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破交:二战意大利“海军上将卡尼”级潜艇

简介
“卡尼”或“海军上将卡尼”级(Ammiraglio Cagni,Ammiraglio在意大利语中是“海军上将”的意思,该级潜艇也被称作“海军上将”级)是二战期间意大利海军建造的一级潜艇。至二战结束,该级潜艇一共完成4艘,其中损失3艘,退役1艘。

性能数据
排水量(水面/水下):1703t/2185t
主尺度:87.9m×7.8m×5.7m
主机:C.R.D.A型柴油发动机2台,功率为2685马力×2(用于水面航行);C.R.D.A型推进电机2台,功率为900马力×2(用于水下航行),采用双推进轴双螺旋桨推进方式
航速(水面/水下):17节/8.5节
续航力:水面状态12节航速时,续航距离为10700海里; 水面状态9节航速时,续航距离为13500海里;水下航速为3.5节时,续航距离为107海里
武备:450mm鱼雷发射管14具(艏部8具,艉部6具),可携带鱼雷36枚;100mm舰炮2座,13.2mm防空机枪4 挺
最大下潜深度:100m
艇员人数:78名。 其中71名水兵,7名军官
研制背景及技术特点
该级潜艇的设计目的,是用于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的大洋作战。该级潜艇拥有强大的续航力和较多的鱼雷装载量以延长潜艇在海上的巡逻时间。意大利方面选择了更小的450毫米(18英寸)鱼雷,而不是标准的533毫米(21英寸)鱼雷,他们认为这足以对付商船。该级潜艇设计的作战范围是意大利到意属索马里兰(Italian Somaliland)和索马里的基斯马尤(Kismayu),在那里将建立一个新的潜艇基地。为了适应印度洋季风,潜艇配备了大型指挥塔和两门100毫米(4英寸)舰炮。
根据实战经验,大型的指挥塔被改建成较小的具有德国风格的指挥塔。“海军上将卡尼”号于1942年至1943年期间在南大西洋进行了为期4个半月的巡逻。其他三艘被用作运输潜艇,为在北非的意大利部队提供补给。

所有四艘潜艇都是由蒙法尔科内(CRDA Monfalcone)的造船厂建造的,第一艘潜艇于1939年开始建造,并于1941年全部完工。
在1940年和1941年的造船计划中决定再建造12艘该级潜艇,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取消。
服役历史
海军上将卡尼号(Ammiraglio Cagni)
1939年9月开始建造
1940年7月20日下水
1941年4月1日开始服役
1943年9月在南非德班(Durban)向盟军投降,1948年被拆解
该艇的第一次作战巡逻是在地中海,期间执行了5次运输任务和16次巡逻。其在大西洋的第一次任务持续了136天,并于1942年11月29日击沉了英国油轮“达贡巴人”号(Dagomba)和希腊单桅帆船“阿戈”号(Argo)。
卡尼号作战于两个区域,地中海、南大西洋或印度洋。1942至1943年,其在地中海执行了21次任务,在南大西洋或印度洋执行了2次任务。
1943年9月9日,第二次在大西洋执行任务时,该艇收到了停战的消息,并于1943年9月20日在德班向英国投降。“茉莉”号(HMS Jasmine)参加了该艇的投降仪式。
地中海的任务
1941年10月15日,在指挥官查尔斯·利安纳扎(Charles Liannazza)中校的指挥下,该艇从塔兰托驶往巴迪亚,船上载有140吨燃料和弹药。于10月22日抵达塔兰托,返回途中遭到枪炮和深水炸弹的攻击,但没有受损。该艇于11月18日执行了类似的任务,其一共完成了5次进攻行动和16次运输任务。
在大西洋执行的第一次任务
1942年10月5日和6日,其从拉马达莱娜(La Maddalena)航行到南大西洋,进行它的第一次大西洋任务,攻击船队“TS 23”。于10月12日在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横穿直布罗陀海峡。但在11月3日,其在白天潜入水中,攻击并击沉了一艘3845吨的汽船。11月29日,在非洲好望角(开普敦附近)巡逻时,击沉了1995吨希腊船“阿戈”号(Argo)。
1943年1月3日,该艇试图在塔佐利(Tazzoli)转移和装填鱼雷,但由于天气恶劣而失败。但在1月13日,一艘德国潜艇成功为其补给了45吨燃料。2月15日,在比斯开湾,遭到飞机的轰炸和机枪扫射,导致机枪手米开朗基罗·坎尼斯特拉罗(Michelangelo Cannistraro)中士死亡。这次任务,1942年10月6日从麦格达伦(Magdalene)出发,1943年2月20日抵达波尔多(Bordeaux),战斗巡逻136天。
第二次大西洋任务(第一次印度洋任务)
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任务于1943年6月29日开始,1943年9月20日该艇抵达德班结束,持续了84多天。在这次任务中,由约瑟夫·罗塞利·洛伦兹尼中尉(Joseph Roselli Lorenzini)担任指挥官。该艇接到命令前往新加坡,攻击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商船,最后载着一船橡胶和锡返回。
1943年7月17日,在加那利群岛外,其遇到一艘国籍不明的5,500吨轮船。7月25日,她用鱼雷击沉了22,071吨的英国武装商船“阿斯图里亚斯”号(HMS Asturias),位置北纬6度52分,西经20度45分。“阿斯图里亚斯”号的锅炉房和轮机舱被水淹没,失去了所有动力,但船舶公司还是设法将这艘严重受损的商船拖拽到了弗里敦(Freetown)。7月30日,该艇越过赤道,8月28日进入印度洋。
9月8日或9日,在离新加坡仅1800英里的地方,该艇收到了停战的消息,并奉命驶往德班港(Durban)。9月20日,其被英国皇家海军“茉莉花”号(HMS Jasmine)拦截并护送到德班,在那里正式向英国投降。11月8日,该艇前往塔兰托,于1944年1月2日抵达。以巴勒莫(Palermo)为基地,其被用于盟军飞机的反潜训练活动。1948年2月10日退役,之后被拆解。
海军上将卡拉乔洛号(Ammiraglio Caracciolo)
1939年10月16日开始建造
1940年10月16日下水
1941年6月1日开始服役
1941年12月11日在巴迪亚(Bardia)附近被英国皇家海军法达尔号(HMS Farndale)击沉
1941年12月11日,该艇在攻击英国船队时遭到法代尔号(HMS Farndale)驱逐舰的深水炸弹和舰炮的攻击而受损。该艇自沉以避免被俘获。53名艇员被英国驱逐舰救助并俘虏。
海军上将米罗号(Ammiraglio Millo)
1939年10月16日开始建造
1940年8月31日下水
1941年5月1日开始服役
1942年3月14日被英国潜艇“双子星”号(HMS Ultimatum)击沉
该艇共执行了8项任务,而且都是运输任务。1942年3月14日,在马耳他海域巡逻归来时,其被英国潜艇“双子星”号(HMS Ultimatum)使用鱼雷击沉,57名船员丧生。
海军上将圣邦号(Ammiraglio Saint-Bon)
1939年9月16日开始建造
1940年6月6日下水
1941年6月11日开始服役
1942年1月5日被英国潜艇“支持者”号(HMS Upholder)击沉
该艇共执行了10次任务,全部是运输业务。1942年1月5日,其被英国皇家海军“支持者”号潜艇(HMS Upholder)击沉,只有三名船员幸存。

感谢你的阅读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自《战舰世界潜艇》、期刊《战舰》、wiki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