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档案》最终篇第三章感想与分析

BA的剧情评价在vol2经历了低谷后,终于在最终篇第三章回到了高峰。推上的评论看了一圈基本和伊甸条约篇第三章的时候接近了,“负面评论”主要集中在“金用河你侬!是不是和眼镜娘有仇!还我眼镜娘来!”这种半开玩笑的吐槽上,此外也有玩家表示这种主线活动能不能提前一段时间放出剧情,看完剧情没心情也没精力打活动了。

对我个人来说,关注的点集中在写作的方面,所以看生肉的时候满脑子想的是vol2的事情,结果导致看爱丽丝和key那段的时候第一感觉是key成了编剧笔下被牺牲的纯纯工具人,略微有点遗憾和不满。不过之后看威威熟肉又过了一遍剧情的时候还是被感动到了。
现在想来,第三章打的这个补丁已经足够厉害了,把帕凡舞篇塑造失败的莉音和key两个人物给救回来了,可以说把vol2的后续负面影响给降到了最小。但就像我之前谈vol2的专栏里说的那样,除非是用“梦结局”这种否认vol2发生的事实这种写法,否则无法解决vol2本身存在的问题。
关于爱丽丝和key,在我写这篇专栏之前就已经有很多朋友在贴吧NGA之类的玩家社群讨论过了,所以这里更想着重谈一谈莉音。

自我评价非常理性的人一般也会极度自信,因为过度自信而导致自负,从而听不进别人意见、一意孤行最终犯下错误,这是vol2的莉音给很多玩家的印象。但这次第三章里,编剧给出了“王的寓言”这一重要线索,启发玩家换一种方式去思考莉音的角色本质。
莉音是要更加极致的理性人,她的自信并不属于自己,而是“王”的身份逼着她必须自信。长期处在这个身份的压抑之下,她形成了一种以麻木的客观视角审视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事物的思考方式。可以说,除了这个思考方式本身以外,莉音对自身的评价是很客观的,并且她对自身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低,也就是说,她是一个极度缺乏自我认同感的人,和日鞠是互相照应的两个极端。
这也是为什么莉音在面对日鞠“极高攻击性”的“辛辣”锐评时,基本不去辩解或是反驳什么。沙雕网友常说的“当我认为自己是垃圾时就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也是这么个道理。当然,莉音并不是真的对日鞠的话完全无动于衷,她的反应终归还是建立在被“王”的身份压抑之下的。看得出来日鞠自己非常享受拷打莉音,但对于解决莉音的心理问题来说,这种拷打也是必要的一手。

当然只有这一手是不够的,第三章的写手深知莉音心理问题的严重,所以还想办法凑齐了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是用事实说明莉音之前的行动不是毫无意义。因为莉音极度理性,所以如果没有切实的事实作为依托,光靠嘴炮是没法改变她的。剧情里莉音准备的物资和知识都为冲破屏障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有些甚至相当关键,那么就有了后续解决问题的物质基础。
第二是受害者爱丽丝的原谅、理解和认同。爱丽丝的反应是莉音一直都不敢奢望的事情,毕竟莉音是自认为搞砸了一切,自我放逐的“王”。受害者爱丽丝的原谅、理解与认同是对莉音自我否定的强烈否定。同时在更细节处的台词上,爱丽丝指出莉音在怨恨自己时,莉音对此是并没有自觉的,这里也体现了莉音能认识到自身的很多问题,但唯独对于自己的思考方式本身的问题是意识不到的。爱丽丝和日鞠的话,成为了莉音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起点。

第三是最后作为上位者的老师对莉音的认同。显然,第三章的老师在接日鞠的话说下去“没错,是莉音你拯救了世界”的这个时候是认识到了莉音的心理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的。至此,莉音才从“王”的枷锁下获得了救赎,重新开始尝试认同并相信自己,这次的相信不再是“王”这个身份所强加给她的,而是一个曾经自我否定的人开始尝试着以正常的思维方式相信自己、面对世界。挣脱了自身枷锁后的莉音被压抑已久的感情一时无法控制,才有了暂时离开通讯,坐在地上将头埋入双膝的那一幕。

角色之外最让我关注的则是编剧给出的两个线索,一个是前文提过的“王的寓言”,另一个是“第二古则”。这两个线索能对应目前的剧情中非常多的角色。接受了预言的王可以是黑子、联邦学生会长也可以是老师,通过不可理解的他人得到对自己的理解的可以是爱丽丝也可以是凛或者莉音。值得注意的是爱丽丝key和莉音部分的剧情相对于整个最终篇的主线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支线,真正的主角还是老师本人,编剧在没有耗费额外资源的情况下就“顺带”用同一个线索讲好了支线的部分实在是非常厉害。
第三章第16话的内容加上新给出的两条线索,使我终于可以对后续的剧情做出一些更详细一点的猜想了。上个专栏里我根据这章可能的走向做出了两种故事主题方向上的猜测,一种是最终的敌人不可理解像天灾一样,那就是一个以对抗灾难时的价值取向为核心的故事。第二种是通过某种方式对比不同周目间的选择,以老师在选择中表现的价值取向为核心的故事。现在从16话的内容来看,故事的主题方向大概率是后者。前期剧情所渲染的“色彩”的不可理解更可能只是为了和“第二古则”的内容对应上。也就是说最终老师或者别的重要角色有可能通过不可理解的“色彩”来取得对“自身”的理解。
而老师与“王”的关联在剧情里则体现得更明显。

但无论是“古则”还是“王”都可能只是纯粹的线索,并不是故事主题,所以老师在最后也没必要一定就像俄狄浦斯王那样搞砸了一切放逐自己,而且真这么写就是烂活了。作为线索能把主要角色串起来就足够了。
真要做预测,还得搞清楚最终篇的主题到底是什么,这里我们可以通过16话里出现的角色做一些推测。
大家可以猜一下最终的反派到底是谁,剧情进展到这里,应该不太可能后续再突然出现一个和现有角色毫无关联的新角色宣布自己是最终反派了,那么就有了如下几种可能:
1.黑子,剧情里她自称自己不是被色彩控制而是正相反,如果这是真的而不是黑子本人的主观臆断,那么她确实可能是本篇的最终反派。第四章的剧情将会讲述黑子的过往来说明黑子想法的成因以及所抱持的价值,与老师所抱持的价值最终对抗,然后老师获得胜利,证明故事主题。至于黑子抱持的价值是什么,可以从那个周目阿比多斯众人可能的遭遇上去猜。
2.联邦学生会长,这里不是说会长本人,而更可能是会长曾经想法的残留经过了某种具现化,毕竟序章剧情里大家都知道上一周目会长的想法和老师是不同的,而这份想法可能通过黑阿洛娜或者是别的什么方式残留了下来成为了老师在最终篇中最后的阻碍。而且第三章11话特地把序章列车上会长独白的内容拿出来重新做了演出复读一遍肯定是和后面的剧情有关联的。那么值得重点注意的话就是“背负责任之人的话题”,会长提到当初自己无法理解老师但现在明白了,这可能就是会长当初与老师的一个重大分歧。而如果最后是关于这个问题上的价值对抗,也正好能回归编剧皮卡大叔说的系列主旨“怎样的大人是好的大人”。
3.老师的反面,这个无论色彩的向导者是不是上周目的“老师”,都可以作为老师的反面这一代表来存在。虽然很明显编剧在16话搞这一出是故意让玩家产生“这家伙不会是老师吧”这种想法的,但无论是不是都是不影响主题表达的,只是是老师的话解释起来可能更麻烦点而且也不讨好玩家。老师的正反面价值对抗也是一样回归BA的总主题的。
4.反派就是色彩之类这种不可理解的东西,到这个时候突然又跟我说要回归灾难片的路数我是有点绷不住的,但确实有比较小的可能性。
综上,我个人觉得2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然后还可能是某几条混合在一起的情况,毕竟按照目前这三章的剧情安排来看,vol2、vol3、vol4都被补完得差不多了,那么vol1也是时候再集中填一些坑了,正好黑子也在这里,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希望大家也能在评论区提出自己的想法,第四章应该是最终篇最后的部分了,能平稳落地我会感谢金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