午茶时间,人们手里捧着的不再是咖啡,而是茶。
许多茶叶都带有苦味,英国人喝茶时会加入方糖,汤勺搅拌一下,苦与甜交织达到了平衡,一次完美的下午茶便开始了。
到了18世纪末期,不止上流社会间盛行喝茶,贫民百姓也渐渐爱上了喝茶,可以说,整个英国社会从上到下,饮茶之风颇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