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施工 | 消防安全应急措施和方案有哪些?

预案救援培训
应急救援管理的最新法规、规范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17号令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

安全生产法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编制应急预案的意义
事故预防:通过危险辨识、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蔓延。
应急处理:万一发生事故(或故障)有应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抢险救援:采用预定现场抢险和抢救的方式,控制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企业应急预案的构成与分类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和步骤
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按照阶段性目标来考虑,可分为前期准备、预案编写、预案的评审和发布实施三个阶段。按照每一阶段的编制工作及任务,可细分为七个步骤。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制订编制计划
收集资料: 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地理、环境、气象资料;企业概况、安全记录、以往事故调查报告、国内外同类企业事故资料、工艺流程、MSDS、安全评价报告、HSE体系文件和以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等。
初始评估:对预案编制单位的安全状况、危险源分布及其危害性进行初步评估。预案编制小组应 根据所有可能发生事故场景评价所需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物资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