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五十八章翻译

2022-11-30 09:35 作者:子燊08  | 我要投稿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王弼:言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闷闷然,卒至于大治。故曰“其政闷闷”也。其民无所争竟,宽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

译文:说善于治理政事的人,不会划分形象的贵贱、不会判别名誉的高低、没有战事灾异、也不会推举刑政威权。他在位的时行事风格无法识别,他死去时政治修明、国家安定。所以说这样的政事无法识别。他的百姓不会相争、宽厚朴实,所以说这样的百姓都宽厚朴实。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王弼:立刑名,明赏罚,以检奸伪,故曰“其政察察”也。殊类分析,民怀争竞,故曰“其民缺缺”。

译文:设立刑法制度,明确赏罚标准,都是用来检察奸诈不实的,所以说这样的政事让人警惕苛察。把人分为上下、贤愚、贵贱等类别,导致百姓们都怀有争夺之心,所以说这样的百姓都昏暗不明。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王弼:言谁知善治之极乎?唯无可正举,无可形名,闷闷然,而天下大化,是其极也。

译文:谁了解最好的治理方式?只有不推举刑政威权,无所作为,且施政风格无法识别,然而天下都被广远深入的教化,这就是最好的治理。

 

正复为奇,

王弼:以正治国,则便复以奇用兵矣。故曰“正复为奇”。

译文:如果以刑政威权治国,就会再次采取诡变莫测的武力和战争。所以说刑政威权又会导致诡变莫测。

 

善复为妖。

王弼:立善以和万物,则便复有妖之患也。

译文:设立善的标准是为了使万物和谐,那就又会有邪恶不正的忧患。

 

人之迷,其日固久。

王弼: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不可便正善治以责。

译文:世人之所以迷惑是因为失去大道太久了,所以无法好好治理从而变为采用责备惩罚的方式。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王弼:以方导物,令去其邪,不以方割物。所谓大方无隅。

译文:圣人以正直的心态来引导万物,让万物清除邪恶,让万物平行等同而无法割制。所以宽宏大度的人心中没有阴暗的角落。

 

廉而不刿,

王弼:廉,清廉也。刿,伤也。以清廉导民,令去其彩,令去其污,不以清廉刿伤于物也。

译文:廉,是清白廉洁。刿,是损伤。圣人用清白廉洁来引导百姓,让百姓消除内心的各种欲望和污垢,不会用清廉来损伤百姓和万物。

 

直而不肆,

王弼:以直导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拂于物也。所谓大直若屈也。

译文:圣人会根据万物自身的情况来引导万物,让万物清除自己的邪僻,而不是直接以正直来违逆万物。所以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光而不耀。

王弼:以光鉴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隐慝也,所谓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复之也。

译文:圣人以光亮来照见自己的迷惑,不会利用光照来隐匿自己的罪恶,所以懂得大道的人看上去好像糊涂不明白。这些都是推崇根本消除次要、不使万物有所作为,而使其回归于根本。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五十八章翻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