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曹成海传(附题)

2023-03-19 12:30 作者:坎通尼亚的君士坦丁  | 我要投稿

曹成海,不知何许人也。初为博士,有功。永春末,擢为太仆。

永春五年,天下大疫,与宗正李益冬等共主核酸。一日,李益冬斥民曰:“谁令尔等居此耶?速去!毋阻此道。”民有名周巾稂者,闻之大怒遂暴起,与益冬峙于旁,人无以劝。及成海至,欲斥巾粮,问其名姓。巾粮愤然对曰:“尔不识我,安能为太仆?”成海不能答,遂惭而去。百官与民共食于光禄寺,此国之制也。然每有先成海至于光禄寺者,如问其名姓而后斥之。众莫能解其意。

何山元年二月,成海主春祭,帝幸之,三公与客俱随帝至。祭毕,蔚为可观,帝甚喜。然成海无厌,不足于此,出言不逊,竞责民之怠于御前。此言既出,举国哗然。又有鸿胪之客贡于御前成海竟欲阻之不成则问其何处之悻悻而去 是月,民多怨谤

成海素无德,又暴戾恣虑,不学无术。每遇事,言必及祖宗父母。光绿寺饭菜下品,民不堪其苦,多觅食海外。然国海禁甚严,吏每得民于海上,轻则斥,重则刑,使民多怨。成海遂召三老豪杰,告曰:尔其归告民曰:‘莫囿于吏。尔等可食于海外,吾不预。’”然吏每捕之如故。成海之无德暴戾,可知矣。

成海为太仆,不孚众望。故时人歌曰:“竖子成海,不识大义,安得为太仆?竖子成海,无才无德,安能相与谋?”

(节选自《光明史·佞臣列传》)

1、下列对文中加粗句的断句,正确的是。()(3分)

A.又有鸿胪之客贡于御/前成海竟欲阻之/不成/则问其何处之/悻悻而去/

B.又有鸿胪之客贡于御前/成海竟欲/阻之不成/则问其何处之/悻悻而去/C.又有鸿胪之客贡于御前/成海竟欲阻之/不成/则问其何处之/悻悻而去/

D.又有鸿胪之客贡于御前/成海竟欲/阻之不成则/问其何处之/悻悻而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绿寺,官署名,掌宫庭宿卫及侍从,唐以后专掌皇室膳食,文中指光明食堂。

B.何山元年,五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与“永春五年”纪年法相同。

C.太仆,官名,周官有太仆,秦汉沿置,为天子执御,相当于现在的级长。

D.核酸,一种通过测定人体内抗体含量来判断人体是否染病的方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春五年,国家发生了疫情,太仆曹成海与宗正李益冬一同组织核酸,但因为傲慢无礼的态度使周巾稂十分愤怒。

B.宗正李益冬见周巾稂与曹成海对峙,便上前询问其姓名,周巾稂于是质疑曹成海不配作为太仆。

C.太仆曹成海钓鱼执法,在民众面前承诺可以去海外觅食,但官吏却仍然像之前一样逮捕去海外觅食的民众。

D.太仆曹成海出言不逊,竟然责备民众在皇帝面前松驰懈怠。此言即出,举国哗然。

4.将文中画横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1)巾稂愤然曰:“尔不识我,安能为太仆?”(4分)

(2)成海素无德,又暴戾恣虐,不学无术。每遇事,言必及祖宗父母。(4分)

5.为何时人认为曹成海“安得为大仆”?(3分)

 



曹成海传(附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