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比父母有福”的子女,沾了这些吉气,迟早发迹

有这么一个现实:还未成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越过越好。等我们有了孩子,成为了父母,我们就希望孩子过得比自己要好。
父母的心愿,其实很简单,一家人安安稳稳,孩子一代更比一代强。这种“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观念,要想成为现实,那是比较困难的。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超越父母。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就非凡。超越父母的孩子,不是没有,只是这些人不多,占了小部分。
从“二八法则”的角度来说,能够比父母混得好的孩子,不超过百分之二十。而比父母混得还要差的孩子,基本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其实,比父母有福气的子女,都沾了这些吉气,迟早会发财发迹。

一、受到世代“祖先福泽”的庇佑。
有一个词,我们都听过,祖先福泽。大致意思是,祖先所留下的财富、观念以及德行,都会给后代的儿孙莫大的助力。
财富,那就不用说了。有充足的家产,孩子就能拥有更高的起点,做事也比较轻松。再不济,也能安稳一生,平平淡淡一辈子。
最重要的,还是观念和德行。祖先有什么观念,家族就有什么思想。在家族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子孙就会走向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祖先传下来积极的观念,孩子也会活得积极。反之,就活得消极了。
至于德行,其实跟观念一样,都是庇护子孙后代的。要知道,遇到祸事的时候,子孙竟然可以刚好躲过,或者刚好过关,这都跟“祖先德行”有关。
不错的德行,可以让三代人受益。低劣的德行,至少连累三代人。

二、拥有“遇强则更强”的能力。
有一种人,那是不可忽视的,拥有“遇强则更强”的能力的人。
看到强者,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卑,或者快速远离,根本不敢跟别人对线,也不敢跟别人接触,缺少了一定的勇气。
唯有一小部分志存高远的人,他们并不怕什么强者,也不会因为自己身份卑微而自卑。因为他们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到处巡视。看到秦始皇的车辇,项羽淡然地说“彼可取而代之”,另一旁的刘邦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
就是这两个人,最后消灭了秦朝,成为威震天下的人物。一个落魄贵族,一个街边小混混,为什么能有如此成就呢?因为他们都有“遇强则更强”的能力。
有些事儿本就艰难,未必就无法完成。既然有希望,那就一直坚持下去。我想,只要时机一到,人们终究会有“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三、能力,匹配得上自己的“野心”。
现实中有句话:“能力匹配不上野心。”
一个人有能力,这是他的优势。只不过,他的能力无法匹配自己的野心,那他就算智商和情商再高,也没有用。
比如赚钱。他的能力,可以赚一万元一个月,但他的野心是月入十万。如此,他就算劳碌一生,也无法实现愿想,更不可能实现巨大的层次跨越。
为什么呢?因为人心不足蛇吞象。目标定太高了,吃亏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普通人要想有所成就,第一步,就是要制定可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达不到的目标。
有一位长跑运动员,他说过,自己之所以能够跑完40公里,就是因为他把每5公里,当作一个目标。等这些小目标都实现了,大目标就完成了。
孩子要想活得比父母好,那他既需要有野心,也需要有匹配野心的实力。哪怕实力暂时不够,也可以循序渐进,终有成就。

四、所走的每一步,都“如有神助”。
你跟他都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你失败了,而他成功了呢?因为你缺乏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如有神助”。
所谓的如有神助,就是人们“顺利过关”的意思。大家的实力差不多,那比拼的,就是“过关”的运气和能力了。
这运气,我们可以理解为“运势”。绝大多数人的运势,都特别平常,没啥突出的地方。但总有一些人的运势,延绵不绝,胜人一筹。
条件好,而运势差的人,等于一辆硬件不错的轿车,在山路上行驶,无法体现他的优势。反之,条件一般,而运势好的人,等于一辆普通的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激发了他的潜力,让他成为了黑马。
这所谓的“运势”,究竟会不会来到子孙后代的身边 ,就要看他们的命,以及老天的意思了。
既然我们不知道天意,那我们就只能做好自己。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