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迈瓦登历史-16-圣座之争

2021-05-26 20:09 作者:圣雄肝帝西班牙球  | 我要投稿

拉坦萨四世逝世后,他的儿子希莱卡二世继位。希莱卡也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与后面几位皇帝的努力,将双迈瓦登帝国推上了巅峰。


双迈瓦登帝国国旗(自绘)


当时虽然南德卡米斯地区以及被各国瓜分,但是出于对教皇的尊敬,还是给他留了一块地。教皇作为万圣会的最高领袖,以及全北洲的精神领袖,教皇的权利日益增长,甚至都可以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历元954年,教皇哈里克夫三世逝世,没有留下子嗣。面对权利的宝座,各国垂涎欲滴,希望自己可以得到教皇的位置。于是,各强国推选出候选人,分别是罗伊尼亚锡克门萨家族的雅雷王子,迪拉斯哈马宁家族的伦科思公爵,获得多国支持的斯图拉贡罗门第萨家族的哈美勒王子,以及双迈瓦登哈德亨所斯王朝的王储,恩哈克尼。就因为这件事,各国互不相让,外交关系继波克斯战争以来再次达到冰点。

历元955年,罗伊尼亚内战爆发,国内因为政权的更迭退出了候选人的竞争。历元957年,为了公平起见,让中立的库马维尼亚大公国的梅思克伯爵继位,暂时稳定了局势。不过,在这期间,大家都没闲着。双迈瓦登忙着干涉罗伊尼亚内战,支持新的第七王朝。在这次战争中,与以往不同的是火药的出现。火药原本是从离北洲非常远的南方地区发现的,后来经商船和战争由南传到北,又经过贸易进入双迈瓦登和罗伊尼亚,于是,第六七王朝的更替比以往更具毁灭性,不过当时的火药技术还不成熟,一般只是用来吓唬敌人,威力最多就相当于鞭炮,作战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现在,只有迪拉斯王朝和兰格斯帝国关心继位的事,虽然找了一个顶替,但是他们依然对教皇的位置虎视眈眈。历元964年,梅思克伯爵和他的儿子被暗杀,教皇的位置再次空了出来,不过,因为各国的互相制约,教皇的位置还是没有填补,这就造成了历时30年的大空位时期。


侵删

本来库马维尼亚公国和斯图拉贡公国拥有名义继位权,但是库马维尼亚没了继承人,斯图拉贡公国也不敢宣布继位。结果一天斯图拉贡公国来了个脑瘫公爵,突然宣布继承王位,然后公爵就病逝了……

公爵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兰格斯等国在支持,一个是双迈瓦登和迪拉斯在撑腰,谁登上了皇位,就会对哪边有利。于是,这就导致了斯图拉贡王位继承战争的爆发。

这时,新成立的罗伊尼亚第七王朝因为领土纠纷和迪拉斯打了一架,不过不到一个月双方就和谈了,这就导致罗伊尼亚与迪拉斯交恶,加入了兰格斯一边。

斯图拉贡公国不大,但是战争规模可不小,整个北洲几乎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虽然有无数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过真正决定胜利的只有三场:斯图拉贡战役,尼列图瓦战役,以及威尔战役。

这几场战役全部在波克斯本土或周边发生,作为北洲的地理中心,波克斯不得不沦为其他大国的竞技场。第一场战役,兰格斯算是半个主场,因为熟悉地形快速集结好了部队,并向斯图拉贡的迪拉斯军队发起进攻,打了个出其不意。迪拉斯的部队节节败退,撤出了斯图拉贡,就在这时,双迈瓦登也兰格斯的另一边发动强攻,并且调动军队从战场左翼包抄。为了保全侧翼,兰格斯军队不得不撤退,把迪拉斯救了回来。然后,双迈瓦登和迪拉斯一起冲进斯图拉贡的皇宫和圣皇天子领,霸占了这些地盘,将自己支持了伯爵扶上皇位,相当于得到了半个教皇皇位了。

第二次是尼列图瓦战役,发生在波克斯北部。兰格斯自第一场战役失败后,便一心想着反攻。他们在斯图拉贡旁边的尼列图瓦城发起进攻,那里是双迈瓦登驻军的薄弱地带。这一次战役,瞬间使双迈瓦登的补给线崩溃,双迈瓦登支持的伯爵又逃到了迪拉斯进内。兰格斯大摇大摆的进入斯图拉贡,将自己支持的伯爵扶植上位。

这一次失败,就使双迈瓦登的反攻变得十分艰难。尼列图瓦战役失败后,兰格斯几乎控制了整个波克斯,建立了坚不可摧的防线。

侵删


就在双迈瓦登的将领头疼之时,波克斯自己发动了起义,搅乱了兰格斯的控制和阵地。数千人冲入威尔城,将第三次波克斯战争结束后设立的傀儡政权威尔公国彻底颠覆。就这个时机,双迈瓦登迅速集结军队,径直冲向波克斯,一下子就攻破了防线,并且和波克斯起义军里应外合,赶走了兰格斯人。

斯图拉贡王位继承战争由双迈瓦登的胜利而终。而且,双迈瓦登要求撤销威尔公国,让波克斯回归统一,这样,波克斯获得了完全独立和统一,双迈瓦登也在北洲中心和南德卡米斯地区获得了一个盟友和缓冲带,双方都很乐意。双迈瓦登也自己支持的公爵自然正式也登上了皇位,被称为“哈里克夫四世”。



双迈瓦登历史-16-圣座之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