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术艺考到底怎么了,校考试题画风总在变变变!

2023-03-16 09:35 作者:重庆厚德路画室  | 我要投稿

步入3月中下旬,各个院校的校考或已经开始,或已经结束,看了一圈今年各个校考院校的试题,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考题画风是不是很难捉摸啊?今天,厚德路画室/光线艺术就为大家讲一讲关于今年各大高校的校考试题这个事儿。


先来看看国美复试的考题,其中,图像与媒体艺术类色彩专业的考题是这样的,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拍摄的黑白纪录片《火车进站》,要求以色彩默写的形式将图片转绘为暖色调场景。备战国美的考生同学们,是不是和你之前备考的思路大相径庭。


再看天津美术学院校考初试默画犀牛的考题,也将很多考生考懵圈了,直呼“连决赛圈都进不了”。再看天津美术学院的复试题,画马画陶俑,也算难倒一片考生。



其实,这样的校考试题风格,并不是今年才这样的,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考题,也会成为校考的一大趋势,很多网友评论,如果不学好语文,或许连试题题目都读不懂,尤其是像央美国美和清华美院这三大美院,作为艺术类校考的重头戏,每年的考题也格外受到关注,频频在网上引起热议。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些画风突变的试题上,我们看到的是,各个高校对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渴望,学美术过硬的基本功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要想在千军万马的考生中挑选出最优秀的那一部分,就只能在考题上下足了功夫,那些如果连题目都读不懂,都理解不透彻的考生,只能说和这个院校绝缘。


另外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校考试题风格都在摒弃应试风,就是要让谁都猜不中考题,要的就是标新立异,拒绝用应试考试的那一套做法来筛选人才,这一点,小编觉得也挺好,联考注重应试,校考就应该甩开各种套路,把真正喜欢美术并有一定天赋的孩子发掘出来。


“未来的艺术家、设计师不只是技艺娴熟,更要对人类文化史、社会史有大体上的认知,对人文科学有基本的认识”。各位考生们,网上吐槽归吐槽,过后还是要正视这背后所隐藏的玄机,打铁还需自身硬才行。

美术艺考到底怎么了,校考试题画风总在变变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