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大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考博难度解析、参考书、考博真题
一、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为:2019年12月20日-2020年2月15日
准考证下载时间:2020年3月17日-20日
初试时间:2020年3月21-22日
复试时间为2020年4月中旬(一般都是在4月18日-23日左右)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考试和复试时间推迟
初试考核时间:2020年6月1日至6月6日
外语考核时间:2020年6月9日上午
复试考核时间:2020年6月16日
二、专业及考试科目
0602Z6-中国近现代史
初试考试科目: ①中国通史②中国近代史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 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
2020年之前人大历史学院都是普通招考(考试制)形式招生。
注: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考试内容有所变化
1.报考材料考核,100分。学院对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进行审查,重点考核学习成绩、外语水平、荣誉奖励、研究经历及科研成果,根据《报考材料审核评分细则》计算报考材料考核成绩。
2.专业课考核调整为研究计划考核,100分。考生提交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研究兴趣、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及其后工作期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攻读博士期间拟研究的问题和具体研究设想。考生自由撰写,字数以8000-10000字为宜。
3.外语水平考核,100分。远程在线闭卷考试,包含专业外语考核内容,考试时长为30分钟。
三、博导简介



四、招生人数
2020年历史学院共招收36名博士生,其中硕博连读11人,普通招考25人;
2019年历史学院不算硕博连读总共招收20人;
2018年共计招收了33名博士,与2016年(35人)2017年(34人)的招生人数基本持平。总招生人数中,对外招考占22人,硕博连读占11人。
2020年普通招考:中国近现代史 招收9人
2019年普通招考:中国近现代史 招收6人
五、复试分数线
2020年历史学院博士生复试参考分数线:
报名材料:60分;研究计划:60分;外语:60;总分210分
2019年历史学院博士生复试参考分数线:
(一)中国史、世界史
外语:52分,专业一:60分,专业二:60分,总分190分
六、复试内容
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复试内容有两项,总分200分,具体如下:
1、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面试(满分50分,其中听力20分,口语30分)。
2、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
3、硕士学位跨一级学科的,须加强专业基础知识考核,并入面试中进行。
2020年疫情原因复试线上面试,跟往年有所不同,由于提前已经把材料都提交了,复试无需在提交。2021年若没有疫情影响,20年的流程不具备参考价值。可以参考2019年的流程。
2019年复试内容: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90分为及格)
采取口试的形式,内容包括:
(1)专业基础知识(60分);
(2)学位论文及已发表成果(40分);
(3)科研设想及研究计划(30分);
(4)表达与思维能力(20分)。
2、外语复试(满分50分,30分为及格) 其中听力20分,口语30分。
七、推荐部分参考书
《中国通史》,白寿彝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化历程》(三册),虞和平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下册),武力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华民国史》,张宪文等,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第2版)(上、下册)王桧林、郭大钧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李侃等、李时岳

八、部分年份考博真题
2004年
中国近代史
一、试述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0分)
二、评道光皇帝
三、太平天国经济政策试评(30分)
中国通史(以下三题中第一、第二题任选一题,第三题为必答题)
一、任举一例,说明重大考古成果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推动作用(50分)
二、举例说明变法运动打破旧制、社会进步的历史贡献(50分)
三、试论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50分)
2005年
中国近代史
一、论道光皇帝(30分)
二、试评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经营模式(30分)
三、试评析清末“立宪运动”(40分)
中国通史(共三题,任选两题,每题50分)
一、试论战国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二、试论唐朝的历史地位
三、试评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