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古诗词,千年后让人刮目相看,感慨良多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好诗流传在人间。而除了那些有名的诗词,还有很多好诗被埋没,没有被普通百姓所了解。我是真游泳的猫,记得关注小编,和小编一起欣赏3首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古诗词,千年后让人刮目相看,感慨良多。
第1首,《闺怨》:宝镜春寒掩不开,漫山红紫乱成堆。征人不及梁间燕,落尽杨花未肯回。
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人吴耳渊,诗歌写的是闺中妇女思念丈夫。“征人”是指远行的人或者出征的士兵。诗歌的意思很简单,前两句是说春天时候的风景很漂亮,但是妇女却无心欣赏,因为所爱的人不在身边。
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丈夫不在,所以连镜子都无心去看,连容貌都无心修饰。而后两句则是借景抒情,类比突出心中的幽怨,说燕子还会在杨花落尽的时候回来,但是丈夫却没有回来的一丁点消息。这样的诗歌称不上绝唱,但也算是构思小巧的精品了。

第2首,《踏莎行》:高岭连云,寒烟带雨,长杨满路悲风起。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凄凉往事烦胸臆。乌江邠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

这首词的作者是韩苑洛,写的是作者在韩信岭韩信墓的一种历史感慨。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只不过最后鸟尽弓藏,被吕后骗入宫中杀死。这首词开篇用“云”、“雨”、“风”这些比较阴冷的自然天象突出了一个悲字,让人的情绪很容易被带入词意里。经历千年悠悠,韩信墓上只剩下荒草,只看到了狐狸和老鼠,真是好一个凄凉景象。
而最后“乌江邠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则是由韩信联想到了项羽,不管是成功也罢,失意也罢,时光过去后早就淹没了这些英雄的光辉事迹。但是那水中却还要英雄意气在流动,这也让这首词的结尾韵味悠悠,绕梁三日,让人感慨良多。
第3首,《踏灾行》:有一老翁如病起,破衲褴襂瘦如鬼。晓来扶向官道傍,哀告行人乞钱米。时予捧檄离江城,邂逅一见怜其贫。倒囊赠与五升米,试问何故为穷民。老翁答言听我语,我是东乡李楅五。我家无本为经啇,只种官田三十亩。
延佑七年三月初,卖衣买得犁与锄。朝耕暮耘受辛苦,要还私债轮官租。谁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绝无潮又竭。饮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血。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数车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涂。官司八月受灾状,我恐征粮吃官棒。相随邻里去告灾,十石官粮望全放。当年隔岸分吉凶,高田尽荒低田丰。

县官不见高田旱,将谓亦与低田同。文字下乡如火速,逼我将田都首伏。只因嗔我不肯首,却把我田批作熟。太平九月开旱仓,主首贫乏无可偿。男名阿孙女阿惜,逼我嫁卖陪官粮。阿孙卖与运粮户,即日不知在何处。可怜阿惜犹未笄,嫁向湖州山里去。我今年已七十奇,饥无口食寒无衣。东求西乞度残喘,无因早向黄泉归。旋言旋拭腮边泪,我忽惊惭汗沾背。老翁老翁复勿言,我是今年检田吏。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袁介。诗歌的内容反映了元代的一段悲惨往事,令人十分感慨。诗人看到一个老头在路边乞讨,于是给了老头五升米,并向老头询问情况。老头说因为天旱无雨,粮食种不出来。而官府开仓放粮却又有不公平的地方,老头想要理论一下,就被官府认为是咆哮公堂,直接将老头的田判定为不受灾的好田,还要逼迫老头交田租。老头无奈之下,只能把儿子女儿卖掉,才得以交了田租。然后老头就靠着乞讨度日。
而这首诗最让人震撼的还是在于结尾,作者表示:“我就是今年的检查田地是否受灾的检田吏!”当今年的检田吏听到了过去检田吏所造成的悲剧,明白了下层老百姓所过的悲惨生活,心中的震撼可谓无以复加。因为他根本改变不了老头的命运,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让老头不要再说了,而诗人今后的工作仍将继续检田,有可能也将导致另一个人的悲剧。

可以说,这首诗歌语言平实,内容明白,道出了元代的一段往事,令人感受着千年前的时光,真是感慨很多啊。
朋友们,你们对上面这些诗词有什么看法呢?你们还知道哪些不知名的好诗好词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小编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多多收藏和分享小编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