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曹操第一谋士:其若不死,卧龙不出

2023-01-16 08:29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要问三国里谁是最聪明的人?

我的答案是郭嘉。

坊间有传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足见郭嘉的影响力之大。

编辑

曹操赤壁之败之后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曹操如此感慨,说明郭嘉的存在,对于统一天下至关重要。

郭嘉,出身于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

曹操和郭嘉讨论了天下大事后,十分欣赏郭嘉的才能。他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

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的军事参谋—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那郭嘉有哪些奇谋呢?本文从如下四个方面来介绍。

1.建议软禁刘备

当时刘备因为吕布偷袭徐州,导致刘备无处可去,只好投降曹操。而曹操也想染指徐州,故而收留刘备,毕竟刘备之前是徐州牧。

编辑

刘备

而郭嘉认为刘备非池中之物,总有一天会飞龙在天,成为大患。况且手下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大将,也就是说刘备的班底是不差的,就是缺乏机会而已。

不过曹操认为软禁刘备不够仁慈。而刘备也感觉到危险,很快脱离曹操投靠刘表,后来经过三顾草庐,成就自己一番事业。

2.水攻吕布

在曹操跟吕布之间为了争夺徐州的战争中,曹操大军被困于下邳,士兵久攻不下,伤亡巨大,面对这种局面,曹操犹豫不决。

郭嘉过来向曹操进言献策,他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计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决堤水淹下邳,果然于同年月攻克下邳,擒杀吕布。

3.一语坚决战心

曹操与袁绍的矛盾越来越公开化了。

编辑

在官渡之战之前,曹操最担心的就是一旦与袁绍开战,就怕江东的孙策从背后偷袭。孙策号称“小霸王”,具有乃父风范,军事能力特别强,野心比较大。手下笼络众多人才,大有问鼎天下的志向。

不过郭嘉却认为,孙策为人豪迈、放荡不羁、自视甚高,经过一个人出游,等于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不久就会死于非命。

果然孙策死于许贡门客之手。江东偷袭许昌、劫持天子的威胁没有了,曹操放心跟袁绍决战。

4.十胜十败对比曹袁

袁绍占领冀州、幽州等地方,手下有颜良、文丑这样的武将,还有许攸、审配、郭图、田丰这样的谋臣,兵精粮足。甚至曹操阵营里面很多人都跟袁绍暗通款曲。

曹操地盘少,实力弱,而曹操处于四战之地,要防备的地方比较多。比如刘表、孙策、马腾、韩遂等人。

郭嘉提出了,曹操十条必胜的条件,袁绍十条必败。把袁绍跟曹操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对比,对于曹操战胜袁绍起到很大的作用。

编辑

果然在官渡之战里,袁绍因为许攸的背叛,乌巢粮草被烧掉而大败亏输。

袁绍在官渡失败了,同时袁绍也因为疾病死掉了。而袁绍三子之间矛盾重重。虽然曹操在官渡赢了,但是袁家还占据冀州、幽州,实力还是很强。

郭嘉建议要以退为进,让这两个弟兄互相残杀,省得把他们逼紧了,导致联手起来,到时候就麻烦了。果然袁谭、袁熙、袁尚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而曹操出兵之后就很快统一了北方。

5.遗计定辽东,人事巧安排,遗言论司马

郭嘉疾病缠身,命不久矣。

郭嘉给曹操的一封信说:主公现今河北初定,袁熙、袁尚兄弟逃入乌桓。如果你派兵急攻,双方抱团取暖。而辽东公孙康害怕袁家吞并,此时袁家兄弟相投,公孙康必然疑惑,久了必然矛盾爆发,彼此之间发生冲突。

果然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最后公孙康将袁熙、袁尚的头送到曹操那里。

编辑

曹操对郭嘉特别信任,为此他在临终时建议曹操人士,内政文荀彧或钟繇,外政文荀攸和程昱。郭嘉推荐的人在曹操后来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郭嘉在临死之前还有对司马懿评价。认为司马懿此人用心之深远,臣所不及,臣原本以为尚可压制他数年,不能让他为汉室、为孙刘所用,主公弱势不能收为已用,则杀之。可见郭嘉看人看得透彻。曹操后来一直防备司马懿。

曹操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


三国曹操第一谋士:其若不死,卧龙不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