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三年致残率75%,滑膜炎是罪魁祸首!
类风湿关节炎(RA)是风湿免疫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根据2009年我国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28%,目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约500万,且女性患者为男性的2-3倍。
类风湿关节炎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出现滑膜、软骨与骨质破坏,进而发展为关节畸形,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导致肢体残疾。据了解,未经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两年致残率达50%,三年致残率高达75%。
什么是滑膜?其功能是什么?
“滑膜”,顾名思义,就是起到润滑作用的保护膜,它作为人体一种疏松的结缔组织包裹在我们的关节骨头的外部,它含有丰富的微血管,具有制造和调节滑液的功能,为咱们全身的每个关节提供营养物质。就像正常运转的机器,在经过长期的运行操作下,需要润滑液的滋养才能让机器长久地运作下去,人体亦是如此。因此,健康的滑膜是我们正常活动,避免骨性关节炎类疾病发生的条件之一。正常的关节滑膜为1~3层。
类风湿关节炎发展过程中“滑膜”扮演的角色
1
炎症刺激滑膜发炎
关节内的滑膜受到自身免疫反应的攻击,开始出现炎症反应,如肿胀、疼痛、僵硬等。
可逆关节变形
当X片表现出滑膜炎,没有明显的关节软骨、骨实质破坏,关节间隙基本正常;
滑膜炎有时候会出现关节囊肿,局部比较大量的液体积聚在滑膜和关节囊之间,质地很软,导致关节外观变形;
这两种关节变形,经过有效治疗之后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前提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效,并且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2
滑膜增生增厚阶段
随着类风湿患者病情的发展,无菌性炎症不断堆积在关节滑膜处,滑膜变得肥厚(增生增厚),可有7~8层,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浸润到软骨或软骨下骨质,绒毛又名血管翳(是造成关节破坏、畸形的病理基础)。
3
滑膜病变诱发的受限
增厚的滑膜组织导致滑膜调节滑膜液功能障碍,出现滑膜液代谢不出去而出现聚集,影像学报告可见滑膜积液,表现的症状就是疼痛、肿胀。关节代谢产物和炎症物质同时不能及时代谢出去,出现淤积,长时间可以侵蚀软骨下骨,也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患者出现关节活动障碍,行动困难。
4
滑膜病变导致关节变形等
滑膜增生增厚→软骨组织黏连、钙化→微循环障碍→关节腔内的代谢产物和炎性物质排出不去→加速局部关节病变进入恶性循环状态。久而久之,关节长期得不到营养,犹如沙漠里的一颗树一样,最终枯竭,关节骨质融合,关节变形残疾。
5
滑膜病变导致患者药效欠佳
滑膜增生增厚,微循环不畅,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直服用中药、西药治疗欠佳的主要原因。
如何避免关节畸形?
01
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了类风湿关节炎之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坚持健康规律的饮食与休息。保持正常的体型,避免关节受寒、受潮等。
02
适当进行运动
适当的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稳定关节,防止关节畸形,减轻关节疼痛,最大限度地保持关节功能。运动方式和类型,应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03
早发现、早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发展迅速,想要避免关节畸形与残疾,最好的方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
类风湿发病三个月内关节软骨就可能受损,越早治疗,越能防止关节的破坏,将疾病活动降至最低限度。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