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飞光电皮秒激光器在PCB标记DM码的应用
随着电力设施的发展,电力控制设备应用场景下沉到高热、高湿、高温等环境十分常见,而且内部电路设计越来越复杂精密。为充分保质保量,电力控制设备所需的PCB板的品控全流程可追溯管理愈发重要。
给PCB板赋上二维码,实现“码”上追溯是当前的主流操作。传统的方式主要是贴标签,但不足之处明显,易脱落和模糊,而且占用空间大,同时人工粘贴生产效率低。
激光打标可以获得高分辨率、高对比度、永久性的二维码已经被证实切实可行。面对占用空间小、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的加工需求,可以采用激光标记DM码,并应用于自动化生产中。
DM码是二维码的一种,全称Data Matrix,又名Data code,外观是一个由许多小方格所组成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符号。据介绍,Data Matrix又可分为ECC000-140与ECC200两种类型,ECC000-140具有多种不同等级的错误纠正功能,而ECC200则透过演算法产生多项式计算出错误纠正码,其尺寸可以依需求印成不同大小。
因具有强大的纠错能力,Data Matrix二维条码只需要读取资料的20%即可精确辨读,因此很适合应用在条码容易受损的场所,例如印在暴露于高热、化学清洁剂、机械剥蚀等特殊环境的零件上,而且在同等编码面积下,DM码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量,有媒体报道,NASA标准推荐使用DM码,可见其比我们常用的Quick Response Code(QR码)更具优势。
鉴于此,通过激光标记Data Matrix二维条码,用于电力控制设备的PCB生产环节,以实现追溯信息的采集,从而完成产品管控的信息化建设。在激光器品类的选择上,纳飞光电推出的工业级皮秒激光器,稳定性非常高,光束质量优异,脉宽窄,有打标速度快、超低噪声、无污染、无耗材等显著特点。

首先是它的高稳定性。由于标记DM码通常包含了产品条码、型号、版本号等几十位字符的技术信息,比较复杂,且需要标记的数量多,样式多,尺寸多,越需要激光器稳定的输出。为此,纳飞光电从机械设计、光路设计以及软件设计等软硬件优化,实现高稳定性,经100多个小时的长久测试,功率稳定性和脉冲稳定性均<1%RMS,打标可靠性和一致性有保障。

针对DM码的小尺寸标记需求,工业级皮秒激光器的光束质量高(M²<1.3),聚焦后的光斑直径达到微米级,因此可以进行非常细小尺寸二维码的打标,且标记的分辨率高,对比度高,更容易被专用扫码设备识别,提高了信息采集效率,即产品信息追溯非常高效。

另外,10ps左右的超短脉宽,以及30W的输出功率,使得输出的激光束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当激光束打到PCB板表面时,二者相互作用时间短,等离子体还没来得及将能量传递给周围材料,就已经从材料表面被烧蚀掉,确保了标记时候不会对标记周边材料造成热烧蚀,大大提高了标记质量,这类型的皮秒激光器的加工方式也被称为”冷“加工。

如今,利用皮秒激光器进行高质量加工已经在诸多领域徐徐铺开,尤其是在光伏、锂电池、5G、OLED显示等高端加工领域,皮秒激光器更具优势,也获得了更多表现机会,优异的性能,更是为高端精细加工行业再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