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显示器颜色好不好怎么看?看色域
PART-01
市场背景
凡是涉及到屏幕的电子产品,无论是手机屏幕,还是工作用的显示器,我们总能看到其宣传海报上标示什么广色域,例如:显示器色域99%sRGB,还有什么sRGB色域、Adobe RGB色域、DCI-P3色域等等,它就是影响显示器色彩的关键指标之一。那么“色域”究竟是什么?不同的色域有什么区别呢?

PART-02
问题描述
之前,我们为大家讲到了量子点【走进科学】显示器色彩好的秘密——QD量子点,提到了量子点能提升屏幕的色彩表现,让显示器的色域更广。有一部分玩家在看完内容后,表示并不太能理解——“什么是色域?”、“sRGB 、DCI-P3 及Adobe RGB是什么?”、“哪个色域更好?”......为了让大家理解色域的相关概念,于是,你们的老朋友真相组又来了。
PART-03
分析过程
色域又称为色彩空间(Color Space)。色就是指颜色,而域可以简单理解成范围,所以,色域的意思就是:屏幕能够显示出的所有颜色在色域色度图中所占据的一个范围。
色域色度图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红、绿、蓝是三原色,任何一种能被我们认知的颜色都是由三种不同颜色的光谱组合起来,而且是可以被计算出来的。在1931年,CIE国际照明协会提出了CIE-XYZ色域色度图,这就是目前行业所普遍采用的色彩规范。CIE-XYZ色域色度图展示了人眼可以感受到的所有颜色的范围。横竖坐标表示刺激值,色域由一条直线和曲线组成,曲线上标注的光波波长,单位为nm。
sRGB、AdobeRGB、DCI-P3色域分别是什么?孰优孰劣?与色域色度图又有何联系?
目前的屏幕并没有办法显示出所有人眼能感受到的所有的颜色,而只能够显示出一部分色域色度图的颜色。所以,简单来说,sRGB、Adobe RGB、DCI-P3色域都是在色域色度图上所选取出来的一部分,区别在于它们的面积大小以及选取的位置略有差异。

首先来说说目前应用最广泛的sRGB。
sRGB色域由微软和惠普共同定制于1996年,是目前windows操作系统所使用的色域标准,目前大多数的PC应用软件也是基于sRGB色域进行开发制作,所以如果使用Windows系统的电脑进行日常办公、看电影、玩游戏,其实选择sRGB覆盖率高的显示设备即可满足需求。

不过由于sRGB标准定制较早,最早在CRT显示器上所采用,色彩并不算特别出色,sRGB色彩空间大概只覆盖了标准CIE 1931 XYZ色彩空间的三分之一,而且sRGB对于绿色部分色域覆盖非常少,导致绿色色彩显示效果很差,尤其在印刷出版时使用sRGB模式制作的海报会与成品出现明显色差,于是就产生了Adobe RGB。
Adobe RGB色域就是为了解决sRGB色域不能覆盖印刷系统中的CMYK色域问题,最主要就是提高了在青绿色系上的显示,因此大概可以覆盖50% CIE 1931 XYZ色彩空间。但是我们要区分开Adobe RGB色域以及Adobe RGB标准格式数据,后者是图像、视频颜色存储数据标准,而大部分图像处理软件和印刷出版的软件都支持Adobe RGB标准格式。
DCI-P3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影院的色域,因此经常被宣传为“电影色域”。
它是一种以人类视觉体验为主导的色域标准,尽可能匹配电影场景中能展现的全部色域,拥有更广阔的红色/绿色系范围。目前在Apple公司的产品中普遍采用,所以如果使用MAC,尽量选择一台DCI-P3色彩覆盖率高的显示器才能够获得好的效果。
NTSC色域诞生于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是专门为美国标准电视广播传输使用。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电视都是采用这一套标准(中国是用欧洲的PAL制式)。以前我们在屏幕测试中经常看到“45% NTSC”、“72%NTSC”色域的描述,其实这种描述是不太准确的,虽然都是适用于屏幕显示器,但是更加特指电视屏幕能覆盖的色彩范围,目前已经较少出现了。
PART-04
真相组总结
基于以上几个不同标准的色域介绍,你会发现不同的色域面积大小不同、所覆盖的区域也并非完全重叠。如果说CIE 1931是一个全集,那么我们常见的不同色域基本上都是其子集。不同的色域并没有谁好谁不好,而是有各自适用于不同领域范围。
就色彩丰富度排序来看,Adobe RGB≈DCI-P3>sRGB,但色彩更丰富并不意味着更好,只有精准还原的色彩表达才是所有显示设备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目前泰坦军团几款mini-LED显示器均做到了行业领先的99%Adobe RGB、99%DCI-P3、100%sRGB色彩覆盖率,例如P32A6V、P27A6V等机型,色彩之丰富堪称前所未有。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精准还原的色彩,我们贴心的准备了Adobe RGB、DCI-P3、sRGB色域切换功能,让消费者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和色彩模式下,都能够获得精准的色彩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