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翻译自用】逻辑学·导论·逻辑的普遍概念(2)

2023-06-23 16:35 作者:济南学润班Official  | 我要投稿

         作者:灵均

对旧形而上学(不可知论)的批判(作者注)

在这方面,老式的形而上学比现在习以为常的庸见要更高明一些。它所预设的原则是,只有通过对事物的思维并且能够为思维所认识到的东西才是事物中真实的,这也就意味着,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从事物的直接性那里找到的,而是必须先使事物上升到思维的层面,使事物被思考到。这种形而上学表达了一种态度,思维和思维的规定并不外在于对象,而恰恰就是对象的本质。或者说,思维着的事物(things)和思维(thinking)具有自在自为的同一性(在我们的语言中也表现出了这两者之间这种紧密联系),这就意味着,思维的内在确证和事物的真正本性,完全是一个而且是同一个内容。

知性的反思已经牢牢捆缚住了哲学。我们必须确切地知道,这个屡屡被当作口号来使用的说法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倾向于一种庸常的知性活动,那就是抽象进而作出分离,这种活动仍旧陷于一种(心物二元的)分离之中。这种知性活动还是以一种庸常的一般意义上的方式来行动着,它反对理性,仍旧采信真理存在于感性现实性这种落后观点,认为思维仅仅是思维,只有感性直觉能够给予思维以充实和确证。在这种理解之下的理性,也不过就是一种高悬在事实之上的,自在自为的存在,它的功能仅仅是给出一些主观分析。这种对理性的自我阉割,使得真理的概念被丧失掉,理性仅仅能够得知主观性的真相,仅仅能够认识表象,而无法道出现实的本性。知识也就堕落为意见。

扬弃不可知论,讨论知性的局限(作者注)

认识活动所走的这个路径,虽然看上去是迷失和倒退,然而在这个基础上,却有一些更深刻的东西。理性就是从这里迈入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一个称得上是现代哲学的层面。必须要考察到现在被广泛接受的这个概念的基础,那就是说,要洞察到知性规定和知性本身之间的必要冲突。这里被提及到的这种知性反思,是通过把事物进行规定和拆分的方式,实现对具体直接的事物的超越。但是这种反思,必须同样地要超越它所设立出来的这种分裂规定,然后把他们组合起来。规定性之间的冲突,恰好会在组合的这个点爆发出来。这种具有反思活动,单就其本身来说,就是理性的能力,从这种规定性上升进而洞察到其内部的不协调,就进入真正的理性概念这一点来说,便是具有伟大的否定性的一步。但是,当这个洞见没有被彻底贯彻下去的时候,它就容易跌入一种错误的构思之中,会认为理性是自我矛盾的东西,而没法意识到,矛盾恰恰意味着理性能够高于知性的种种局限,意味着理性能够消解这些局限。在这一点上来说,知性就没法迈出让自己抵达顶峰的那一步,因而知识就从对规定性的不满意,逃到了感性实存之中,企图从这里找到稳固和一致。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知识它自己都承认它仅仅是对于表象的分析,所以对于这种知识的不满足是公认的,但是它同时又预设了一个观点:尽管,我们无法获得对于事物本身的认识,但无论如何,我们在表象层面还是能够获得一些正确的知识。这就仿佛是在说,差别仅仅是在认识的材料之中,而作为材料的一种,物自体并不能进入知识的视域之中,而表象则可以。这就仿佛赋予某个人一种洞见,他只能看到什么是错误的而无法得出什么是正确的。这种说法实在是很荒谬的,更荒谬的是,一个认识说自己是正确的,却不能知晓它的认识对象自在的样子。

【翻译自用】逻辑学·导论·逻辑的普遍概念(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