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爆炸性武器
前语
明代的爆炸性火器已经相当发达,具体有两大类,一类就是地雷,品种繁多,有石头雷、陶瓷雷、生铁雷等数十种;另一类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龙王炮和混江龙等兵器。根据大量的史实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和使用"两雷"的国家。
一、水底雷
水底雷是最古老的水雷,是现代水雷的鼻祖,它是由中国古代军事家发明。水底雷是最早的人工控制、机械击发的锚雷,其构造和布设方法非常巧妙。根据1558年明朝人唐顺之编纂的《武编》一书中介绍它是用木箱作雷壳,木箱里装有黑火药,再用油灰粘缝使其密封,因此海水不能进入。水底雷的击发装置是一根长绳索,由人拉火引爆。水底雷一直沉入海底,当敌船经过时由人拉动长绳索,这时黑火药爆炸产生的威力能炸沉敌船。明朝嘉靖年间中国东南沿海经常有倭寇船只侵袭,为了对付海盗的入侵明朝水师用水底雷打击当时侵扰中国沿海的倭寇。

二、水底龙王炮
水底龙王炮”是一种古老的水雷,它是由中国古代军事家发明,出现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漂雷,是近代漂雷的鼻祖。明朝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施永图所著的《心略》一书中的《心略武备火攻卷》就记载这种用香作为定时引信的原始漂雷的相关资料,它的构造是用牛尿泡(即牛的膀胱)做雷壳以保持水密,内装黑火药,以香点火作引信,这就起到延时引爆的作用。牛尿泡联接在浮于水面的木板和雁翅下面,用雁翅管和羊肠给香火通气,无论木板随波浪上下水也不能灌入,能保证香能正常燃烧。牛尿泡下面坠有一定重量的石块,使得它受力平衡并保持重心稳定,以保持漂流时的平稳,不至翻覆失效。
根据《心略》记载这种武器在使用时量贼舟泊处入水浅深,将重石坠之并黑夜顺流放下,香到火发时炮从水底击起,致使船底粉碎、水卜贼沉,可坐而擒也。可以看出这种水中武器的引信是根据到达敌人舰船酌距离和水流的速度来确定香的长短,进而预定爆炸的时间。它利用水流作为推动力,当接近放船底时香到火发,炮从水底击起,出其不意地从水下轰击敌舰。明朝嘉靖年间中国东南沿海经常有倭寇船只侵袭。为了对付海盗的入侵明朝水师也会用水底龙王炮打击当时侵扰中国沿海的倭寇。

三、混江龙
混江龙是古代的一种武器,漆固皮囊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明朝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一种叫做混江龙的触发水雷,它的雷体用涂漆皮的皮囊包裹,在皮囊中悬吊有火石和火镰。控制击发的索引机布设在水面上,索引机上有像雁翅一样的装置。当敌船碰到敷设的索引机时火镰就下坠碰击火石,发出火星引燃火药,从而引起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