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
不敢代表每一个人,就以我身边的人,我接触过的人为例,大家都喜欢把事情夸大。
无论是我的父母,在强调时间的时候,往往会将时间尽量描述的晚,例如:现在是3:20,母亲就会说快4:00了,到四点了。
还是同学朋友,在讲述某件事情的时候,会尽量描述的夸张,看到三朵蘑菇云,会说是四朵,听到零星的爆炸声,会说是许多,大量,震耳欲聋,连绵不绝。
这些都属于有意的去夸张,为了强调事情的重要性或者引起听众的注意。
还有一些则是受到别人的误解,别说是用成语形容了,即便是白话,我们的理解都有偏差。人山人海,万籁俱寂,垂涎三尺等等,为了让我们的描述更加生动,我们往往会引用成语,成语的表面意和实际意义也是不同的,但是那种程度的不同,如果说者不提,则听者随意想象。
而这些还仅仅是口头交流,道听途说的东西,当我们把民间的故事当作文学作品,经文人之手加工,那就会变得更加夸张,更加魔幻。前有蒲松龄的《聊斋》,后有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甚至说,那些想象的文学巨著:《西游记》,《封神演义》,都与此有关。
从民间听来的故事,“我爷爷”、“我奶奶的奶奶”说的,如果说口耳相传是无意识的加工,那么作家笔下,就是有意识地让故事成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文学作品。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把这种说法称作谎言,既非善意的,又非恶意的,是那种不具有褒贬或者在二者之间摇摆不定的假话。有时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有时是为了展现想象力,有时是为了震慑别人,有时则是潜意识作怪。
我并不会评价这种现象,因为我觉得我还没那个知识量和积累量,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来供大家讨论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