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插槽还能有两种PCB尺寸?阅U无数第1期(创刊号)
今天有人问这两个CPU是啥。我一开始心想这还用看吗(罗老师语气),左面是603,右面是423,有眼睛都能看出来。

后来发现好像哪里不对,就去CW上面看了一下。结果发现两个都是603。


不言而喻。PGA603有同一插槽有两种PCB尺寸的现象,图上这俩U甚至是同一代Netburst至强。图是随便找的,不一定是第一张图里的原型号,原型号找不到的,至多找到可能是哪几代Netburst至强,因为603/604 CPU的型号都写在背面。

另外,如图,PGA423的正面除了连接上层PCB外,是没有任何元器件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不要像我一样掉坑里了。
(你好短啊)

本来本期的阅U无数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盲点。
刚才CW的第一张图,是一颗ES的CPU,QDF=QYP5。同时代sSpec第三位才到5(CW第二张图,sSpec=SL5Z8),这个QDF第二位都到Y了。于是终于有力地(不见棺材)证明了(不掉泪):
QDF第二位的作用不等同于sSpec的第三位(区分年代)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逻辑通顺。一桩悬案从此了结。
我之前一直以为二者作用相同。最早是纠正我的是yuuki,他当时提出的证据是某个特定QDF号段(这个号段正好是QDF*,神巧合啊)出现了大量重要型号,而这些重要型号不是都在同一年代出现。而且他还告诉我QDF是会重复的,有同一QDF指向多个CPU型号的案例(同样出自刚才所述的号段)。
先补充一下:sSpec的规律是比较明确的。第一位恒为S;第二位在早年间是L,但是在IVB时代,第三位的命名空间用完了,所以改为R,同时第三位归零(IVB的sSpec开头多为SR0);第三位区分年代,以0-9 A-Z的顺序递推(注意年代不等同于代别);剩余两位大致是按照发布时间和产品线递进。
我猜(事后)测(诸葛亮)QDF的编号重复,是QDF命名空间比sSpec小(sSpec的第1~2位和QDF的第1位都是固定的,可变的都是后三位,但是sSpec扩展过一次命名空间),而ES版CPU型号一定比正式版多(这个有待验证)所导致的必然现象。当然啦,并不确定。
(其实8月初我还不知道QDF会重复的时候,也曾亲自发现一例QDF重复,当时我还十分震惊,现在想想真是少见多怪。)

今天反思了很久。
我以前下这个结论的时候,为什么那么的理所应当、顺其自然。ES明明是自己不太了解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多收集些证据。(相比之下sSpec规律的证据就很多了,基本能支撑结论。)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学术不端啊。
我地处穷乡僻壤,自然孤陋寡闻,对于ES型号,见过的实物也甚少,因此判断纰漏次数之多甚至大于确论(真的),实属难免,请各位海涵。如果日后又出现了因为我孤陋寡闻而出现的错误,我现在在此提前向你们所有人道歉。对不起。我是废物。

好了,本期阅U无数就到这里。不定期更新,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文字内容均为原创,本期图片内容均为转载,当然日后的更新也可能出现我自己拍的实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