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关于定量的思考补充

2019-12-09 18:31 作者:非人鬼SeanXu  | 我要投稿

好的,可以尝试讨论一下该如何定量的事情,不过这个会非常的唯心,肯定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不过为了缩小唯心带来的个人差距,我还是打算用尽量唯物的方式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承接上文《哲学: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的方法,希望从一而终:

首先我画了一根数轴:如下

善恶轴

那么分类来看,分别从念、行、果,也就是动机、方式和结果的善恶程度在善恶轴上标出来

哲学: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的分析来看:

念:大概在中附近,虽然我们假设了帕克不言不语的态度,但是这种假设有点想当然,因为正常的认为人肯定会反对剥夺自己生命的行为的,那么客观上生命将尽使得行为略偏合理化,而主观上应该存在的反对又使得行为偏恶向,但是其基点始终没有脱离存活这一不善不恶的概念,外在条件也没能使得他有太大的偏斜,姑且认为为中

行:这个最简单,基本没有悬念的定在恶向,即使外在行为一再弥补也很难掰回来,比如:祈祷,讨论,达成一致意见什么的

果:由于获救概率无法被验证,所以这是最模糊的,up主自己偏斜把他就定中了

恶事负值,中是0,善是正值,如果按照up主的定位进行,那么无论权重怎么分配,最终结果都是负值,总不能行的权重配成0吧,那就不符合了,因为相当于否定了一种恶,代表不管使用什么手段,只要念善;果shan就是善,这显然不符合正常的普罗大众的价值观

所以笔者认为,此案有罪毋庸置疑,如果一定要用数字衡量并表达出罪孽程度,读者可以试着把三个因素按照自己的想法标的善恶轴上,然后按照自己的权重去加乘,来得出一个数字

如果是正数,明白事件为善事

0代表事情为常见的事情,就像睡觉一样

负数则为恶事

有趣的是如果拿这个方式去非常广义(包含人类社会在内的所有自然事物)的衡量行为,我发现吃饭居然是一件偏恶的事情,当然如果狭义话(尽包含人类社会)就没问题了,难怪有极端绿色环保主义之类的论调,还有佛教等,这都是太过跳脱,以至于视角发展到了超过现有生产力的广义区域内,所以产生了于主流价值观不同的理念,而且还是是而非的正确,有时候还让人挑不出毛病,而生在其中的人更是会认为自己在做绝对正确的事情,没有办法被说服呢!

有时候连我自己也是这样的 =-= 关键是自己很难发觉的同时,也很难听得进别人的劝说,这就是心魔,执念啊,难怪都说心魔难斩,诚不欺我也。


哲学: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关于定量的思考补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