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玉补石||西川刘璋暗弱的底色
荀彧死后不久,曹操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的长江西寨,抓了寨主公孙阳,后面僵持了一段时间,没打动,班师。
不久,献帝下诏合并十四州,恢复九州的建制,最大的改变是把并州,幽州以及河内等关键郡县全部划给了冀州。
213年五月丙申,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
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荀彧作为最大的反动派被打倒后,曹操如愿以偿。
曹操称公,完成了质的变化。
这意味着,冀州成为了他的独立王国。

七月,曹操开始修建魏国的宗庙和社稷。
十一月,魏国开始设置尚书、侍中、六卿等官职。
荀攸作为荀家新的掌门人,成为了魏国的第一任尚书令,凉茂为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为尚书,王粲、杜袭、卫觊、和洽为侍中,这些过去的世家大族,是曹操山头上举出来的才。
曹操变成了超级诸侯国,大汉的房本,至此他已经完成了一半的过户。
就在他五月进爵封公的时候,西南传来了一个信息。
刘备对刘璋开战了。
刘备从川北开始进攻刘璋。
川北?
刘备咋跑到那里了?
这两年曹操在鼓捣房本过户的时候,刘备同志干了很多活儿,他也盯上了别人家的房子。
这要从曹操两年前打关中说起了。
曹操自从开始为自己谋利益,刘备就一直成为了间接的最大受益人,他的每进一步,不光肥了自己,还在给刘备一直点炮儿。
211年,他打马超时起的头是嚷嚷要打张鲁,让蜀中紧张半天。
在讨论大半年后,年底12月,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当保镖。
三国系列近半,终于有四川的事了。
拜《三国演义》所赐,刘璋也成为了历史上知名的窝囊蛋。
对于他的描述,丞相有个词,叫做“暗弱”。
弱就弱呗,还暗弱,知识分子的钢枪扎起人来向来杀人不见血。
该介绍一下东汉末年大乱后,四川这二十多年的发展状况了。
188年,灵帝死前的关键一年,他在这年签署了著名的合法割据的文件,州牧制度。
倡导人,是刘焉,刘璋他爹。
刘焉,江夏竟陵皇族,汉鲁恭王之后,年少就开始在地方州郡出仕,后来历任洛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随后进步成了九卿中的宗正、太常。
刘焉的目的,就是看到天下快乱了,他要去当土皇帝,他本人自我推荐,要去海角之南当交州牧。
后来刘焉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然后老刘改主意了,说不去了!我要去益州为朝廷分忧。
当时的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已经贪腐的不像话了,臭名都传到中央了。(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
结果你贪就贪呗,你却并没给总舵主灵帝上贡,并没有把益州的发展红利分享到洛阳,于是灵帝命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前往益州逮捕郤俭,整饬吏治,把钱都给我拿回来!
每个时代都有能最早发现政策红利的人,说益州有天子气的侍中董扶和太仓令赵韪都是益州豪族,他们非常明白州牧的编制对于地方是个什么概念,中央的官没啥意思了!豪族起飞地头蛇割据的时代风口来了,这哥俩跟刘焉一块上任去了。
刘焉没走越野景点秦岭蜀道,而是要走长江线逆流入蜀,因为他是江夏人,得回老家带着股本去四川,咱这回去是呼吸天子气去的,就没打算再回来!
结果刚到达荆州,益州闹起了黄巾,益州逆贼马相、赵祗等在绵竹起义自号黄巾,聚了几千人先杀了绵竹令李升,随后拢了万馀人攻破雒县,一个月时间又流窜蜀郡、犍为郡,马相自称天子,流寇已经达到了数万规模。
郤俭没用刘焉费事就被杀了,但他也进不去了。
后来益州从事贾龙(蜀军豪族)组织当地军队千把来人成功剿匪,将刘焉迎了进去。
人家为啥迎他呢?
有两方面原因:
1、刘焉是朝廷命官,能给他更官方的分红背书。
2、跟刘焉一块来的这帮董扶、赵韪都是蜀中豪族,能跟贾龙说上话。
刘焉就这么到了四川,随后在蜀中据说施行了仁政,渐渐立住了脚。
五斗米教的教主张鲁的母亲跟刘焉家有来往,刘焉后来封张教主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进攻不服他统领的汉中郡,恢复益州全境。
张鲁、张修成功偷袭攻占汉中,还杀了汉中太守苏固,不久张鲁偷袭张修,并其部众,开始着手建设五斗米主义新汉中。

张鲁占了汉中杀了苏固后,刘焉就上书朝廷:米贼拦着汉中,以后有啥事别喊我了让我自生自灭吧。
从此刘焉中断与中央的联络。
布局张鲁入汉中,是刘焉利用张家的宗教属性为自己独霸益州找理由和北面掩护,此时张教主家眷都在刘焉手中,所以仍然多少受刘焉暗中控制。
刘焉在断绝和中央的联系后,开始利用益州亲近的力量逐渐的打击其他蜀中豪强巩固自身势力,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树立起四川黑老大的地位。
这惹怒了蜀中的豪族,蜀军豪族犍为郡太守任岐和迎他入蜀的贾龙先后反叛。(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岐、龙等皆蜀郡人)
贾龙是很厉害的,当初千余人就能剿匪数万,刘焉一度很狼狈,最终刘焉喊来了羌族雇佣兵帮他打仗,艰难击杀贾龙平叛成功。(焉出青羌与战,故能破杀)
后来董卓乱政,李催祸关中,大乱之下,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将他们全部收编,称为“东州兵”。
这和曹操的青州兵一样,成为了整个三国时代,唯二直接攥在诸侯手中的无主流民军力量。
综上所述,刘焉这个人很不简单。
他能看出来天下要大乱。
他能给自己找了个好出路。
他能在毫无根基的地方站住脚。
他能指使豪族斗豪族的内耗蜀中本土力量。
他能利用外族雇佣兵去帮他打内部矛盾之战。
他还能瞅紧时机一举收编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
这是个非常厉害的投机主义者。
不过这人能力很强,眼界实在一般,三国中第一个想称帝的其实是他。
早在191年,刘焉就想称帝了,毕竟当年他来益州的目的就是想过皇帝瘾,结果还没咋地就被东边的刘表举报了,刘焉一看反对声高涨,随后称病装怂。
朝廷派其幼子刘璋从京城派到益州传达你不要再胡搞的精神,结果被刘焉留下。
刘焉越来越心痒难耐,后来阴谋部署在长安的长子次子搞政变,窜动马腾去偷袭长安,结果失败俩儿子全部被杀。
与此同时,刘焉所在的治所绵竹被雷劈了,大火把他的那堆天子配套全给烧了,刘焉老来丧子,自己称帝的打算又被老天给打脸,一赌气就给死了。
当年刘歆看到了赤伏符后把名字改成了刘秀,结果让王莽给祭天了,刘焉也这意思。
益州有天子气,那气是你的吗?你给人家当过保安吗?
刘焉不仅给自己造舆论,还在下一代上用心很深,和刘焉一起入蜀的部曲吴家有一个闺女被相士看出来日后大贵,于是刘焉把这个大贵的吴家闺女给了儿子刘瑁娶来了。
当初魏豹听许负的建议,说薄姬能生天子,结果娶过来鼓捣一大通也没整出孩子,人家刘邦根本看不上这个女同志,但架不住命中率高,人家一次就生出了汉文帝。
刘焉的这个操作也这意思,他儿子娶了吴家丫头后不仅没有大贵,反而被各方力量最终挤出了本该他继承的接班人之位,并在作为益州大使见了一回曹操后回到益州就“狂疾”过世了。(这种记载,大概率也是隐诛)
人家看相的水平还是在线的,这个大贵的姑娘并非因你江夏刘家而贵,而是因涿郡刘家而贵,吴家姑娘丧夫几年后被另一个老刘敲开了寡妇家的大门。
长子次子都走人了,刘焉还剩下三子刘瑁和幼子刘璋。
理论上,接班人非刘瑁莫属。
因为这些年在刘焉身边的一直是刘瑁,刘焉也是一直把刘瑁当接班人培养的,没看把吴家丫头都给配过来了嘛!
但是,同志们不认同!
剩下的大佬们在这哥俩中进行了选择,当年跟刘焉一块入蜀的大佬赵韪等人公认幼子刘璋“温仁”,于是公推他继任为益州牧。
这是刘璋的第一个性格用词。
很快就演变成“暗弱”了。
不过你仔细琢磨,这哥们其实可能有点“弱”,但绝对谈不上“温”。
刘璋即位后,甘宁、沈弥、娄发等人作为第一波不服的开始公然反对,结果没有得逞,一看不对就逃亡荆州了。
甘宁同志后来又从荆州跑到了扬州,这辈子算是看尽了长江的风光啊。
刘璋借这个茬派拥立他的赵韪去进攻荆州屯兵东线,成功支走了这个大分量老同志。
刘焉在位时,张鲁还是挺给这位老前辈面子的,结果到了刘璋这,也是听说这小子没本事,结果彻底不理你了。
刘璋也不废话,直接就把张鲁在蜀中的母亲和弟弟全杀了。(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雠敌)
双方开始了多年的小规模对打。
由于张鲁部曲中有大量的巴郡人,刘璋随后派庞羲为巴西太守堵住张鲁的兵工厂,让他和张鲁互相消耗,又把一个大分量的老同志给安排走了。
上任后的三件事,支走了俩大爷,杀了张教主全家,虽然手段上谈不上多高端,但是和“温”与“弱”貌似沾不上边。
换了新领导了,过去刘焉的亲兵“东州兵”们开始自发变成挂牌土匪各种扰民,刘璋并没有约束他爹留下来的这帮土匪。
这成为了说他“弱”的重要开会材料。
亲兵队其实都是这样,老一辈领导走了后这支队伍都会面临控制不住的风险,后来曹操死后青州兵马上就撂挑子自己回老家去了。
走之前还在洛阳敲了一通鼓。(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这通鼓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反革命信号!
洛阳的鼓那是随便敲的吗!

四百年前周亚夫平七国之乱的时候,操作是啥呢?
先去洛阳占武库,然后击鸣鼓,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抵雒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青州兵造成了什么政治表态呢?
曹老板没了,天要塌了,天下要再度完蛋了,天下各地你们看着办吧!我们已经不跟他儿子混了!
就算青州兵人均反革命了,曹丕还没接班就被弄得极度没面子,照样得安抚,一律不追究,退伍军人待遇返乡。
青州兵和东州兵都属于老领导的私人武装,曹丕尚且无奈如此,你说让来益州没两年的刘璋咋整?
刘璋不约束还有一个关键原因,人家是自己人,你关键时刻只能指望人家。
公元200年,被刘璋支走的赵韪叔叔积聚了多年民望,私底下结交了州中豪族,在东州兵的土匪扰民加成下开始发动叛乱,蜀郡、广汉、犍为三郡全都响应。
这三郡是个啥意思呢?大约是下图的范围。

就这么说吧,四川盆地全反了。
刘璋接到叛乱通知后飞奔回成都军营,喊着自家的流氓卫队去平叛赵韪革命军。
结果别看东州匪帮扰民有数,人家平乱也是有方的,别光看人家贼吃肉了,人家还得挨打去呢!(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
血战下,东州兵在江州击溃了赵韪的团队,赵韪部将庞乐、李异一看不对就跳反了,杀了赵韪投降了。
刘璋从此基本上算是控制住了益州。
1.最近研究选集后愈发崇拜毛爷爷,想要看主席的发家史。
近代史题材写的时候头顶时刻悬雷 出版的时候堪比取经
2.想请教一下怎样才能像老刘这样勾搭老爷们呢?
这是天赋
3.长相不好的能人,是否心理有点问题,导致三观变异了?小时候遭人嘲笑啥的?
他们普遍成长过程更艰辛 也更不容易 更需要理解与安慰
其实你要是尊重他们 他们也会对你涌泉相报的 搁老刘那也是这意思
4.一般对做人做事感悟太多的,都是经过社会毒打才能感同身受…… 果然,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为啥要给孩子编套看得懂记得住的历史教材呢 因为你只要深刻地记住这个历史人物的一生和结局 在日常生活中他遇到相似人就会对号入座 到了一定年龄后他就会把很多教训融入到行为习惯中 你光跟他说不能得罪人是没用的 你得让他见到很多牛人得罪人后的悲惨下场 等他现实生活中见到了就明白记住了
5.刘备想称帝的想法可能比曹操都早,你看他那俩儿子的名字,小吏我就想问一下,古代这样取名字,不怕别人告他谋反么,都封禅了
正常年头是不敢的 但老刘起名时天下已经不正常很多年了 而且老刘这辈子虽然特别爱改地名讨彩头 像永安啦、公安啦 但他这俩儿子的名字起得非常有问题
是不是名字不要起的太大,怕孩子承受不起,所以名字还是平常一些
对啊 而且哪能给养子起这种名字呢 这封禅之一后来让他给弄死了 马上就从远大理想变为丧权辱国了
6.很好奇,曹操为什么称魏,地理上冀州那边应该是赵,燕?
邺城大本营在魏郡 曹操这些年混的核心地区也是当年战国时魏的地盘
7.易中天在品三国的时候说,蜀国的政治势力是三明治,顶层是刘备的荆州派,中层是刘璋集团投诚的“东州派”(我理解为法证李炎等人)底层才是益州本土的豪族势力。那么:问题一,为什么张松他们选择了刘备,而不是当时最根正苗红,势力强大的曹操呢?(对比荆州刘表死后蔡茂的选择)问题二,最后益州的本土势力(樵周)等鼓吹投降曹魏,为什么不怕自己变成四等公民呢?
1、最开始是要选择曹操的 曹操没当回事 2、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后 他们不会变成四等公民 所以上杆子去投降
8.写孙权晚年争嫡案吗?
没有啥值得讲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