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清交替——叛徒与意难平

2023-02-17 09:36 作者:罗马执政官-马略  | 我要投稿

明朝的粉丝总是很多的,然而也包括了一些极端的,这些极端的粉丝的某些过激行为带来了大量明朝的黑粉。

攻击明朝时,常常会以大号宋朝来嘲讽它,三个汉人大一统王朝里看起来,明朝好像是武德不足的那个,明太宗五征漠北看起来效果也不是那么大,西藏,西域没有收回来。

对于河套地区的掌控也不牢固,长城以北的领土不为明朝所有。

这是事实,我们要承认,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王朝,让我们今天的很多人对它有些意难平

其实历史的周期率和兴衰更替算是正常的,大明王朝也活够了276年在大一统王朝中,它算是高寿的,他的灭亡之所以让人意难平除了后面的那个王朝的某段特殊的岁月让人感到气愤两相对比之下对明朝多出的好感来,大体上还有两个因素。

一、明清朝代更迭的特殊性

明朝的灭亡是正常的,土地兼并带来的贫富差距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必然导致农民阶级的反抗,就算没有李自成也会有王自成,赵自成,这是迟早的事

问题在于明朝灭亡的让人愤怒,崇祯号召捐款官员们一个个的都跟清官似的扣扣搜搜,结果李自成进了北京将这些官员的底子一搜,他们给皇帝的钱还不足他们的九牛一毛

令人气愤的操作来了这些明朝遗留下来的地主阶级宁愿和异族勾结起来也要把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镇压下去以保障他们的利益,美其名曰——借虏平寇!与普法战争时期那些个宁愿和外敌普鲁士联手也要将巴黎公社镇压下去的无耻资本家如出一辙!

明朝的灭亡虽然正常,但明清的交替却令人感到愤怒和可耻,大明亡于土地兼并,也亡于叛徒!

二、夭折的帝国

明朝很像一个刚刚步入社会正准备大干一番,却突然遭到飞来横祸的青年人,当明朝这艘巨轮乘风破浪来到正统时代的时候,便如同当初汉朝的文景之治一样面临着一个十分微妙的历史十字路口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这两个朝代吧。

文景之虽然为汉武帝打下了开疆拓土的基础,这没有错,但是文景之治也带来了贫富差距被拉大,地主豪强大搞土地兼并的问题,只是这些现象还不算太严重,换句话说,是阶级矛盾还不到无可调和的地步

但汉朝已经来到了一个十分微妙的十字路口,如果放任下去地兼并继续发展,接下来就是阶级矛盾尖锐加农民起义爆发了

汉朝的幸运在于有了汉武帝这么一个铁血的君王,汉武帝固然不能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但在他的铁血手段之下,土地兼并的问题也被大幅度缓解

对匈奴的作战仅仅靠农业方面的收入是断然不够的,汉武帝必然要从富商地主豪强手中劫富,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盐铁专卖的实行极大的损伤了富商巨贾的利益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土地兼并的速度

钱都被抢了,哪来的钱搞土地兼并

汉匈战争,对汉朝是伤也是糖

但无疑汉武帝这个汉朝的舵手总是能抓住正确的方向,对匈奴的战争转移了内部矛盾,也将汉朝带向新的辉煌。

当然连年征战,民生困苦,这些在汉武帝晚年也是事实,但他再一次及时调整的方向转向了休养生息,那也不过是汉武帝——作为大汉这艘巨轮的伟大舵手的一个表现

与之相比,明朝又如何?

明朝在面临自己的历史十字路口时的局面与汉朝差不多,外部局面似乎比汉朝还好。汉武帝面对的匈奴是由冒顿单于统一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的强大游牧帝国

而明朝面对的蒙古——经过老朱,朱老四两代帝王的打击已经分裂了

经过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代帝王的经营,朱祁镇捏手的明朝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相对清明,外部压力也不算大的开局

在内部,虽然明朝的各项制度弊端开始逐渐显现,但还不算太严重,此时的明朝如果也有一位类似于汉武帝那样的君王解决卫所制的弊端来一波军事改革,打击豪强,开疆拓土,缔造新的辉煌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明朝没有汉武帝,只有土木堡战神朱祁镇

土木堡之变虽然不曾让明朝灭亡,但却毁了明朝向外拓展的军事能力

改变了明朝的政治结构,在这次土木堡之变之前,宦官虽然有开始干政的趋势,但还不能做大,因为此时的朝堂还是文官,武将,皇帝三股力量形成的一个三角,土木堡之变后武将集团衰落,这个铁三角崩了为了,重新平衡朝堂,皇帝开始重用宦官,为后来宦官的专政埋下了伏笔

一个土木堡,一个“大明战神”,却让大明花了190年超过一半的时间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如此,怎能不令人意难平?

从此,漠南、漠北、新疆,西藏、再次回归已经是满清时代了。

明清交替——叛徒与意难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