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浙江工业大学2020级MBA张同欣:永远不要停止奔跑
张同欣
2020MBA新生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
MBA联考成绩 总分189(英语65 综合124)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银行从业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后浪”带来的压力。近几年,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员工都是清一色的研究生,且不乏国内外知名大学,这让工作近10年的我倍感压力,认为自身必须在学历、能力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才能更好的在社会、单位中立足,也想为未来职务晋升、争取重要岗位打好基础。
为什么选择工大
我选择工大是因为工大的教学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且校区在主城区,地理位置好,上学相对方便。最重要的是,我爱人本科在工大,所以自然而然对这所学校产生了好感。
备考经验分享
我的复习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重点在11月-12月。
第一阶段——6月
我向工大申请了提前批,因为数学相对是强项,因此在拿到复习书籍之后,我先将数学书本内的题目全部做了一遍(可以每天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比如每天学习30页,再晚也要学完)。在6月末的时候,基本掌握了数学的概念和应用题型。
第二阶段——7月-10月
因为工作和自身岗位的原因,时常需要加班、出差。但是,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学英语、背单词,在上下班的路上,我由以前的骑单车改为打车,在乘车期间背诵单词,同时,午休时也可做一做真题和培训老师在群里下发的题集。对于英语之外的其他科目,我断断续续学习了培训班的一些网络教程,但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坚持每天学习,脑海里依然没有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概念,特别是对逻辑课的内容一知半解。
这时候,我参加了辅导班组织的第一次模拟考,果不其然,取得的成绩令人沮丧:综合96分(其中数学60分,逻辑36分,因为时间掌握不好,作文也没来得及写),英语31分。总分与2019年170分的国家线还差了一大截(这时候千万不能慌,更不要放弃,如果好好利用后面的时间,一定没有问题)。
第三阶段——11月-12月
11月初工作逐渐空闲,对于逻辑、写作、英语等很多知识和应试技巧还未完全掌握的我,产生了焦虑的情绪。我剖析了自身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基础薄弱、技巧掌握不全面、思维还不够广、真题做的不够多等,因此我重新调整了学习计划。
11月份,我主要在客观题上下功夫,我将还未学习过的暑期班网课,制作成详细清单,注明课程名称、老师姓名以及课程时长,根据当天晚上的时间安排,集中听某一个老师的课程,听完之后再听下一个老师的课,且同一门课只听一个老师的,否则应试技巧容易混淆。同时,单词一刻都不能落下,快速掌握基础词汇后,重点围绕核心词汇进行重复背诵,最重要的是在每次做完阅读理解后,要将每篇文章中不熟悉的单词查一遍,记下来。
12月,主要在主观题上下功夫,每天坚持写一篇中文作文和英文作文,背熟写作模板,掌握好词好句,同时练练字,尽量在最短时间内保证字体端正和卷面整洁。
应试小技巧
参加正式考试时,“综合卷”的做题顺序是:
数学——小作文——大作文——逻辑(宁可逻辑最后来不及做的题用蒙的,也一定不能把作文放到最后)。
“英语卷”的做题顺序是:
大作文(打草稿)——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誊抄大作文——小作文——翻译(做完客观题才誊抄大作文的原因是,在做阅读理解时会留意一些好词好句,适当改编后用到大作文中,使大作文的格式更加完整,而比较多的核心词汇也能获得更高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