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水月雨 破晓 小尾巴解码耳放体验 - TDS 出品

2023-08-19 22:17 作者:TDSStudio  | 我要投稿

Moondrop Dawn Pro Portable USB-DAC Review - TDS Presents

KT MARK: IV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进行了对于平衡版晓的体验评价,当时我认为双 CS43131 方案能够压到这个价格并提供两种选择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没想到一年之后,把自己卷了又卷的还是水月雨自己。更低的价格、更全的接口、更好的散热、不变的解码方案,这就是破晓。

这个名字取得是很好的,一方面,"破晓"本身就是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词儿;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对于已有产品"晓"的"不破不立"之意——只是希望大家别理解成这是个表面"破了洞"(散热孔)的晓就行(大误)……结合 Dawn Pro 这个英文名字,也能让你知道这确实是卖得便宜但设定上是更高级的版本。

破晓的包装和两个版本的晓基本趋同,都是以圆饼状铁皮盒子为主的这样一套包装,只是表面添加了大幅的二次元形象而已。内部配件包含一条双头 USB-C 线和一个 USB-C to USB-A 小转大插头。破晓和水解贰式采用了一样的机线分离设计,采用的线材也是一样材料、一样外观的平行镀银面条线。

比起原来的晓以及两个大哥,破晓的轻量化可以说是做得相当到位。体积上,它算是单端平衡双口小尾巴里偏小的一个。在使用金属壳体的同时,做到了比原版只有单输出口的晓还要轻便——原先的晓拿在手中像是拖了一根尾巴的小印章,现在的破晓则在整合双口的基础上还比单口版本更轻,像是一个迷你 U 盘 。当然,确实看上去精致程度也要比晓要低一些,你可以看到接缝还是相对比较明显的。通体铝合金材质,表面挖了一些圆孔。一方面,你可以透过这些圆孔看到内部的 LED 状态指示灯;另一方面,这也是破晓的散热系统组成部分。

双43131方案的小尾巴目前很少有在电源管理和发热控制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普遍配置拉得很高但是过热问题比较常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破晓做了两件事:首先是搭载了三颗独立电源芯片负责电源管理;另一方面,类似于电脑以及台式设备的做法,破晓在表面直接开了一些内外通透的圆孔来实现气流对冲散热。当然,表面看上去并不规则的孔位并不是乱开的,基本对应了内部电路上的发热量较大的芯片和元器件。实际上在使用的时候,同等配置下播放一样的音频文件、输出端连接一样的耳机,发热量比同类产品要明显低不少。破晓在发热问题上算是采取了一种讨巧、简单的办法实现了一定的效果。我唯一的担忧是长期使用会不会有一定积灰的可能……


无论哪个版本的晓,之前都是不具备硬件音量调节的,破晓加入这一功能后对于一些 USB 输出时锁定软件音量的设备会更加友好。按键手感扎实,有着比较良好的反馈感。和同类支持硬件调节音量的小尾巴一样,破晓的音量调节也是非线性设计,有百级的调节控制,实际使用下来顺畅度是没问题的。

和两种分离的版本一致,破晓也内置了两片来自 Cirrus Logic 的 CS43131 解码芯片——这或许是双口、双43131方案小尾巴里目前最便宜的一个,尤其是比自家两个分离的版本都还要便宜一百块……同样,作为水月雨出品,参数上进行堆料是肯定不用担心的。实际参数表现,破晓提供了单端口 2Vrms、平衡口 4Vrms 的线路输出电平,平衡口下实现了 132dB 的动态范围。平衡口下的输出功率为 160mW,但官方没提到这个值是基于多少负载下测出来的,按照之前的惯例或许是32欧下?如果确实的话,这个倒是跟平衡版的晓(230mW)相比起来缩水了一些——这样一来定价降低似乎讲的通了,也能从一些失真与噪声相关方面的参数上看出来。

其他参数方面,单端下底噪为 1.5μV,信噪比 123dB;平衡下为 1.3μV,信噪比可达 131dB。THD+N 低至 0.00014%@20kHz。

解码能力上,依托于 CS43131 本身的性能,支持 384kHz/32Bit 的 Wave PCM 解码以及 DSD256。

在拿到破晓之后,我尝试的搭配包括:

【耳塞】MDR-EX1000、ER4B、SW2、隼 Ultra、AM850MK2、AM850MK2JP、XBA-100 Modfied、竹2、兰、Blessing 3、Kato、NG3、M16、Bravery、P05、NS10;

【耳机】MDR-MV1、MDR-CD900ST、SRH840A、HD25 Plus、DT150、DT880 Edition、T3-01。

以上包括了动圈、动铁、圈铁混合等主要的单元类型,驱动难度既有极为好推的耳塞、需要一定驱动力的大尺寸动圈耳塞和便携耳机,也有几百欧的台式大耳。实际搭配下来,用 M16 和 MV1 这两条单端平衡都测试了的耳塞/耳机为例,都是在平衡状态下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单端口的推力应付 Kato、Blessing 3 等自家产品的原线搭配都是够用的,空间感也能打开,对于 ER4B、DT150 等高阻抗耳机来说,单端口能够达到足够的响度,但是在空间感、分离度等方面能听得出稍显吃力,改了平衡的 DT150 在平衡口下倒是感觉到打开了一些,相对单端下表现会有所进步。搭配下来之后可以基本上认定破晓的驱动能力相较于水解2系列有一定距离,单端口的驱动力和独立单端的晓比起来基本上是一个等级的。

风格方面,破晓走的是白开水基础上略微偏暖的道路。无论是晓还是水解2,都在声音的线条感和透明度上有所着重,但是破晓则不会把线条拱出来,且整体的厚度不会很高。低频的速度感稍有缓和,层次感表现良好,但是适当地添加了一点弥散感,对于一些需要氛围的耳塞来说是有正面效果的。

中频的厚度不算很突出,音色渲染依然是和自家大部分小尾巴产品一样控制在很少的范围内。人声的距离相对会拉开一点距离。无论是人声还是乐器,线条感比起原版的晓都要适当收一点、柔和一点。高频的信息量是足够的,泛音比较自然,极高频会滚降得相较于自家其他产品早一点。

声场大小并不算宏大,尤其是跟水解2系列对比,会在横向有一定的收缩。分离度表现良好,动态适中,瞬态良好。

破晓显然是在风格上做了一定的调节,使得它的自身风格会更加符合流行口味。单端晓、平衡晓、破晓其实是三个定位各自不同的产品。你可以理解为单端晓和平衡晓是在各自的方向上更适合一些对于功率要求较高但是周边配置(硬件音量、散热等)不是那么看重的用户,而破晓则是一个整合型产品,适合预算在这个范围但是想要一个尾巴解决大部分耳塞但要求不那么极致的用户。延续了参数党们喜爱的特性,只是未必那么极致、深挖罢了。考虑到它的售价,基本上可以说是300元附近双口小尾巴的不二之选,性价比确实是够高的。


KingTsui, from the TDS Studio.

August 2023

From the digital sound lovers, it's a TDS production.



水月雨 破晓 小尾巴解码耳放体验 - TDS 出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