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武士再拔刀:战后日本第一代国产坦克 61式战车小史

本专栏所有文章均为本人(笔名:夜莺)原创,同时也为坦克世界旗下公众号供稿


啊,让人怀念的页面
各位车长老爷们大家好啊,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有台被戏称为“儿童节”的坦克?它就是日系中坦线上的9级车“61式”,2013年12月27日,咱们的游戏正式更新了0.8.10版本,在这个名为“集火”的版本中,我们迎来了一整条R系中型坦克线。当然在那个时候一是出于民族感情,游戏内出现了不少TK日系坦克的事情,二是因为这条线本身性能没有太出彩,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多少玩家会驾驶R系中坦出战。

我胡汉三回来啦!
而在1.5.1版本中,这台“儿童节”得到了全面加强!在老版本中61式的性能毫无出彩之处,继承了前辈STA-1和五式中战皮薄馅儿大的缺点不说,隐蔽性也是奇差无比。大概和豹1原型车、AMX 30原型车开起来一个味道,比起之前的老四系(苏美德法)9级中坦简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可UP要说的是,这台车在现实里表现可要比游戏中差的多....
研究61式坦克
偷学技能

“日本人的太上皇”麦克阿瑟
二战后的日本坦克装甲车辆技术发展,和“美国爸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战败后盟军马上成立了“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这个司令部的老大自然就是“驻日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麦克阿瑟的操纵下,日本不情不愿的修出了一部非常暧昧的新宪法《日本国宪法》,昭和天皇也发表了著名的《人间宣言》(大意就是天皇也是人,不是神,也吃喝拉撒,你们别把我当天照大神)。日本旧有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改变,从天皇执掌大权的“假君主立宪”,变成了天皇只是象征的“真君主立宪”。

1950年8月,“警察预备队”成立仪式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驻扎在日本的美军开始向南朝鲜增兵,这样一来日本国土上的防御力量就变弱了,为了防止“可能的入侵”,麦克阿瑟同意日本政府成立“警察予備隊”。最初这只是一支装备轻武器的“保安队”,但其中很多高级干部都曾经是日军的军官,比如参谋长服部卓四郎就是原日本陆军大佐。时间到了1951年,此时朝鲜战争已经愈演愈烈,在一小拨人的推波助澜下,“警察予備隊”开始接受美国生产的轻型坦克和榴弹炮(警察需要坦克和火炮?野心可见一斑),这就成了战后日本再度拥有武装力量的开端,潘多拉魔盒就这么再度打开。

美军的M26在朝鲜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投入了众多的机械化兵器,它们所需的后勤维修等服务全都要日本来提供,日本俨然已经成为美军的后勤大队长。在多种因素的促成下,日本开始建立工厂维修美军在朝鲜战场被击毁的坦克装甲车辆,这就为日本国产坦克打下了基础。日本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自己善于学习的天性,偷偷测绘仿制美国坦克零件,快速的消化吸收了美式坦克的技术和经验,培养出了一批工程师。

美军在三菱的厂房里,地上堆着一大堆九七中战的炮塔
由于45年战后的混乱,三菱厂闹出了个大乌龙:为了防止美军掠夺日本坦克技术,三菱厂的几位高工把一部分技术图纸和书籍都塞进几个大油桶,埋在了多摩川的河岸上,但没过几天就被人盗掘,结果这些资料就全都损失了(可能是贼人以为三菱埋了宝贝)。从大正年间沿袭下来的日本坦克技术差不多被拦腰斩断,大部分都要从头开始(说实话美军本来也看不上这些技术,收缴也是为了防止日本再度武装化,可谁曾想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反而让美国成了日本再度武装化的强力推手)。

陆上自卫队的M24轻型坦克,日本称为“特車”
“警察预备队”成立两年后的1952年,日本将其改组为“保安队”,之后在1954年3月日本和美国缔结了“日本国とアメリカ合衆国との間の相互防衛援助協定”,在这个协定签订短短3个月后,“保安厅”升格为“防卫厅”,下辖陆自、海自和空自,战后日本就这么在10年内重新武装化了起来。

M47坦克,日本人玩不来,放弃了
陆上自卫队初期是“全套美械装备”,坦克以M24和M4A3E8为主,全都是10年前的老货,在朝鲜战争中面对T-34-85时表现也很差。这些坦克设计时都是针对西方人身材考虑的,而日本人由于天生的五短身材,操纵这些坦克颇为费力(这事儿不是第一次,IJN的140mm舰炮就是考虑到日本人力气小而设计的),同时出于自研自造武器的野心,日本国产坦克计划闪亮登场!
61式的开发

90mm线膛炮配用的M318穿甲弹
1955年(昭和30年)日本防卫厅指示开发新坦克,这一任务自然交给了已经深谙美国坦克技术的三菱重工,最初提出的要求是:坦克全重25吨,使用90mm炮,动力强劲的同时地面压强要小,防御力和美国中坦差不多。陸上幕僚監部一开始只想要一台20吨级,使用76mm炮的轻型坦克,但是朝鲜战争中M24被T-34-85暴打的惨痛教训使得日本人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90mm炮是非常必要的!”日本制钢所也成功在美国提供的M36坦克歼击车90mm炮的基础上,改良出了身管更长的52倍径90mm线膛炮。

STA-1坦克线图
日本新坦克最初拿出了两个方案,分别被称为STA-1和STA-2。有趣的是日本人认为“战车”这个词容易刺激到美军的神经,于是换了一种暧昧的称呼“特车”。“試作中特車”的意思就是试验型中型坦克的意思,STA-1的车高较低,只有2.2米高,但是该车为了降低对地压强使用了7对中尺寸负重轮,把车体也相对拉长了。

STA-1样车爬坡测试
STA-1方案制造了2台软钢车体的样车,测试中发现压制车高的要求使得STA-1的炮塔旋转时会和引擎盖撞上,拉长的车体又使得坦克原地旋转时行走机构阻力极大,影响到了机动性。

STA-2坦克线图
STA-2坦克在1957年2月完成,比起STA-1而言STA-2要更高一些,车高达到了2.5米,原定搭载更小巧的风冷柴油机,但是样车制成时风冷柴油机还没卡法完成,因此暂时用的是三菱重工DL10T V12液冷柴油机,只有500马力,后续使用民用船舶柴油机技术进行了改进。

STA-2样车侧面照
STA-1和STA-2一对比,虽然都达到了设计性能,但是STA-2明显更优秀。本来这两个方案使用的都是瑞典SRM提供的变速箱,但是瑞典货太坑爹了,日本人没办法,在STA-2上使用了四式中战上的变速箱....

1956年匈牙利布达佩斯,一台苏军T-54A
正在STA-和STA-2参加测试时,震惊世界的布达佩斯骚乱爆发了,西方世界首次模糊的接触到了苏军T-54A中型坦克的样貌,得到美方情报的日本也嚷嚷着要给国产新坦克安装更强的火炮。但是由于日本国产火炮技术不过关,也没有更多的经费研发,外加美国提供了破甲弹技术,所以新坦克就凑合着安上了90mm炮。

STA-3线图
STA-1和STA-2的研发成果应用到了1960年1月开发的STA-3和1959年11月的STA-4身上,看线图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和61式已经相差无几了。

STA-1 STA-2 STA-3的机枪和车长塔区别
STA-3和STA-4的区别很小,基本就是在车长塔的机枪上,STA-3的机枪是独立式,而STA-4的机枪是类似M60A1的一体式,将车长塔和机枪整合到了一起。经过了一些小修小补之后,1961年4月STA-4被正式定名为“61式特車”,再后来改名为“61式戦車”,随后进入量产并配发到陆上自卫队手中。
有趣的小特点

STA-3上的半自动装弹机
罗列数据太无聊也太无脑,读者老爷们都知道我不喜欢干这个,所以咱们就聊聊有意思的地方。早在STA-3上日本人就首次尝试安装了时髦的半自动装弹机,这个半自动装弹机的结构和IS-7上的类似,都是在炮塔尾舱中放置了一“捆”炮弹,由两个齿轮转动轮流将炮弹从弹舱中“转”出来。炮弹转到弹仓下部,对准90mm炮的炮尾,随后装填手扳动拉杆将炮弹塞进炮膛完成装填动作。由于还是需要1名装填手辅助装填,所以只能叫做“半自动装弹机”,尾舱中的炮弹打光后,装填手只能从战车地板内的弹药架上取出炮弹装填。61式一共可以携带50发90mm炮弹,这些炮弹都是美国规格,因此61式可以和所有美系90mm炮坦克通用炮弹。

61式线图
出于日本道路运输法的要求,61式坦克是一台“右舵车”,新来的驾驶员不会感到别扭,上手相对较快。但是这样就引发另外一个问题:61式坦克的驾驶员、炮手和车长都在战车偏左的这一侧,一旦正面左侧被炮弹击中,这三位乘员可能会瞬间失去战斗力,此时坦克里只剩下一个装填手,他只能无助的弃车逃跑....在74式上日本人改成了“左舵车”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向民众展示的61式坦克
61式坦克的机动性尚可,0-200只需要25秒,但是该车的操纵性非常差劲,比不上M24和M41坦克,凡是开过61式的人都吐槽它是“世界上最难操纵的坦克”。这是因为61式坦克的变速箱设计有问题,操纵杆非常震手。由于当时的手表以机械式为主,所以坦克驾驶员之间流传着“驾驶61式时要把手表戴在右手,免得操纵杆把左手上的手表震坏”的经验之谈。

露天放置的61式,注意其主动轮
61式坦克还有个奇怪的地方,该车采用动力前置构造,也就是该车的主动轮在车体前方,二战后绝大多数军事强国的坦克都选择动力后置。61式如此设置非常不利于降低车高,因为车体内要有一根贯穿车底的传动轴,M4谢尔曼又高又大的原因也是如此。而且如果坦克车体正面被击穿后,变速箱会直接被打坏,这样整台坦克会直接动弹不得,任人宰割,再考虑到该车仅有40-50mm的车首装甲....幸好61式从未参战。
制造配发与使用

训练中的61式
61式单车造价大约是1亿日元,从1962年到1973年一共生产了560台,这些61式在2000年全部退出现役,很多地方的驻扎部队还特意举办了“61式战车告别仪式”。原型车STA-4被装甲兵学校永久保留为教具,也算不枉一生。

增设间隙装甲板的61式,外观看起来和四号坦克H型相似

1982年《战国自卫队》,61式秒杀战国武士
虽然61式性能不佳,但由于它是战后第一台日本国产坦克,所以日本人对它的感情还是很浓厚的,61式坦克也因此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比如上图的1982年电影《战国自卫队》:61式坦克和一小群陆自自卫官穿越回1582年,大战日本战国大名武田信玄....

高达ORIGIN中的61式坦克
当然,现代最出名的“61式”还是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作品中的地球联邦军61式坦克,该车只需要2人操作,最大速度90km/每小时,使用两门155mm滑膛炮...当然该车在宇宙世纪中已经比较落后了,基本都是被各种扎古、魔蟹吊打,只能沦为陆战吉姆、陆战钢坦克的配角,但也有MS IGLOO2 重力战线中单车击毁7台扎古的哈曼·延德尔中尉这样的王牌车长。

1.5.1中61式几乎就是全面增强
在1.5.1版本中61式得到了全方位的增强,防护、机动和火力全部强化了一遍....不过,它身后的那台STB-1得到的强化更是受人关注,不过我们要留到下一期再去聊它~各位车长老爷们觉得新的R系中坦会成为游戏内的霸主吗?留言告诉UP吧!
全文4500字,参考文献:林磐男『戦後日本の戦車開発史―特車から90式戦車へ』光人社、2005年。『戦車マガジン増刊・世界の精鋭兵器 No.5 61式主力戦闘戦車』。日本防衛庁“仮制式要綱 61式戦車 XD 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