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散步:家乡的人和田野一样寂寞
吃完晚饭,陪奶奶走了十几分钟,前往小爷爷小奶奶家转转,顺便拿去两只鸡好以后孵蛋。
此地名为黄泥岗,是爷爷奶奶以前的家,也是父辈们长大的地方。奶奶说上四周转转去,走出小爷爷家,前方正是一片旷野。奶奶指给我说,以前这里全是良田,现在竟这样荒废。
在附近绕了一圈,碰到正在吃饭的各家亲戚、邻里,一一寒暄,他们都知道我是谁家的儿孙,我也觉得老人们面熟,但不能叫出姓名。
家乡的人和田野一样寂寞。与中国的无数山村相似,仍在黄泥岗住着的几乎都是老人家,青壮年大多拖家带口出门打工,只有寒假才像春燕一样归巢。
这时已经七点半了,一位邻家爷爷说,他的老婆还在厂里打工,在等她回家做饭。奶奶打趣说,你应该学会做饭给她吃,老爷爷答:一辈子都弗会!几千年前,中国人的梦想便是“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叹这样的理想现在也不能实现。
走到村口,才发现有一家邻居,两位老人带着他们的孙子正在屋前乘凉。小孩大约是小学生模样,正逗着一只小黄狗,往前走走,才发现小狗面前还蹲着一只年幼的狸花猫。此时另有一匹邻居家的大黄狗摇着尾巴,漫步前来与猫狗作伴,极是惬意。
我问,这是自家养的猫吗?小孩答曰:“是。”似乎为了证明给我看,他便抱起小猫,放它在门前的栏杆上,可小猫并不能如他所愿般攀爬。
我想这时的少年,是不懂得乡村之寂寞的,他仿佛正汲取着在他自己也尚未意识到的养料,以滋壮未来几十年不可知的生命。正如十多年前在此地度过童年时光的我,也从不以为自己的生活匮乏。并仍以为有极大的幸运,能在“案牍劳形”之余,从一次又一次往返故乡的旅途中获取爱与慰藉。
小奶奶赶出门来与奶奶谈天,可惜天色已晚,奶奶说是时候回家了。这时那个少年正骑着单车冲下坡去,并吁喊着小黄狗不要跟随,小狗跑出一段路便机灵地摇摇尾巴,回家去了。我想他或许正打算去哪个玩伴家串门,但更有可能是去街上买宵夜。
和奶奶走在回家的路上,使人想起余华《活着》中的名句:
“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