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朝阳区科协带领院士专家再次走进玻色量子,共下量子计算“先手棋”

2022-07-21 15:27 作者:五彩斑斓的玻色量子  | 我要投稿

7月19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工程师学会承办的“朝阳区科协院士专家进企业”活动在玻色量子公司成功举办。北京市朝阳区科技协作中心副主任蔡柏生担任主持人。区科协副主席玉红和受邀三位专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曹良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臧大伟出席会议,玻色量子创始人&CEO文凯、玻色量子首席科学家王川、玻色量子CTO魏海等参会。


会议现场


自2021年6月,北京玻色量子科学技术协会正式获批成立。一年来,玻色量子为了提高企业在光量子计算与相干量子计算的整体科研实力,不断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产学研用并进,高效增强企业的科技实力。


在技术研发上,2021年8月9日,玻色量子与普天电子城孵化器联合搭建完成朝阳区首个高水平的量子实验中心示范平台实验室,并组建了一支在光量子领域数十载,可比肩国际顶尖水平的专家精英团队,致力于研制相干量子计算硬件产品——天工量子大脑。


在应用场景落地上玻色量子已经与光大科技联合发布“量子计算+金融”量子计算量化策略平台,并在新药研发、军工、交通等多个领域完成了突破性进展,稳步迈向0到1的量子计算实用化。


在产业生态建设上,玻色量子已与清华大学、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光大科技、国防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十余所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知名企业达成学术研究及产业化的合作,共建技术平台,协同创新,于一年时间内完成数十项量子计算相关专利布局。


会上,玻色量子创始人&CEO文凯就公司在光量子与相干量子计算(CIM)路线上的发展历程、技术成果、产品方案、应用落地等方面情况做了深入全面的详细介绍。文凯说道:“2021年,CIM在实验上已实现超过10万自旋伊辛模型的计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商业优势。光量子是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破局NISQ(含噪声的中等规模量子计算)时代的首选技术路线。它具有高速操作、稳定室温运行、全连接、工程化成熟等四大优越性。”


出席会议的一众专家与科协领导对于玻色量子一年多以来的飞速发展给予高度的赞扬与肯定。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玉红对中科院和玻色量子在量子领域研究水平居于国际前列感到欣慰。她希望科研院所能够更多支持高成长型企业,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突破更多“卡脖子”核心技术,在助力科技创新和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面对各行各业在未来场景下对算力的高度需求,玻色量子将不断强化自身在光量子计算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持续专注于可扩展、可编程的光量子计算平台的研发和产业落地,进一步强化与各级科协及产学研用机构的合作,建立上下游生态链和产业链,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赢。


参会嘉宾: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曹良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臧大伟、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玉红、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杨艺、北京市朝阳区科技协作中心副主任蔡柏生、北京市朝阳区科技协作中心九级职员吉雅军、北京市朝阳区科技协作中心九级职员王小文,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企业服务部副部长王妮娜、玻色量子创始人&CEO文凯、玻色量子首席科学家王川、玻色量子CTO魏海、玻色量子战略发展总监陈亮。



朝阳区科协带领院士专家再次走进玻色量子,共下量子计算“先手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