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华青玉谈诗词】方言、口语的运用

方言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中国的方言也是多种多样。
就我们这,过一个村换一种方言。。。虽然大同小异哈。。。
大多数的方言都是从古汉语发展过来的,所以有些南方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代表性的便是客家话。
众所周知,方言中会有很多奇怪的词汇。。。
比如我们这里的“白娘糖”,别馋了,不是吃的,它的意思其实指的是整天与妈妈寸步不离,离开一下就哭,好像糖一样的那种人。。。
那么诗词里,未尝不能把这些运用进来呢?

很久以前,古人就指出,押韵不必尽有出处,但是不可自行杜撰。
那么我们可以借鉴出来呀,它说押韵,那我其他地方也可以的呀!
所以哈,虽然可以这么用,但是别造字或者强行谐音搞来啊!

我们先来看看例子: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这首词大家应该都知道。
重点是“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这个“伤心”,不能理解成难过,悲伤这类意思。
而是一种四川方言,意思是“非常”。
要知道李白在四川生活过很久呢!
还有: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重点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两个“会”哈。
这个其实是唐朝人的一种口语,可以用来表示发端用。
那么我们何尝不能把自己方言、口语运用到自己的诗词中来呢?

这样就会使你的诗词更加具有地域性,但是口语在诗中还是要少用,大多都是用在词,歌行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