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考研亲历者说(一) | 21级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432应用统计398分经验分享

西安交大 432 考研初试经验
我本科是中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9 年毕业之后去了培训机构(学而思)当了初中数学老师。20 年决定辞职考研,跨考交大 432 专业。
我的初试成绩 398 分,大概排名是 18 名,其中专业课 113 分,数学 139 分,政治 78 分,英语 68 分。因为我已经离开学校两年了,又是跨考,所以对这个成绩很满意了,大家在大学里学习,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应该比我强很多的。下面我从个人角度给大家复习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也希望大家能认真地看下去,学姐真的很用心滴熬夜写了哈哈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学院选择
交大 432 在经金学院和数统学院都有开设,两者初试内容相同,经金学院是金融建模分析方向,复试专业课为国民经济统计学,数统院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方向,比较偏编程,复试考的则是数据结构和计算方法二选一,都是三年培养。
就我个人而言,数据结构和计算方法其实大学都学过,可能报数院更容易一些,而且今年经金院高分 400+的确实比数统院多了好多,但是我比较排斥编程,本科编够了,比较喜欢金融方面,就选择了我考试不太占优势的经金。(因为国民经济统计学背的也超级多)我希望大家作出选择的时候能综合考虑自己的因素,如果考上了,自己不喜欢,3 年也会很折磨,真正喜欢的东西才能坚持下去。这个方向在考研报名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所以大家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千万不要跟风报考,最近几年应用统计实在是太火爆了,但是调剂比较困难,新疆大学调剂分数都得 380 多,所以一旦决定考这个专业,就要全身心投入,西交大我觉得已经算是比较温柔,好考的学校了,比起上财复旦之类的交大还是比较容易的。附报名截图:

二.数学三
数学和英语我觉得对大部分人来说是要最早开始的。先说数学。
基础阶段,高数我是听了张宇的基础 30 讲那本书里头的高数部分,基础 30讲是去年新出的一本书,我觉得不错,比以前直接啃高数 18 讲容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确定一天看多少内容,刚开始可能比较难,进入不了状态,后边就好了,中间最好不要断,哪怕今天没时间也要学一小会,其他科目也是。还有就是建议大家做课后题直接找个本子或者 A4 纸装订好,不要在书上挤来挤去,也不方便后期翻阅。我当时是把 A4 纸对折这样用:

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就是用王式安和李永乐的讲义和课过了第一遍,期间把课后题好好做。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数学一定要有笔记本,记下你总结的公式、题型套路以及错题。错题千万不要照搬照抄,要分析自己出错误的原因,记下重点步骤即可。有时间的同学也可以过一遍复习全书,这个书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查东西都会用到它,我当时没来得及,只是后期做题迷糊时候用它来查知识了(有些细小东西宇哥 18 讲可能没有)。大家可以参照这样做笔记(应几个学妹要求,放一个图):

强化阶段,开始看张宇 18 讲,概率论和线性代数还是用的之前的讲义又过了几遍,我当时是 7 月份开始强化的,大家可以自己安排,尽量往前赶,不然后边你会很慌。这一阶段,每天看课的同时也要记得刷题,我用的是 660+330,因为 21 考研数学大纲变动,同时选择填空分值变大,我觉得这个时候 660 是最好的刷题资料。660 我当时做了两遍,330 做了一遍,就到 9 月份了。当然大家也可以选择其他习题册,个人感觉,汤家凤 1800 比较啰嗦,不适合时间不够用的学生,宇哥 1000 题较难,比较劝退,我心灵比较脆弱,感觉还是老爷子们比较适合我哈哈哈。李林的 880 也不错,可以入手,大家不要贪多,因为真的没时间都做,上边所说的这几本书我都买了,最后用的也只有两本,所以你们就不要浪费钱和我做一样的事了。
冲刺阶段,最晚 10 月份开始真题,就算你买的那些习题集都没刷完,没关系,这个时候该用真题了,因为有些市面上的题又偏又怪,真正的知识点还是要用真题检验,建议用宇哥的真题,一套都不要浪费,从头做起,虽然前边的题比较古老了,但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毕竟知识点都是一样的。开始的题比较简单,我大概一天 2 套,后边大概到 05 年开始,一天一套,但是一周会留一天不做新题,来个总复习归纳,同时这个时期也要多翻看讲义,千万不能把知识点忘了,大概做到知道三门课各章是啥,包括啥知识点,同时每隔几天就要复习一下公式,尤其是高数部分特别多。这里推荐一位博主,叫做空卡空卡空空卡(微博及公众号同名),她有很多让大家省时省力的小 tip,大家一定要关注,我后边还会提到。我当时是根据她的提供,打印了数学三所有的公式,当然还有我自己补充的,我觉得早上拿着这个背比厚厚的笔记本要好。真题最少要做两遍,不要着急做模拟题,好好研究真题,第二遍建议按照题型做。在此期间可以搭配李林 108 题进行补充。
模拟题我做了李林 6+4,合工大共创和超越(5+5),张宇的买了但是太难放弃了,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做,市面上模拟题很多,没时间的话,可以关注那种勾题的公众号,会把每套题重点题型告诉你,可以优先做勾选出来的题,这里推荐公众号:考研经验超市。
大家一定要权衡,课适量听,多做题,多总结,多研究真题。真题和模拟题考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会了没,千万不要纠结成绩。
总结一下我 个人的用书:
李永乐复习全书( 买的时候看清楚 , 它分基础版和提高版 , 个人感觉直接买提高版就好,基础版内容太少了,千万看清楚,不要买错了)

张宇基础 30 讲,高数 18 讲 及真题
李永乐,王式安讲义
660 + 330 李林 108
李林 6+4
合工大 5+5(在网上找电子版自己打印就好,不过今年共创小错误还挺多)
三.英语二
用书及工具:张剑真题英一加英二 作文答题纸 扇贝 APP(其他也可)
阅读先做英一的阅读,二刷后再做英二的,然后二刷英二。建议买新东方那个真题二刷,就十几块钱。

我英一用铅笔做得第一遍,二刷时候有些铅笔印,答案涂了还是看的很清楚,所以我建议大家再买一本便宜的。而且如果用同一本题二刷,连单词都不敢标,再抄一遍比较浪费时间,不对,是特别浪费时间,你抄了一个本子单词都不一定完整翻一遍,每次遇到不会的单词建议用空卡公众号提供的整理版真题单词,你就把它打印出来,把你不会的标注出来,这样背比较方便。

另外,我不建议大家再买单词书,买真题时候就有带了一本大纲核心词汇就够用了, 背单词建议大家第一次过一遍,把不会的用铅笔打钩,下一次先复习旧的再看新的,如果昨天的单词还不会,就换个颜色笔再标一次,下一次再看这几个单词,再有顽固性单词就用荧光笔画住,以后常看,如此循环往复就记得特别牢。扇贝 APP 是我用来睡前打发时间的,里边的 5000 多考研词汇我背了一遍。后期冲刺阶段,我感觉我对单词有所懈怠,每天都是背作文,背政治和专业课了,所以考试比较生疏,建议大家不要这样。
翻译和新题型就做英二的也足够了,翻译可以看唐静的视频,就看真题讲解就行,其他的太啰嗦,性价比不高,阅读可以看唐迟的课,哪一篇错的多不太理解就去看一下,并做好笔记。还有就是英语没必要买模拟题。也不要买模拟题。多刷真题就行了。完形填空也不要放弃,整理多背,能拿一分是一分。
作文模板一定要自己整理,有时间可以看一下刘晓艳的作文课,我就是看真题答案和空卡提供的作文资料速成的,没有看课,这个东西一定要多练多练,最迟 11 月开始,每周一篇大小作文,固定自己的模板,不要套用别人的。今年英语比较难,所以大家对英二也要提高要求了。
四.专业课
必备用书:1.袁卫统计学(第几版都可,我用的第五版)

2.袁卫圣才(可在网上找到电子版,红色蓝色都可以)

3.贾俊平圣才

4.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教材+学习指南与练习

5.李子奈计量圣才(可在咸鱼找到几块钱的电子版或者求助学长学姐提供)

6.学堂全套资料(包括知识点总结、题型总结以及真题模拟题等)
选择用书: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太厚,我买了也没看)
贾俊平统计学课本(我当时看了一遍,如果大家来不及就不看了,有学堂的总结也够了)

因为我跨考,我报了学堂的全程班跟着学姐的安排走,感觉很顺手。统计学不难,自己过两遍课本就都懂了,但是计量对于我来说比较恶心,主要是比较拗口,公式表示方式和统计不一样,公式还贼长,但是只能硬着头皮看,其实不难,主要是东西多,容易忘,第四章那些东西我基本三四天不看就忘了,一直在复习,一直在遗忘,直到现在都记不住,你们一定一定多看。
我从头到尾应该过了五六遍课本,大家一定要趁早开始,我五月份就把专业课看完一遍了(因为我跨考,而且我本科是数学专业,所以我最先开始的是专业课)。
基础阶段就是听学堂的课,过两遍课本,完成课后题和作业。到了七月份开始强化,做袁卫的圣才,然后是贾俊平的圣才,建议大家把选择也做了,对于知识点记忆有帮助,但是我们不考选择,所以对于有争议的选择题没必要死扣。强化阶段开始自己列每章的框架知识点,整理知识体系,同时总结计算题方法步骤,建议自己写一个属于自己的过程笔记。还有就是计量的圣才和那本配套用书,里边的题也反反复复做。我当时是跟着学堂的重点笔记,看一章做一章的题,再总结!大家可以自己安排。(计量一定要花大工夫)
这是我的框架图:

到了十月份开始背诵简答题,做学堂的资料题,期间也要穿插看课本,因为交大考得很细致,书上的内容一定要多看。同时这个时候再把圣才错题过一过。十一月到考前,开始做真题模拟题,最少做两遍,尤其真题,把他涉及到的知识点全部掌握,提到一个东西要能在脑海中想到与他有关的所有知识点才可以。继续背简答,熟悉计算,过课本,过错题直到考前。
交大的题其实挺中规中矩的,只要你踏踏实实复习背诵,不存在超纲现象。
五.政治
基础讲义:腿姐考点清单 或者 肖秀荣精讲精练
(徐涛的核心考案我用了,个人感觉不是特别好)
背诵手册:腿姐的最清楚,可以用肖秀荣的,我用了徐涛的有些乱,不推荐
(我听了徐涛的很多课,感觉并没有记住啥东西,反而是后期接触的腿姐让我很惊艳,很适合选择题应试,强烈推荐)
刷题用书:肖秀荣 1000 题,腿姐刷题计划,腿 4,肖 4,肖 8,米鹏的卷子也可以做一做,政治要多做题,市面上的题目有时间都可以做一做,但是徐涛 8 套卷太拉垮,又偏又难,我不太推荐,大家可自行选择。
关于看课 :我前期跟着徐涛的视频走的,后来太浪费时间,直接看了腿姐的考前技巧班和冲刺班,我觉得腿姐的性价比比较高,我十月中看的腿姐的课,在此之前感觉我的政治一片糟糕,所以建议大家直接跟腿姐全程班,这种视频大家也应该都能找得到。又好看又会讲课的老师谁不爱呢哈哈哈哈。
建议大家最迟九月开始政治,跟着一个老师把书过一遍,把 1000 题刷至少两遍,有时间可以刷别的题,或者你不刷 1000 题刷腿姐的刷题计划也行。一直刷题刷题刷题看书看书看书,十一月份就开始做模拟题,然后肖 4 出来以后开始背大题,我只背了肖 4 全部和腿 4 上的马原部分,感觉很够用啦,大家可以自己整合选择,建议政治多看看空卡的建议,跟着她用口诀会很好背,平时大家记选择题考点也可以自己编口诀或者用空卡的,这个博主有各种各样整理的资料。我当时背肖 4 把空卡的口诀和肖秀荣答案整合了一下,感觉这样清楚一些。
关于时政,不用专门买一本书看,就模拟题出现的那些就够了,空卡也会有很多总结,大家可以多看看。我当时是听了腿姐的时政课划重点,也比较省时间。政治是一个后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科目,所以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前期打好其他科目基础。
六.日常时间安排以及一些杂七杂八想对大家说的话
1. 我一般都是早上起来背单词,然后去自习室看数学,前期没有政治我能做到一天 6 小时数学(上午 8-12 点,下午 2 点到 4 点),然后开始看三个小时专业课,吃个饭晚上看英语,晚上回家去再继续背单词。后期就是早上背政治和英语,晚上背专业课,缩短了数学的时间,保持一天数学 3 小时。
2. 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听再多课都不如自己脑子过一遍。
3. 紧跟空卡,你会受益匪浅,从她的分享中选择你需要的。
4. 时间安排上,每个人有自己的复习安排和作息时间,找你自己舒服合适的就行,没必要和别人比,进度安排也是,只要你在考试前都学完了就可以啦,不用追赶别人。踏踏实实复习就好了。
5. 夏天很燥热,冬天又很冷,但我希望你有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咬咬牙,想想你考上的美好,是不是又能多学习 1 小时,偶尔心态崩了很正常,尤其是后期,如果实在想不开,学姐我可以提供谈心鼓励服务哈哈哈。(没什么事就不要找我闲聊了,毕竟本人已婚哈哈哈哈)
6. 远离手机,选择集中时间查看手机回复消息,我用平板看网课,都是把手机关机让别人保管的,请大家不要打着看网课查资料的名义玩手机。
7. 数学后期一定要保持手感,不能光顾着背其他的而不做题,每天都要做一点点题目保持手感。英语也是,后期可以一天一篇阅读,千万不要断掉。
8. 希望大家都能加油,选择了就要坚持,学姐在交大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