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热点聚焦 | “元”族词的新宠儿—— “元宇宙”

2022-04-01 13:13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曹志彪

近来“元宇宙”一词成了科技圈和资本圈一大热门话题,几乎火遍了全球。媒体报道,2021年5月,美国微软(Microsoft)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元宇宙”。7月,脸书(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公开表示,2025年前脸书公司将全面向元宇宙公司转型,并于10月将公司改名为Meta,以专注元宇宙业务。在国内,腾讯投资了号称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的罗布乐思,字节跳动投资了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10月15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经批准成立,这是全国首家获批的致力于推动元宇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行业协会。

“元宇宙”一词译自英语词metaverse。metaverse由meta和verse两部分组成。verse是universe的简写,即世界、宇宙;meta译作“元”。“元宇宙”的概念出自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斯蒂文森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中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元宇宙(小说汉译本翻译为“超元域”,还有“元界”的译法),是下一个阶段的互联网的新形态,所有的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宇宙中都有一个网络分身,人们“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为什么这样一个“宇宙”叫作“元”宇宙呢?这首先要从meta这个词缀说起。

meta来源于希腊语,最早使用者是古希腊哲学家安德罗尼柯。他在校勘整理亚里士多德著作时,用“研究有形体的事物”和“研究没有形体的事物”作为标准,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分成了两大类,前一类作品编在一起,起名叫physics(物理学),后一类作品,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编在一起,放在physics的后面,起名叫metaphysics,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汉语则对后者采用了日语翻译法:由于研究对象是事物的本质和抽象的理论,就根据《易传·系辞》里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而把它翻译成“形而上学”。

于是meta就有了“在……之后”这个基本含义,并衍生出“超越的”“次级的”之类的含义。在汉语中已有多种翻译,如“超”“超元”,还有“后设”(主要在我国台湾地区)等,最普遍的译法还是“元”。

上世纪20年代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metamathematics的概念,含有“在数学研究之后”“超越数学”的意味,表示以无矛盾的理论化形式重新认识整个数学,即用来研究数学和数学哲学的数学。汉语把它译为“元数学”。此后,这类对学科研究结果和过程的再研究,即所谓的“元研究”,渗透到了更多的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科,汉语都翻译成“元××学”,如元语言学、元哲学、元伦理学、元教育学等等。还诞生了一些“元”族学术术语,如元语言、元模型、元系统、元符号、元定理、元逻辑、元演算、元数据等等。

对于“元”的含义,美国学者侯世达在《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书中讲述的一个故事说得比较通俗。阿基里斯(又叫阿喀琉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刷一下神灯,就会出现灯神怪物,怪物说可以帮助实现他的普通愿望,如十箱啤酒、两吨黄金、环球旅行之类的愿望。阿基里斯却说“我想再要一百个愿望”,怪物说这是“元愿望”,即关于愿望的愿望,它没法帮助实现元愿望,需要拿出“元灯”,召唤“元怪物”,一层层向造物神申请然后才能实现。依照这个道理,“元××”大致可以理解为“关于(基于)××的××”,例如,“元语言”是用来分析和描写另一种语言的第二层次上的语言或符号体系,“元认知”是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本身的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

那么“元”族词中的新成员“元宇宙”会是什么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也就是吸纳了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革命、人工智能革命的最新成果,运用高速率通信网络、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等先进技术,构建基于现实物理世界的全息数字世界。简言之,“元宇宙”就是关于现实宇宙的一个镜像“宇宙”。

与传统的互联网空间相比,“元宇宙”具有明显特点。一是强沉浸感。人们突破时空限制,以自己虚拟的分身进入元宇宙,拥有如同真实世界一样的完整的空间感、物理规则,以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获得真正的沉浸式体验。二是高参与度。因为真实世界与虚拟场景融合更加紧密,实现的内容能够涵盖娱乐、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人们会更依赖元宇宙平台,在其中活动的时间会越来越多,介入程度会越来越深。三是永续性。元宇宙平台不会“暂停”或“结束”,而是以开源的方式运行,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元宇宙”构想的部分功能,在某些领域和场景上已经有了初步应用。2021年12月9日,Meta公司宣布正式向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发布第一个元宇宙虚拟社交应用——“地平线世界”。12月10日,百度宣布发布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打造了一个跨越虚拟与现实、永久续存的多人互动空间。微软也宣布2022年将发布一款元宇宙概念的产品,通过混合现实技术把办公协作功能带入元宇宙,人们在元宇宙也能用Excel表格、PPT幻灯片进行协作办公和会议交流。展望未来,在元宇宙世界里,旅游爱好者不用走出家门也许就可以“亲自”行走在古罗马的街头,见证那里的风土人情、社会风俗;走进亚马孙雨林,不但能看到雨林中各种各样的奇特生物,甚至可以触摸到剧毒的树蛙,体会那种黏黏、滑滑的手感。学生不用走出课堂,在语文老师的引领下来到唐代的浔阳江头,倾听“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曲,目睹一片掩泣声中江州司马泪湿青衫;或者在历史老师带领下走进元宇宙,去旁观甚至扮演角色参与古代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

目前,元宇宙在技术积累、内容提供、用户体验等方面都还不理想,更缺乏相应的治理规则和伦理规范,所以总体上还处在概念构建阶段。今天各大公司纷纷布局元宇宙概念,多为抢占先机的商业行为,有的还不乏炒作之嫌。对由此带来的过热现象,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当然,尽管相关的各种应用刚刚起步,离真正“元宇宙”的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从现有技术基础、社会需求以及将来发展趋势来看,作为让人们充满想象力的新的应用前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4期《热点聚焦》栏目。)



2022年第4期

电子刊


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53204211订购。您还可以通过微信扫码订阅。(注意:电子刊只能在手机端阅读,购买后无法退款)

点开大图识别二维码

跳转邮政微商城订阅


点开大图识别二维码

订阅2022年全年电子刊
欢迎关注

咬文嚼字公众号


欢迎下载

咬文嚼字App


热点聚焦 | “元”族词的新宠儿—— “元宇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