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了凡四训
人生如同攀登,行过一山,方知此山过后,还有一山更高。
总是在这不断的深入浅出中,循序渐进,亦步亦徐。
曾国藩讲,人有两大凶德不能触碰,其一曰傲慢,其二即话多。
戒掉这两个凶德,才能成就更好的人生。
01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在曾国藩看来,天下成才者众多,但是能守住功绩的人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不过一个字“傲”。
傲,是《圣经》中的七宗罪之一。它是人性骨子里难以抹去的劣根,它生于胜利的喜悦,成长于安逸顺遂的生活中。
守不住谦卑之心的人如同风筝,风一吹就飘飘然,被风带走的风筝,最终会因为断线而跌落神坛。
曾国藩在早年的时候,也犯过同样的毛病。
他初入官场的时候,恃才傲物,不将同僚放在眼里。
时常在朝堂上当着旁人的面去贬低上官的决断,引来上司的不满。
这份“桀骜”给曾国藩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他被有心之人陷害,被迫流放到偏远的县城里为官。
吃过一堑的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书信中写道:
“人要成事,大抵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
骄傲是致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戒掉傲慢的性格,保持谦逊的品格,才能保全自身,稳固自己立在不败之地。
02
曾国藩有一位好友名叫郑小珊。
有一年,郑小珊迎娶偏房邀请曾国藩参加酒宴,在酒席上,曾国藩调侃郑小珊一把年纪迎娶娇妻,老牛吃嫩草。被踩到痛脚的郑小珊瞬间没了好脸色。
事后,曾国藩对此十分懊恼,于是他就给自己立下了一条“戒多言”的规矩,每天警醒自己要少言、多思。
《鬼谷子》说: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人一旦嘴上没有把门,就容易犯错,更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就像三国里的主簿杨修一样,一句“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葬送了他的性命。
古人讲: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言妄语必有殃。
人生在世,最大的修行就是学会闭嘴,懂得说话。
戒掉话多的毛病,时常提醒自己谨言慎行,这也是在为自己修筑风水,积攒福报。
03
有人说:每个圣人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洁白无瑕的未来。
如此看来,圣人与罪人的界定其实就在于是否能够改过自新。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吾日三省,时刻提醒自己戒掉凶德,那么即便此刻他沉入深渊,走入低谷。他也能在一滩泥泞中,仰头看见灿烂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