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对北京地铁的一些印象(个人向)

2023-08-25 03:24 作者:兰书同学  | 我要投稿

作者:兰书同学

    大家好这里是兰书同学,一名家住北京朝阳区和海淀区交界处,开学高二的学生。

    虽然北京不是本人的家乡,但是我自从出生以来一直在北京居住,自从记事起十几年来,所处环境也算是曾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刚刚开始了解地铁相关知识的铁路萌新,我将会在接下来这篇简短的文字中叙述一下我印象中的北京地铁。目的就是,向浏览这篇文章的人分享我的一些故事和生活片段,以及我记忆中北京地铁的些许往事,顺便表达一下我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的赞赏感谢吧。


01 幼时印象

    因为我从小就对地理感兴趣,记性也还算不错,便从几岁时就用心留意过北京地铁。我对北京地铁的初印象,主要是来自旅游宣传单

    不知道同志们还有没有印象,北京的各大景点在10年代初有一种鼠标垫大小的宣传单很泛滥,一张薄纸片,上面一般花花绿绿地印有景区介绍以及旅游团费用之类的信息,背面一般会印有一张北京地铁线路图(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如果我记忆模糊大家可以补充)。现在这种东西好像已经很少了。当时家里经常有客人亲戚来北京,时不时就会收到这些宣传单,我当时就对宣传单背面的线路图很感兴趣。

    我的初印象中,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八通线、13号线、4号线、5号线、首都机场线、10号线都已经全线贯通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地铁线路图上两个完整的大圈),8号线已经修好了从北土城到回龙观东大街这一段。

    但是最近我复盘了一下,发现了一些记忆中混乱的点。10号线全程贯通是在2013年5月,这个时候很多我印象中没有的线路已经修好了,比如房山线、9号线、15号线东段、亦庄线、昌平线、6号线等,而且当时8号线南部至少修到了鼓楼大街而不是北土城。排除掉我印象中“10号线是一个环”混淆了的可能性,有可能是这些新线路我当时单纯只是没记住。那么这么推测,我对京铁初印象应该是在2013年左右,当年我6岁,应该有一些记忆了。

    本人是07年上半年生人,在1岁左右赶上了奥运盛会,我一点印象也没有,所以8、10、首都机场线开通就更没印象了。我也曾经问过我父亲,他说他当时在90年代末来北京,就已经有1和2号线了。再往前关于京铁的记忆,我们家任何人都不知道。


02 童年回忆

    后面三五年的时间,我的京铁的印象整体上逐渐清晰。每一次收到的旅游宣传单上又会新增一些没有见过的路线和没有去过的站名,这让我经常觉得很好奇很兴奋。比如我记得特别清楚14号线的分段运营(金台路-善各庄,以及张郭庄-西局),这肯定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童年时期(2014)就分段运营,直到我将要上高中时(2021)才贯通,这里浅浅赞叹一下14的鸽能力。另外一些关键细节,比如7号线最开始双井暂缓开通,老六通运门从最开始就一直暂缓到现在等,我都多少有些印象。

    我经常在自己家墙上挂的大地图上“乱涂乱画”——创造一些新的线路。我记忆中很深刻的就是我创造了一个沿着G6京藏高速从德胜门一路向北的线路,还觉得很有成就感。可惜,大地图早在大约七八年前就扔掉了。但有趣的是,如今即将成年的我依旧喜欢在业余时间拿张地图“乱涂乱画”,这种习惯和成就感已经陪伴了我⑩年了。

    另一件事,是在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与班里最好的同学玩“模拟运营”。简单来说就是让自己化身为一辆列车,把校园中一些标志物当做站点,沿着特定的“轨道”来回奔波。我记得很清楚,当时15号线刚刚通到我家门口,这也标志着15号线现有路段的全线贯通。我当时就突发奇想,在校园中构建了一个15号线,比如说什么教学楼门口是北沙滩站之类的,当时觉得很有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家门口15号线北沙滩站建设时我的印象。在北沙滩站附近有一个G6京藏高速上的北沙滩桥,桥西是海淀区,桥东是朝阳区,我家就住在桥东。当时北沙滩站是在桥西建设,在桥西的清华东路上开凿了一个大口子,占据了整个路面。当时导致清华东路双侧车道都向两侧偏移很长一段距离,我记得很清楚北沙滩桥西公交站自西向东方向向北平移了很远,设了一个很窄小的临时站点。我当时经常随着家长一起,隔着高大的围墙从缝里眯着眼看里面的建设情况,具体看到什么我不记得了,就是感觉很壮观。后来过了大概两年(复盘后,发现准确说是2014年年底,当时我在上二年级,和记忆对上了),北沙滩站修好了,15号线贯通了,原来偏移的道路恢复了,我家附近开始进入地铁时代了。有些悲伤的是,将近十年过去了,北京地铁日新月异,很多原来的普通站点都变成了换乘站,可是北沙滩站一直都是这样的平凡,15号线又不能西延,导致我出门向南向北向西都不太方便。听说19号线要来了,但又可能来不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如来吗,悲),在这里狠狠期待一下吧。

    我好像自从小时候就开始对坐地铁的过程以及列车情况不太敏感,导致现在刚混迹铁路圈对列车情况等较内行的知识不太感冒。我印象中几乎没有童年坐地铁的经历,比较深刻的就是坐过几次老十三,是几乎全程地上段,看看风景很自在。其他主要线路我肯定都做过。还有一个比较神奇的是,可能在10年左右老妈带着我坐地铁10号线,那次是我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坐地铁遇到故障,当时列车停了一小阵子才继续开。我当时还问我妈:“会不会是地底下的鼹鼠打了个洞到铁轨上,导致铁轨被破坏了就开不了了?”这么逆天的问题,我真不知道我妈当时怎么回答的。


03 懵懂少年

    从小学后半段开始(大概2017年之后)一直到初三左右(大约2022年),我因为学业和生活繁忙,对地铁的关注开始逐渐减少。这期间和地铁有关的事情,大多是与学习有关。

    比如曾在15号线关庄站附近上课,便对这一站印象很深,只不过从那之后几乎没有去过那里。

    还有就是在10和13号线知春路站附近也上过课,记得知春路站13号线和10号线天地换乘比较麻烦,还有13号线知春路站是跨着知春路上建的,桥洞很矮(但是有一说一,这站其实是地面站,不算高架)。13号线北侧出口A口和南侧B口之间的小天桥又窄又脏,栏杆上全是小广告。另外,当时京张老铁路还没拆呢,隔着栏杆外的围墙就是铁轨,而现在已经没了。

    还有就是4和10的海淀黄庄站和4的中关村站,不过好像现在没啥印象了。

    至于这期间开通的16号线、亦庄T1线、S1线、一八贯通、房九跨线等,我几乎一点印象也没有。

04 近年青春

    再次关注起来北京地铁,便是在初三和升入高中之后(2022年以后),主要还是在最近半年。虽然学习压力变大了,但是短时间内没有了考学压力,也逐渐有了一些新的爱好、或者捡起来之前放下的一些东西。

    最开始我喜欢探索一些新线路,关注一些线路开通的消息。比如体验挤牙膏的16号线玉渊潭东门站到木樨地神奇站距、2023年还差两站到终点,体验坐10号线一圈发现工作日非高峰期几乎全程没有空座位、亲测105分钟一圈,体验坐13号线西直门-东直门大约50分钟等等,感觉自己也乐在其中。

    后来,我今年年初正式开始用B站(是的,我07年的我16岁才开始用B站),逐渐接触到了B站上一些很热爱地铁的UP,也看到很多他们分享的知识和有趣的作品,感觉到了一些激动和热情,便开始关注地铁的讯息。于是,今年暑假,我空闲时间至少一半都投入到了对地铁的追随中,去了解一些知识或是实地考察。在这期间拍摄了13号线的两期视频,跟随13号线骑行70km。这两天还首次去亦庄坐体验亦庄线和17号线。去通州体验了一下6号线和八通线等等。

    显然,因为我刚入坑,而且可能一些兴趣点跟其他UP主不太一样,所以了解到知识也许非常少,经验也很贫瘠。未来时间,学业和生活都有很多挑战,不过我相信我会将业余时间分配一些给我热爱的地铁,去探寻北京城更多的地铁印象

悲,本来想找一找有没有之前的照片的,可惜没有,就放一些近期拍的凑活一下吧↓

北京地铁13号线列车,拍摄于北京市海淀区荷清路
北京地铁5号线列车,拍摄于北京市朝阳区立水桥站


北京地铁17号线列车车厢内部,拍摄于北京市通州区
北京地铁6号线通州北关站出口外,拍摄于北京市通州区盐滩路
北京地铁1号线(八通线)车厢内显示屏,拍摄于北京市通州区

UP的往期视频传送链接↓  感谢支持!

【北京亦庄地铁之旅——17号线与亦庄线的奇妙邂逅】

【北京地铁13号线纪念视频(下)——亮黄精灵篇】

【北京地铁13号线纪念视频(上)——方寸站台篇】


THE END  祝您生活愉快~

2023.8.25 兰书同学亲笔

我对北京地铁的一些印象(个人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