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BBYWORKS Vol.1 「创刊号」模匠模玩新媒体杂志
创刊开卷
大家期盼的专栏投稿终于开放了,而且依旧是“创意满满,打破常规”的玩法。我们将电子杂志与专栏形式融合,每一期为“明星作品”提供专属杂志封面,以便大家纪念和保留。
我们把这本好玩的“电子杂志”叫做《HobbyWorks》,言简意赅,就是给大家分享各自的模型作品、模型技法、甚至是胶佬故事。考虑到稿件数以及工作量,先以不固定周期的形式呈现,
今天,第一期创刊号终于面市,欢迎大家支持!
模匠迪叔





Modeled by @小五的Haru酱
这次制作的是阿纳海姆系列的第二台,积累了之前的经验之后,这次的改造也更加大胆。过程中也整了一些花活,当然翻车也不少。这次使用的素体是万代的MG白色食人魔扎古2.0套件,它的骨架素质优异,身材比例协调,是个非常优秀的改造素体。
整体灵感思路取材于一些生物和机械相结合的各类设定,包括《异形》、《终结者》、《铁血战士》等等,以及许多网络上大佬的设定图和三维板绘,想要把这一只扎古2.0改造出更多的攻击性,暴戾与压迫感,结合人体骨骼的结构,混合一些恶魔化的特征,比如犀牛角、肆意外露的血管等等,最终做出了这台改造作品,望大佬轻喷。






头部改造基本是把整个头劈了重塑,大角用的老虎的肩刺,头型用胶板胶棒补土等做了基本轮廓,再大量使用狗社的改件完善造型和细节(偷懒),脸部一开始有点歪了只能扣掉重做成长嘴的样子…

胸部改造部分,充当琵琶骨的液压杆使用了寿屋的液压杆改件,肩部也用了寿屋的连接件替换,适当钻孔和改造。胸口肋骨使用了巴巴托斯的造型手,其余都做了适当的改造和用补品做细节的叠加。

胯部改动不大,主要是后裙甲的外甲做了一点修改,其他都保留了原始套件。
大腿没有修改,小腿继续用补品堆叠(真的很懒),目的是对出腿部线条,增加动力管和接口等细节,前面原本的单液压杆用吉姆的双液压杆替换掉了。



这次涂装为了健康环保,毅然尝试了之前没试过的丙烯喷涂,多次尝试和翻车之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喷涂作业……
表面的喷涂采用了预置阴影,为了突出污损和斑驳感,阴影分布用了一些帕金森抖动的方式增加随机性,也让阴影更有看头,另外在腿部外甲还尝试了GSW的一款纹理膏,营造出了一点粗糙和裂纹的效果,这种效果很随机,如果不打算做旧话不建议使用,翻车概率很高……


笔涂掉漆部分还是采用我个人比较熟悉和喜欢的扇形笔干扫技法,用油画用的猪鬃毛扇形笔在笔头轻微蘸取颜料在白纸上把颜料扫到几乎看不见,再在模型上轻扫。
这种方法能产生许多深深浅浅的划痕质感,会有一种饱经风霜的感觉,凌厉的线条也会有种硬朗的风格。丙烯颜料也确保如果涂得太多翻车的话可以及时用水擦除修正,总之是我个人很推荐的技法。
掉漆配色采用了S75的浅灰色和装甲深灰色做两层笔涂掉漆,面积较大的地方则用海绵掉漆法。骨架金属部分同样用了银色干扫一层。基本上整个笔涂部分就算完成了。
在完成掉漆之后感觉旧化到这步已经有挺丰富的效果了,如果后续再叠加褪色流锈等旧化技法好像会把细节淹没掉,这样反而有画蛇添足的感觉,于是决定最后用田宫旧化粉(黑色,锈铁色,银色)做粉扫突出细节,并在脚底板附近增加一层土黄色的粉扫效果就收尾了(才不是偷懒)。

总结
这次改造成功尝试了丙烯喷涂,虽然真的挺麻烦且漆面也不如油性漆,但是健康安全也很重要,两者之间必然要做出取舍,所谓多一种选择多一条路。同样依然是翻车和瑕疵接踵而至,希望下次技术能有精进吧,谢谢阅读,撒花!
PS:制作者 第一台吉姆2.0改造视频

本模型作品的视频制作链接


▼by @晓哲真心为你
非常和谐地使用细节改造零件,完成后浑然一体,整齐统一,可见功力深厚,作品从修改到涂装旧化都颇具风格。大腿部分裂纹效果堪称点睛之笔。作者希望表达的压迫感攻击性甚至恶魔的特征。也得以充分展现,自称是改造新手,实在太谦虚了。
▼by @丰满的啊妖
单单是外形就已经让敌军感到了恐惧!阿纳海姆从此停产高达,一年战争因此结束(笑)。外形除了丰富的机械细节,液压杆的点缀也恰到好处,标志性的独角也很好的延续了夏亚的意志(狗头),细腻的涂装和特殊的做旧手法让机体更加硬核真实。相对于本体,武装略显单薄,感觉少了点特殊化处理,整体来说是很优秀的作品,再接再厉!
▼by @Jade瞎玩
这台扎古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就是它的独角,作者特意用补土做出了铸铁的质感,与全身的做旧效果配合地很和谐。整个的造型在没有改变身体比例的条件下,小腿去掉外甲使用补件重新塑型,意外地觉得更有力了,琵琶骨的液压杆也很不错!做旧方面,我觉得可以让掉漆更有层次感一些,只有一层黑色和银色掉漆总觉得有点单薄。而且脚掌的掉漆有些许随意,越到最后关头越不能放松啊!
▼by @爱改造的RGM79
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同于普遍使用的增加刻线和细节的改造方式,作者在制作时却采用了不常用的减法和细节置换来达到作品的特点表现。整个作品给人一种工业写实的风格,不单单是结构的设定改造给人一种标新立异的感觉,在配色涂装的工艺上也是非常值得称赞,尤其是装甲的纹路刻画做得非常用心,作者说自己是新手,也是完全不敢相信,只能说是非常的谦虚低调了。




Modeled by @callofduty502
幻海梦花
“在那银色海面之上有一个谁编制的梦?忽然之间有朵流星划破了苍穹”破浪而行的战舰,击沉猎物后优雅离去,指挥官是否会做这样的美梦呢?一直想做个带有奇幻色彩充满张力的小海景,适逢战舰世界与碧蓝航线联动出了吾妻号的新涂装(图1),历史上神秘的B65超甲巡图纸船,就这样与幻梦中的舰影重合了起来。







海景制作

这个1/2000场景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一张战舰/碧蓝二合一的“水火无情”勋章同人画(图2),钢铁的力量感与柔美的人物、海浪相互融合,颇有刚柔并济之美。不过水平有限,水和火的灵动曲线真是不好还原,这大概就是游戏原画想掐死建模师的心理吧(笑),在此总结下经验教训抛砖引玉,期待大佬们更优秀的作品。

用泡沫搭出海浪的基础,塑料盖子做出支撑,用塑形黏土捏外飘浪花。(见图3、4)其实这一步就有些翻车,末端浪花捏的太宽了,乘风破浪变成了海啸,把3万吨大巡做出了摇一叶孤舟在巨浪中辗转的质感。。。做成上窄下宽的造型会更好些,更能表现踏浪而行的跃动感。

下一步上底色,虽然场景设定是太平洋,我还是喜欢偏深海的深蓝色调,蓝+绿+黄调出看着顺眼的蓝,浪花末端的浅色渐变用湿涂法,趁着打底的深蓝未干,把稀释的天蓝色涂在交界处,这样就能混合涂出柔和的过渡色。(见图5)
开始造水:首先是AK8002造水剂,虽然写的是啫喱状,但实际上是液体并不是膏状,只能涂在表面不能独立塑形(见图6),干之前是白色(见图7)。

干透后就形成了一层完全透明的膜(见图8),不用担心发白。之后涂AK8004太平洋蓝海景膏(见图9),先大致涂出海浪的波纹,再用面相笔戳出小波浪,不要抹的太匀,堆积的海景膏会带来立体感(见图10)。太平洋蓝海景膏干透后是半透明的海蓝色,配合之前涂的底色,既有海面的光泽感和通透感,也有海水由深到浅的颜色变化(见图11)。

有一点需要注意:浪花末端不能直接涂海景膏,因为浅底色会被深色海景膏直接覆盖,需要先用水稀释海景膏(没错,AK的海景膏是丙烯水性的,可以直接兑水)稀释后保留了光泽,也能显露出浅海底色。(见图12)
只有两层颜色显然还不够,多层叠加才能让浪花通透又逼真,天蓝加绿进一步丰富末端浪花色调(见图13)。然后该画白色浪花了,点戳出末端浪花画一层层细浪,不过说“画”用词不太准确,笔触不是拖动,而是按压与戳,这样的浪花更加不规则、更加立体。海景膏干后是白色半透明的,少量海景膏蹭一蹭就能表现水中浪花若隐若现的质感(见图14)。

下一步描绘船身浪花,先确定两侧轮廓,画出往两侧扩散的波纹(见图15),再画螺旋桨激起的尾波(见图16)。突然发现之前海面做的色差抹上海景膏后几乎看不出来了。。。天蓝色画波纹,表面再涂一层造水剂增加反光,重新增强了海面效果(见图17)。
然后是用棉花做出飞溅的浪花,对于1/2000的船,医用棉棒就够用了(见图18),用加水稀释的白乳胶固定棉花,同时还能起到固定造型的作用,相比海景膏棉花更适合表现立体的水雾效果(见图19)。

回到最初的造型问题,末端外飘浪花还是不够流动丝滑,要接着改良。用透明塑料剪出浪花扩散的形状(见图20),在塑料骨架的基础上抹透明的浪花效果膏,相比液体的造水剂,干之前是半固体啫喱状的浪花效果膏用来塑形很合适(见图20、21)。薄涂一层天蓝色再蹭一些白色海景膏,抹一层造水剂增加反光,最后再来一层透明效果膏增加立体感,一通操作后末端浪花生动多了(见图22)。
用棉花模拟一下爆炸的浓烟,依旧是稀释后的白乳胶固定外形,喷黑色,不用喷的太实,没喷到的地方模拟烟雾的渐变色,否则就成煤球了(见图23)。用黄色LED灯模拟火光,实践证明纽扣电池供电的灯泡还是不够亮。。。下次换5号电池供电更好些(见图24)。

舰船制作

使用的是1/2000的吾妻号3d打印件,甲板纹路和防空炮小细节很优秀,船体打印层纹上色后就可以遮盖住,美中不足的是主炮炮管和桅杆略粗,换铜棒效果会更好(见图25)。需要注意的是水侦拆支撑时一定要小心,尾翼比较细容易折断。参考游戏涂装喷涂主色,手涂甲板细节(见图26)。上层建筑用深灰色渍洗(见图27),毕竟是AL涂装,就不用锈棕色旧化了。

对于我这种手残,还原船首的樱花是个大挑战,初版涂成了五角星,改进最终版也比较写意(见图28)。。。本涂装的另一亮点是船首尾的重樱兽耳元素花纹(见图29、30),算是灵魂所在了,本灵魂画师只能是把最主要的纹路小心描出来,细节靠脑补啊哈哈。。。
让我们把视线转到“受害者”肯特号上,手头正好有个3d打印的试模件,反正没多少细节,用来做战损正合适,剪钳一分为二(见图31),用铜棒替换过粗的桅杆(见图32),最后用油画颜料画出中弹熏黑效果(见图33),配角就完成了。
后记
个人拙见:模型不只是业余消遣,更是能表达自我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以此场景纪念记忆中2017年夏天的那片海,也敬这些年有模型陪伴度过的岁月。技术有限制作上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欢迎大佬们不吝赐教,也感谢模匠,感谢迪叔提供了一个优秀的交流平台,谢谢大家!
PS:背景故事欢迎看一下我的番外篇视频


▼by @_Fluegel_
游戏联动涂装的超巡吾妻,属实是碧蓝航线跟战舰世界的双厨狂喜了。整个场景主次分明、波涛汹涌,颇具动势且十分飘逸;虽说是小比例,但涂装紧抓特征,表现传神,观感极佳。如果能控制好海浪厚度以及船体与海浪之间的水体过渡的话相信效果会更好。(最后再夹带一点私货——请问2000比例的吾妻如何才能获取?)
▼by @模匠迪叔
非常另类的一组场景作品,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巨型海浪的制作。而且作者也对制作过程做了很详细的介绍,喜欢做海景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整个制作涉及的信息量其实非常大,场景,灯光改造,烟雾模拟,3D、金属改件等等。虽然最终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这种不断动手去挑战,尝试的精神正是我们所提倡的。










Modeled by @Mirthrendir
身为一个多炮塔神教的爱好者,从大拖拉机到T-28、T-35,我尝试制作过不少多炮塔的坦克。这其中,T-28中型坦克以其独特的造型,相对合理的火力配置,以及实战检验过的实用性,成为我的最爱。
当初刚刚接触72比例小坦克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的制作过一次号手出品的72比例T-28中型坦克。号手的板件相对简洁,细节也有不少的省略,最终效果虽然可以接受,但还是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当我在淘宝上发现能够买到红星出品的1/72比例T-28坦克模型时,我毫不犹豫的买了一套。相比之下,红星的板件开模相对复杂不少,各种细节都有相对比较好的表现,弥补了号手上的不少遗憾。

制作介绍
素组非常简单,小炮塔底座零件和车身衔接部位有点缝隙需要补一下,每个轮子都是单独开模,粘接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粘歪。真正的战斗从上完色开始。

这次上色采取的是预置阴影的方法,先用AV黑色底漆补土整车喷涂,再用白色喷出高光位置,用AK三代中橄榄绿喷涂主色,最后又用AK三代草绿色调了些更浅的绿色来加强各个面的高光。喷完后颜色翠绿翠绿的。(图:喷漆后)这时不要慌,老老实实贴完水贴再喷一层透明半光漆,颜色就被压下来不少(图:水贴,半光后)

先用黑色来进行一次局部渍洗,突出各处细节。我习惯先进行局部渍洗,把每个面都勾勒出来,为后续作业找到比较靠谱的参照。尤其是在72比例上,实物相当小,能够清楚的判定边界会有很大帮助。(图:渍洗后)。

随后是用黄色、熟褐色等油画色来进行一遍散点褪色处理。这一步只需要注意在较亮的表面多用浅色,在较暗的表面多用深色就好,当然也要控制用量,推荐先适当稀释油画色之后,再用000号面相笔轻轻点上去,这样可以保证不会过量。(图:散点)

下面用调浅了一些的绿色主色来绘制第一层掉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全车手画掉漆,可以看到掉漆的大小、位置、形态其实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这里推荐能用多细就用多细的笔,榭得堂00000号面相笔是挺好的工具(当时我还没有)。另外这里也顺手点了一下各处铆钉上的高光。(图:掉漆123)

下一步用AV的OLD RUST颜色来画第二层掉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old rust颜色的。AK三代虽然也有类似的颜色,但是感觉太浅了,没有AV的这种厚重感,可以用AK的深锈色再兑一些消光黑来代替。(图:掉漆45)

下一步是用AK的流锈效果液点在掉漆的地方在轻轻晕开,为掉漆处增加一些锈红的色调,也顺便把流锈做了。(图:锈)
这时顺手把排气管和其他细节也都手涂了,排气管用old rust涂完主色后又调浅蓝灰色点了上去,用流锈效果液刷一层,干透后又用郡士黑色渗线液加强了一下效果。(图:排气)

然后就是雨痕和上土的环节。T-28这种履带包裹部分车体的设计,履带带上来的泥土不可避免的会堆积在中间的车体上,这里可以成为整个模型的亮点。首先调出有点暖色调的灰白色,用笔涂和喷涂涂到容易积灰,积泥的位置,为后续的工作打底,模拟第一层干燥堆积的泥土颜色。(图:泥12)
随后用石膏粉、天然土调出两三种不同的泥色,用水稀释后,用面相笔慢慢涂抹到相应位置,加石膏一是增加附着力,另外也会带来些微的纹理,能够模拟干透堆积的泥土效果。(图:泥34)
最后,希望模匠越办越好,希望能在这里看到更多大佬的优秀作品。

▼by @爱改造的RGM79
一件给人以充分享受的优秀作品,平时也是十分关注作者的作品更新。这么小的体积上总是耐心的刻画着战车的细节,东西虽小但是战车的锈迹,泥土都刻画的很是仔细,精雕细琢便是如此了吧。唯独遗憾的是这次没有看到M师傅顽皮的手指和模型的尺寸对比,采用了一角钱硬币做了替代参照物,希望下次能看到那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照片,也期待M师傅能持续给我们送出更好的作品。
▼by @模匠迪叔
72比例也是目前军模人气颇高的比例,但相较35比例,其实并不好做。大M的这款T-28中型坦克几乎给大家完整展示了整个制作上色及旧化过程,细细读来,一定会对很多刚入军模的萌新有所启发帮助。特别是在小局部的手绘斑驳掉漆及流痕制作上的介绍,有很高的的参考价值。
▼by @_Fluegel_
十分精致的72比例T-28坦克模型,多炮塔神教万岁!虽说是小比例,但是在制作、细节的处理上却毫不含糊,掉漆、流痕、泥土积尘等处理和谐,两侧中间车体上的泥土更是亮点突出,整体信息量相当丰富。(另外就是,狗毛瞩目?)









Modeled by @Otaku_迟
大家好,我是B站模玩区UP主Otaku_迟!首先热烈祝贺模匠专栏「HobbyWorks」开放,这也是给广大模玩爱好者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真心感谢模匠迪叔!
这次我给大家带来的作品是年初的「TBS群」机娘课题的作品《芽依&沃多姆荚舱》。自《高达创形者:Rise》开播一来好评不断,其中角色芽依姐姐也获得非常高的人气,万代趁热在HG系列推出了芽依的机娘拼装。不过万代机娘的口碑也是圈子内人尽皆知(笑)。
这次作品我准备把芽依机娘和其驾驶的机体沃多姆荚舱融合在一个自制小场地里,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开始制作。

制作过程

图1 假组效果
图2 整体思路
图3图4 头部整体塑形,热风机改变鬓角角度使其更动感

图5 AB补土胸部塑形
图6 利用手办头发打桩嫁接让头发更飘逸

图7.8.9 头发塑形过程


图10 上色后效果
图11图12 透明亚克力板制作剧中UI界面

图13.14.15.16 用地球仪做模具,透明亚克力制作地台
图17 完成,开始棚拍
这次制作总体工作量不大,无外乎是芽依本体的无缝头发嫁接及地台场景的制作。作品在制作上略显粗糙,并不是特别满意,希望下次制作机娘的时候吸取不足,能把作品再认真打磨一下,力求更好地呈现。
这次作品在B站也有制作过程及展示的视频,录制并制作是一个很麻烦的过程,但是因为热爱我也会继续坚持下去(虽然更新超慢)
PS:制作者视频


▼by @晓哲真心为你
两款套件结合的创意和作品搭配构图都非常巧妙,借助地球仪形状为构建六边形曲面效果的过程非常有借鉴参考价值,拍摄角度成片质量为作品加分很多。胸部与头发都进行了塑形修改,相比之下头发处略粗糙,希望有机会得以进一步完善。
▼by @湘依TRAMA混搭
模型整体造型优秀,场景制作富有创意,拍摄手法十分老练,摆拍姿势张弛有度,头发使用嫁接大法也是相对少见的、富含特色的操作。遗憾之处莫过于部分细节处理,首先,如大腿部疑似缺肉,头发混搭链接不自然;其次,也是比较重要的机娘眼部问题,眼睛视角左下视,会限制很多造型的拍摄,导致一定程度上眼神迷离、没有目标,尽量选择正视、左视、右视等操作。之后用心处理这些“关键小事”,一定能让你的作品更上一层楼!
▼by @丰满的啊妖
芽依飘逸的头发秀到我了,就想知道创作者用的是哪个牌子的洗发水(笑)。除了本体的造型调整,发型的塑造和立场护罩的制作都很用心,制作手法也很巧妙,成品色彩干净简洁,很舒服,就是漆面和细节处理还得下点功夫,整体来说是不错的作品,再接再厉!
▼by @Jade瞎玩
整体场景的氛围感很到位,喷涂的基本功也没话说,拍摄也给作品加分不少。如果给芽依打点腮红,万代的面相应该能救回来点。比较遗憾的还是头发之间用补土连接的那一段,笔刀留下的痕迹有点重了。总的来说还是一件基本功很扎实的作品,特别是扩胸这一点请以后也加大力度!!!

▼关于「HOBBYWORKS」如何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