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普:美国UGM-27“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
“北极星”(Polaris)导弹是美国海军列装的第一种潜射弹道导弹(SLBM),其对有预谋袭击的天然免疫力使得潜射导弹自此成为美国核武力量的中流砥柱。 就像所有美国军种一样,海军在战后的几年里迅速试验了弹道导弹,主要是采用缴获的德国A-4/V-2火箭。然而很快就发现液态燃料火箭的不稳定性危险使得其不能用于舰载。(当然,这只是美国人得到的片面结论,苏联人就成功地将液态火箭安装在了潜艇上)50年代早期,固体火箭技术已经发展到允许支持远程火箭的阶段。然而1955年海军被命令研发采用固体燃料的SM-78/PGM-19“木星”导弹的一种变型用于舰载。1956年早期,海军被授权研发“木星”导弹的海基变型即“木星” S,直到1956年12月海军才终于获得许可退出“木星”计划并研发一种全新的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新的计划被称为“北极星”,研发合同被授予洛克希德公司(导弹)和航空喷气公司(推进)。打一开始“北极星”就被计划从潜艇发射。这时的导弹在发射之前几乎难以探测,并且能为惯性制导系统提供显然更稳定的发射平台,因而提高精度。不像美国海军当时的其他导弹,“北极星”并没获得正式的导弹代号(比如SSM-N-x或者USM-N-x),相反,“北极星”(和未来的三叉戟潜射导弹)被用字母-数字结合表示,从第一个“北极星”导弹型号即A-1开始(也作A1,因为破折号常被省略)。 北极星”A-1比计划中的“木星” S显著地小且轻,这使得规定大小的潜艇能够携载更多的导弹。因为从潜艇内部启动火箭发动机被认为过于危险,相关单位研发了一种被称为“冷发射”的原理,导弹在发动机启动之前从垂直发射舱口里用气体弹射出来。“北极星”AX样弹在1958年9月的第一次试射不成功,在又经过了5次失败之后,第一次成功的试射直到1959年4月才完成。1959年9月,内含惯性制导系统的第一枚“北极星”A-1X战术原型导弹成功试射。A-1X的测试在1960年继续进行。与此同时,海军建造了其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SSBN-598),这是由一艘在建的攻击潜艇(SSN-589“蝎子”号;名称和舷号被原封不动地转给另一艘潜艇)改建而来的,在全新的中央部分安装了16具导弹发射筒。“北极星”导弹的第一次成功水下发射是由该舰在1960年7月20日进行的,而到了1960年11月,“北极星”A-1潜射弹道导弹就在SSBN-598号上形成战斗力了。1962年5月6日,美国海军“伊桑·艾伦”号(SSBN-608)成功地向美国在太平洋的核测试场发射了一枚装有实用核弹头的“北极星”A-1导弹。这是美国战略导弹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实弹测试。 “北极星”A-1导弹由航空喷气通用公司研发的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进,两级都采用4个推力矢量姿控发动机以进行航线控制。其惯性制导系统(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通用电气公司和休斯公司生产)能为导弹在最大2200千米(1200海里)的射程上提供圆概率误差为900米(3000英尺)的精度。其不可靠的精度再加上当量相对较低的W-47(600千吨)热核战斗部使得“北极星”不适合攻击加强战略目标。然而,由于潜射弹道导弹部队不会被敌方有效地消灭,其因而成为了一种理想的报复武器,因而成为了冷战时期“相互确保毁灭”(MAD)概念的极重要部分。 由于“北极星”的研发时间很短(从研发合同到实用部署之间仅4年),毫不怀疑A-1型还有升级空间。“北极星”A-2的第一级稍稍更长,占用了导弹发射管的全长,而更小的第二级发动机外套则采用玻璃纤维而非钢板。这些特性将射程提高到2800千米(1500海里),级海军预想的性能。A-2同时采用了新的航电系统因而拥有更高的稳定性。第一枚A-2于1960年11月试射,该型号的部署于1962年6月开始。 “北极星”A-3是进行了大范围改进的显著增程型导弹,其因为极端的研发周期框架而并没有加入A-1/2。A-3通过在两级都采用玻璃纤维外套而减轻重量,制导系统也轻了60%。第二级采用了大力神公司提供的全新发动机使其拥有更大的推力,唯一的游动喷口同时提供推力矢量控制。这些改进将射程提高到4600千米(2500海里)。A-3同样采用了装有3个再入载具的全新战斗部,每个载具都装有一枚200千吨W-58战斗部。惯性制导系统也经过了逐步的改进,使其圆概率误差缩小到600米(2000英尺)。“北极星”A-3的第一次(部分成功)试射在1962年8月进行,试验一直持续到1964年。A-3于1964年9月于美国海军“丹尼尔·韦伯斯特”号(SSBN-626)上形成战斗力。 1963年6月,所有的“北极星”导弹都按以下规则获得代号: 潜射导弹代号 新代号 A-1 UGM-27A A-2 UGM-27B A-3 UGM-27C UGM-27C最终取代了所有较早的UGM-27A.B型导弹,截止到1974年,在服役中的就只剩下“北极星”A-3了。然而,此时有些A-3已经开始被新的UGM-73“三叉戟”C-3潜射导弹所替换了。最后一枚“北极星”A-3在1981年10月除役。在1959到1968年之间,洛克希德公司生产了大约1150枚“北极星”导弹的各种版本,其中大多数(多于640枚)是UGM-27C。 UGM-27A/B/C数据: UGM-27A UGM-27B UGM-27C 弹长 8.69米(28英尺6英尺) 9.45米(31英尺) 9.86米(32英尺4英尺) 弹径 1.37米(4英尺6英尺) 弹重 13000千克(28800磅) 14700千克(32500磅) 16200千克(35700磅) 速度 12900千米/时(8000英里/时) 升限 640千米(400英里) 800千米(500英里) 射程 2200千米(1200海里) 2800千米(1500海里) 4600千米(2500海里) 推进 1级:航空喷气固体火箭发动机 2级:航空喷气固体火箭发动机 1级:航空喷气固体火箭发动机 2级:大力神X-260固体火箭发动机 战斗部 W-47 热核战斗部(600 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