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废水排海在即:一场本不该发生的灾难

我想说几句
核污染水排海带来的危害,并不是一时的,而是潜在的,长久的,危险的,不可避免的!
早在2019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指出,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中仍含有碘-129、锶-90、氚、钌-106、碳-14等放射性元素。
今天7月4日IAEA报告中也指出,日方采用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不能去除核污染水中的所有放射性核素。据日方自己公布的数据,经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仍有70%以上未达到排放标准,需再次净化处理。在后续长期运行过程中,ALPS的性能有效性和可靠性还会随设备腐蚀老化进一步下降。且排放计划长达三十年,其中富含着不确定性与不可靠性。先排除掉所谓“IAEA结论更加不可信,日本东电公司未对核污染水进行任何处理”这种无法证实的言论,即使没有重金属放射素,核污染水中已经有很大概率会超标的氘氚等元素,也一定会随着水循环污染全球陆面及海洋,IAEA已经发布声明,这份“无害”报告不代表IAEA承认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正当性。
同时,我们并不仅仅是在为自己所抗争,担忧。请允许我向您列举核污染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1.不可避免:
在已知的研究结果中,铯-137、锶-90、钴-60、碘-129可以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其中摄入的钴-60会被固化在骨结晶组织,大幅度增加白血病风险。碳-14及氘氚会在水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中随着【呼吸】等途径侵染人体危害人体直至排出。由于上述核素全部是在体内发挥作用,因此常规的时间、距离、屏蔽防护法不会起到作用,人体受到的辐射将每日每刻积累,在人体内衰变辐射的核素,在何时何地都会发挥作用,因此不可避免。
2、贻害后代
Sr90,Cs137等核素半衰期均在30年,人类无法通过常规办法改变他们的半衰期,而C14,I129等核素半衰期跨度更大。在海洋共通的情况下,这些核素带来的辐射会导致人类后代出现畸形、遗传变异病、癌症,辐射可能会破坏人类基因组中的DNA,且随着生物富集效应,原本正常且低害的辐射当量可能会在部分人体内积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且人类幼崽对辐射的抵抗性较弱,孩子们受到的危害最大,但孩子们是没有错的。
3、危害生态
日本的核污染水排放总量约为133万吨,且直接排入太平洋,其中的核素总量不可胜记,且海洋是许多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些累积的辐射强度会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作用到海洋中的生物。
根据已知的科研结果,我们并不能定性确定,基因变异的生物会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许供给氧气的生物会大量死亡,或许海洋中会出现更加富有攻击性的生物。但可以肯定的是,核污染水排放出的那一天,辐射会带来整个生物圈的改变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日本政府这一行为是不顾日本平民以及国际社会在内的多方位谴责而一意孤行的行为,让风险平摊给全球社会及生物圈,最后甚至还想通过美化淡化核素的危害进行洗白,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本来可以好好处理的核事故,如今发展到当今这种地步,是日资极其短视的行为,无视日本民众的请求,日本政府的一条道走到黑也是对本国国民的极不负责。
引用一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话就是:“无论日方怎么洗白,也不可能在国际社会面前蒙混过关。核污染水就是核污染水,无论日方怎么说,也不能把核污染水变为正常水。覆水难收,贻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