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星与花园——赛琳娜涂装剧情赏析

2023-07-25 08:52 作者:苍狗不白  | 我要投稿

初看这次的涂装剧情,大部分玩家恐怕都会有些疑惑,赛琳娜与首席究竟是谁先弹得钢琴?先说结论:在根据文章里的蛛丝马迹仔细思考比对之后,我认为“夏日的譬喻”与“群星的回声”其实是两个独立的章节,或者说是同一个故事的不同走向。

为什么我会得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结论?为什么这次的剧情即使过完一遍仍旧让人云里雾里的?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已经给了我们解答的钥匙。


开篇为什么会引用这首诗?一个优秀的创作者,他的作作品中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的,每一个段落、情节都有其背后的含义,这样放在全文伊始的引用也必然会是极负深意的。让我们看看这首诗歌的全文。

在对于你是将来的这一日

在从炽热的天体或公牛的脏腑里

看见不容窥探的未来之形的

占卜师也捕捉不到的日子,

我不妨,兄弟和阴魂啊,

在百科全书里找寻你的名字

并查索是哪些河流映照过

你的脸相,如今已是崩散与尘土,

是哪些君王,哪些偶像,哪些刀剑,

你无限的匈牙利的哪道光辉,

选中了你的嗓音来歌唱第一曲。

黑夜与海洋将我们分离,

更有世事的变化万千,

气候,帝国与血的流转,

但不可破解地维系着我们的

是对词语的神秘之爱,

这声音与符号构成的习惯。

仿佛是那个爱利亚人的弓箭手,

独有一人在一个空虚的黄昏里

无尽地放飞这不可能的

乡愁,它的标靶是一个影子。

我们永远不会面对面看见彼此,

我的嗓音无可企及的先辈啊。

对你来说我甚至不是一个回声;

对我来说我是一团焦虑和一个谜,

一座魔法和恐惧的岛屿,

所有人或许都是如此,

你也曾是如此,在另一片星空之下


博尔赫斯究竟对已经消失在匈牙利的第一位诗人保有如何的态度我既没有资格定义也与我们的主题无甚关联。于我们解读剧情而言,重要的是被引用的那一段“对你来说我甚至不是一个回声;对我来说我是一团焦虑和一个谜,一座魔法和恐惧的岛屿,所有人或许都是如此,你也曾是如此,在另一片星空之下。”

这不正是描写的首席与赛琳娜此刻情形吗?两人此刻无法面见对方,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对他们而言对方“甚至不是一个回声”,只是心底的焦虑与迷。

而原文中的另外一个段落“黑夜与海洋将我们分离,更有世事的变化万千,气候,帝国与血的流转,但不可破解地维系着我们的是对词语的神秘之爱,这声音与符号构成的习惯。”这正是对身为笔友的首席与赛琳娜之间最完美的诠释。

可是这与我们的剧情有什么关系呢?这不能解释这篇剧情里错乱的时空。本来我也在为此而烦恼,直到我注意到剧情中一个特殊的情节设计。

谁会这样设计一个迷宫呢?

每逢交叉路口向左走?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奇怪的设定?我想到,这里必然会是我们我们揭开迷题的一把钥匙。

果不其然,顺着这个线索我找到了一部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小说的正是我们在开头已经认识过一遍的博尔赫斯。关于这篇小说的解读众说纷纭,所以我们就不再次赘述,只需要知道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清朝某位云南总督辞官回家,立志写下一本巨著与建一座无边无际的迷宫,可十三年后,他去世时,他留下的却是十分混乱的手稿,上一章节死亡的主角下一章节就再次复活,这是为什么?原来他想做的是将在各个时间的不同选择全部写下来,这些选择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分岔路口,构成了不同的时空,这就是小径分岔的花园名字的来源。

回到我们的剧情上来,看完这篇剧情之后会发现,它居然完美的符合了这小说中的情形。两篇文章实际上是分开的、独立的、处于不同时空下的,否则难以解释机器人园丁的回答如此混乱,明明与赛琳娜有过交流,却说并未见到弹奏钢琴的人。

在这里我们得到了解开谜底的答案,知道了两篇剧情之间的关系。从这里开始从头再来欣赏一遍这剧情。

故事开头,博尔赫斯的诗歌,前文已有提到,不再赘述

关于赛琳娜换上新涂装的这一段,这身不属于岚音的涂装像是易碎的童话与虚幻的梦境,我们已经知道结局,他们没能相遇,那最后的一步之遥,就像梦醒时分的空虚。

赛琳娜听到首席弹奏的曲子,而说的:“山谷、森林、岩石、荒野。神圣的隐士们散布山上,住在岩壑中间。”这句话来自于浮士德第二部、第五幕。

赛琳娜对指挥的第一段独白,其中出现的“无限的可能,通往无数条道路”与《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所指相同,毫无疑问,我们找到了正确的解析方式。


第二段独白中,这一段使用的典故大家都很熟悉,米诺陶洛斯也就是牛头人住在迷宫里,忒修斯为了解决它进入迷宫,将线系在迷宫入口,放线键入迷宫,值得一提的时这线时深爱着他的艾丽阿德涅公主给他的,而最后他却抛弃了公主。(首席肯定不会像忒修斯一样抛弃公主的,像岚音伴生皮也是《夜莺玫瑰》的故事,夜莺用生命染红的玫瑰被书生抛弃,但涂装剧情文案补了一笔,「最后你把花别回了赛琳娜的耳畔」,所以这次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来自贴吧吧友的解读)

这能不能算时告白?



到达迷宫的终点,却什么都没有,她什么都无法抓住的。


在发现终点什么都没有之后,旁白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

如果花园没有花,那又当称做什么?

如果这是一场清醒的梦,那谜底又该是什么?

这里的疑问十分有意思,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也有关于谜底的部分:谜底是“棋”,谜面要回避哪一个字?

没错,就是“棋”。“自始至终删掉一个词,采用笨拙的隐喻、明显的迂回,也许是挑明谜语的最好方式。”

那么这场清醒的迷梦在隐喻、迂回什么呢?

此刻的赛琳娜变回了岚音,如果换上新涂装是梦的开始,此刻那就是梦的醒来。

《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的梦》


这句话同样来自于博尔赫斯,是他为了纪念旧友而写的文章,《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的梦》,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梦中听到了自己几小时后的死法,而为了这一切会发生,他必须忘了这一切。这是否也在指赛琳娜的此刻的处境像是梦一样呢?她已经全然忘记梦的内容,只有还停留在下颌的泪珠述说着那些感动与美好。

第一章就到此结束。单看这一章节能看到分外浓厚的童话与梦境的味道。赛琳娜换上新涂装时心提及的老鼠与南瓜车、到达花园时像是魔法失效一样的消失的涂装,还有那个在她心里引导、追随的身影,更为这场童话添上了更多的虚幻色彩。、


接下来第二章的开头


故事开始,是赛琳娜在独奏,这段自白是不是在喻示着未来在赛琳娜身上会有什么大变故出现呢?

这一段赛琳娜所歌唱的“一切无常事物,无非譬喻一场;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今如愿以偿;奇幻难形笔楮,焕然竟成文章;”以及后文“永恒女性自如常,接引我们向上。”都是来自《浮士德》。正如赛琳娜所说的,浮士德从未拥有过真理,但他一直在追求真理。于首席、于赛琳娜而言,他们同样从未真正拥有过对方,但他们一直都在追寻对方,这就足够了。

首席追寻赛琳娜的足迹,来到花园深处,与第一章时不同,一朵鸢尾花正在此摇曳着,昨夜的赛琳娜留下自己的痕迹。

“我将从更深的静寂中归来。黎明散去的雾留给大地的露水,升腾凝聚为云,又化作甘霖降落。我与雾没有什么不同。”这段话来自于纪伯伦的《先知》,放在此处应该是说明赛琳娜将会归于寂静,即暂时没有她的剧情,但她与雾相同,即使化为露水还是会蒸腾为雾,再化作甘霖降落,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我一定会回来的!”

这段文本的第一句话,“沙与沫之间”实际上,《沙与沫》同样是纪伯伦的作品,意为人在社会中如沙般微小,事物如泡沫般虚幻,与下文所想表达的赛琳娜这样无法发出声音的人们完全一致。

全篇的最后,以柏拉图的《星》作为结尾,分明可见却遥不可及的星星,正如首席与赛琳娜之间永远相隔的那一步之遥,只有抬眼可见,却天差地别。

过完全篇之后,初看时的疑惑没有了,我现在只想找到文案老师,求证我的猜测是否正确,以及狠狠的表白文案老师,写的实在太棒了!有的时候会为文案老师而感到悲伤,写的如此优秀却由于载体是游戏的原因,很难像其他作家一样直接点破谜底与伏笔,甚至主线的伏笔的揭露都是靠meng君的直播代为传达,但是这猜谜般的推敲过程才最迷人,令人欲罢不能,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精彩迷人的剧情!


星与花园——赛琳娜涂装剧情赏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