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历史简述》(一)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发展与社会变革

2022-11-13 23:32 作者:LvXingge泽泽子-新生体  | 我要投稿

思考: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黄河和长江流域孕育了最早的华夏文明。早期国家是如何建立与发展的?在封建社会以前,国家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变革和现象?



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相传黄河和长江流域孕育了最早的文明。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是早期人类的代表。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其中黄帝的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后与炎帝联盟对周边部落进行了统一。这一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入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落结成联盟,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此时,中国境内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和阶级分化的观念。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禹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阶级分化愈加严重。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最后一任君主桀不不修德行,统治残暴,引起周边部落的反抗。400多年的夏朝最终于约公元前1600年被汤建立的商朝取代,商朝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曾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在今河南安阳)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商朝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商纣王统治残暴不仁,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公元前约1046年,武王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周朝实行分封制,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以巩固疆土。诸侯王在封地有极高的权力,但要按时入朝进贡,响应国家征战。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首都等地的人们攻进皇城,厉王逃亡。厉王出奔后,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等人共同行政,号为共和。共和十四年,周、召二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周宣王,共和时期结束。到周幽王时,朝政越发腐败。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奴隶制度,奴隶被迫为奴隶主劳动,还会被随意转让买卖甚至屠杀,几乎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夏商周时期,出现了高超的青铜工艺,大约商朝形成的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形成了等级礼仪制度,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青铜鼎
甲骨文

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与社会变化

     春秋(一般指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和战国时期(一般是指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代,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统治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各自为政,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春秋初期,有大约一百多个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了兼并战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为代表的诸侯王先后称霸,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等也先后北上称霸。各大国的争霸,使得战时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小国倍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在次过程中,诸侯国也与少数民族们长裙交往和斗争,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春秋争霸形势图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已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瓦解。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东周之后又分裂为两个部分。公元前256年,秦庄襄王先后将其吞并,历时近800年的周朝最终灭亡。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 ,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战国形势图

       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其中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大大提高了国力,逐渐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了严重威胁。

商鞅变法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有很大的发展。农业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手工业也不段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易市场,金属货币也被更多地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旧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本文为中国早期文明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内容。


本文希望能给阅读者们带来一定帮助。

本文仅供娱乐阅读或一定的参考。

本文可能会有错别字、遗漏内容或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给予纠正和留下宝贵建议。也可私信up主  LvXingge泽泽子-新生体






《中国历史简述》(一)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发展与社会变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