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梁式八卦掌:源流》

2022-10-04 14:24 作者:广州武术_巭  | 我要投稿

《梁式八卦掌:源流》


梁式八卦掌,因八卦掌始祖董海川先生的八大弟子之一梁振蒲先生而得名。梁振蒲人稱 “ 梁快腿 ”,因他練八卦掌時可以将辫子腾空拉直,所以人們又稱其為 ” 小辫梁 ”。梁振蒲是做估衣生意的,人們又稱其為 “ 估衣梁 ”。

梁振蒲先生生於1863年,原練彈腿,後進京做生意,十四岁時拜董海川先生為師學習八卦掌.是董海川先生的小弟子,時董海川已近八十高龄。梁振蒲继承了董公的八卦掌,又因與師兄尹福、史计栋、程廷华都是河北老乡,所以經常到師兄處去學習,因此在其拳技中又具備了各位師兄的特點。所以成為一位功夫出类拔萃的八卦掌名家。正因如此,梁振圃先生才能挫敗河北冀县 " 四霸天 ",1899年在北京永定門外馬家堡掌毙金標赵六等数十人,由於人命官司而被清朝邢部打入死牢,由於弟子李同泰和师兄程庭华等人鼎力相助,才被定為死缓,此案影響極大,京津唐地区无人不知,梁振圃的名声也為之大震,1990年八國联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離京西逃,宫廷大亂,犯人炸狱,梁振圃越狱而出,與此同時,年仅52岁的八卦掌名家程庭华先生在抗击八國联军中被德军槍殺,使八卦門中的一颗世星陨落。

梁派八卦掌的特点::在掌法上以穿、带、挑、塌、推、捋、掰、劈等掌法爲多 ; 在身法上以擰、坐、揉、抖、旋、翻、颠、撞等身法爲長,在步法上以扣、摆、挫、跺、趟、踢、蹬、踹等步法爲主 ; 在形象上以猴頭、蛇眼、包背、龙腰、鸡行、虎步、鹏展、鹰旋等形象爲尊 ; 在战術上以善趋其後、以正击斜,声东击西、出其不意,避实击虚、借力發人,剛柔相济、以便應變,以巧制拙、以捷制疾等战术爲上 ; 在理論上以 " 簡易、變易、不易 " 之易理和雲盘轉掌 " 三十六歌 " " 四十八法 " 之規則爲准,在武德上以海纳百川之精神、爐火纯青之功夫、見義勇爲之正氣、尊师重道之美德爲训。

梁式八卦掌的形成與发展

梁振圃先生回家乡河北省冀县後,由於1899年掌毙恶棍金标赵六、挫败冀县 " 四霸天 " 而遠近聞名,回到冀县即以傅授八卦掌為職業,後又開设了魁英和德胜两個镖局,專走德州和保定路线,以後又在河北省立十四中學和辛集市束鹿女子師範中學任武術教師,對八卦掌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献,梁振圃先生於1893年與世長辞,現葬於北京香山萬安公墓董海川墓右側。

能够继承梁振圃先生衣钵的有李同泰、李少庵、郭古民、李子鸣、田金峰、傅振伦等人,李同泰早亡,田金峰下落不明,對梁式八卦掌的发展与贡献最大的為郭古民和李子鸣二位師兄弟。

郭古民,原名恩普,号德苍,生於1887年农历九月,,河北省冀县城南郭家庄人,早年身世不詳,14岁前後來京,在梁振蒲估衣店中學徒,20岁時正式从師梁振蒲習八卦掌,他生前除了向梁振圃老师學習八卦掌之外,還與许多師伯、師叔及其他八卦掌的老師兄往來密切,他經常得到尹福、刘德宽、李存义、韩福顺、刘凤春、谷步云等人指导與傳授,同為寿字辈的老師兄,如尹式門中的門宝珍、曾省三,程式門中的程有龙、程有信,同門的李少庵、李子鸣師兄弟来往密切,經常在一起切磋八卦掌技藝郭古民先生写下了《 八卦掌集成 》和《 郭式锦囊 》, 因与毓慧過从密切,从而得到董海川密不傳人的八卦掌 " 三十六歌和四十八法 " 密诀,20年代,先後在北京崇文區火神庙、宣武區石头胡同莲花庵、江文中學等地执教,抗日战争時期,至山东济南授拳5年,任教於軍阀韩复榘軍中,返京後,受聘於西城辅仁大學,新中国成立後,任北京師范大學武術教师,北京各支流傳的七星杆、八卦直趟六十四式、子午鸡爪陰陽锐、钩镰劍都是郭老所傳。郭古民先生承上启下,对北京八卦掌各式起到大熔合、大团结的作用,對推動八卦掌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目前健在郭古民的弟子還有几十人,如诸葛家宝、李长兴、李连兴等人都已七、八十岁,徒孙数百人分布在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吉林、湖北等地,一身无家室,文革中受到冲擊,生活艰難,幸而得到弟子刘介民、王其昌及李子鸣等人资助,晚年著有《 郭氏锦囊 》、《 八卦掌拳术集成 》等稿本,為今梁氏八卦掌技術體系奠定了重要基础,1968年11月5日,在京西城區定阜街師範大學幼儿园内去世,终年81岁,其骨灰經弟子苏深多年保管後,1982年4月,被安葬於京西萬安公墓梁振圃先生墓左側。

李子鸣,名镛,原名直,字子鸣,生於清光绪二十八年 ( 1902 )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河北省冀县李家桃园村人,出身世家,家颇富有,4岁起随父李晋印去私塾就讀,并从叔晋卿習拳棒,16岁至關外祖遗永盛育金店學徒,1923年因病回歸故裡,从師梁振蒲習八卦掌年余,身體日見康复,後入河北國術馆,得到過张占魁、尚云祥、居庆元等名家點拨,在京與郭古民、李少庵、曾增启刘志刚等交往密切,从中所學甚多,博采眾長,為今日梁氏八卦掌技術體系的定型與完善做出了贡献,1944年投身革命,在中共地下党領導下,以經商為名同敌人展開斗争,十年文革當中受到冲擊,平反恢复名誉後,一方面广收門徒傳授技藝,同時前後编著出版、刻印了《 董海川转掌 》、《 梁振蒲八卦掌 》、《 八卦掌悟通 》、《 八卦掌珍秘录 》等十多部专著、稿本,1981年,以古稀之年发起迁建董氏陵墓,同年在市體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國内武術界第一個单一拳術研究會 - 北京市八卦掌研究會,并出任會長,先後主办會刊,開设八卦掌辅导站,增進了海内外同仁的交流,推動了八卦掌的广泛傳播,生前被國内外五十余家武術团体、馆社聘為顾問及名誉馆長,學生遍布各地,傳人有馬传旭、趙大元、王桐、李功成、邸国勇、张全亮等,1993年1月23日在京去世,终年91岁。



《梁式八卦掌:源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