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坦克与日本坦克的研发与升级过程

2019-05-30 19:28 作者:三个坦克兵  | 我要投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影响,德国被禁止制造坦克,其一战制造的A7V坦克也被其他战胜国销毁或用来展示,但是德国人并不甘心,秘密研发着履带装甲车辆,尤其是希特勒掌权之后,大肆急需研发新式武器来充军备战,1932年一号坦克开始研发,并在1934年开始批量生产,最开始德军并没有打算把它编入到部队里,只是给研发新式坦克开个头,用来训练以及为下一代坦克做了参考,但是后来用于战争。波兰战役,法国战役,抗日战争,西班牙,以及苏德战争都有了他的身影。期中闪电战更是战功显著,帮助德军装甲兵获得了不少战斗经验。也有不少一号坦克被买到中国,用来参加抗日战争不过大部分被日军击毁损失惨重,1941年后一号坦克逐渐过时,德军把剩下的一号坦克改造成了一号突击炮,并继续在德军服役,延长他的时间。

行军中的一号
二号坦克倒不如说直接给三号四号紧急充数的

二号坦克的出现,是因为三号坦克以及四号坦克(短炮)数量有限,而且一号坦克已经逐渐落后,这段时间内由于坦克数量不足导致作战有限。希望提供一种用来装20㎜机关炮和一挺轻机枪来凑数,尽管他的火力防护已经大于一号坦克,但是比德军三号四号坦克依旧有很大差距 。和一号一样,他的底盘也被改造了不少车辆,比如黄蜂榴弹炮。

危险的小虫
37炮

三号坦克的是德国第一种用来打击敌人装甲单位的坦克。其装备的37炮可以有效的对付R35坦克,但是遭到了法国B1却显得非常贫弱,但是德军的灵活配合作战,也击毁了大部分的B1

被击毁的B1
长50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军的三号四号坦克面对苏军的T34以及KV坦克,简直被他们的“金钟罩”护体吓傻,因为当时德军并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够击穿他两的装甲。四号坦克在此之前是用来配合步兵作战的,主要用来轰击敌方的战壕,步兵,碉堡等(短管75榴弹炮)三号坦克才是用来与敌人装甲单位作战的。但是三号坦克的火力与防御力都明显不足,四号坦克因为体型大的多,而且改造空间大,四号坦克逐渐代替了三号坦克,尽管如此,由于换了长管50炮的三号坦克与换装了长75炮的四号坦克在火力上不比T34差,但是他两的改装进度已经到了极限,(别和我说突击炮,那是后话了)不能在安装更大的炮,面对T34,研发新式坦克已经迫在眉睫,这就是虎豹坦克的诞生。尽管如此四号面对后期的T34/85已经明显落后,但是他是德军最重要的装甲单位,并一直服役倒战争结束。

F2型,装了75长炮
四号D型,短管75炮反装甲能力十分微弱
苏军T34
KV1: 披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233

虎式坦克,在希特勒废除凡尔赛条约之后,德国更佳主持新坦克的工作,因为1234号坦克面对其他国家重型坦克显得不足,开发新式坦克已经逐渐展开。其正面厚达102毫米的装甲以及88炮,在当时坚不可摧。豹式坦克是德军遭遇T34之后研发的新式坦克他和T34一样,是二战最优秀的坦克之一,第一次亮相作战是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但是,豹式坦克最开始的作战结果表现并不是很好,因为豹式坦克还没有完全测试过就匆忙上了战场,第一批的豹式坦克表现糟糕(当然后期不是这样了),比如坦克负重轮的橡胶圈突然脱落,坦克的发动机经常起火,第三排烟问题,发出的烟雾很大。不管怎么说,虎豹的出现,均以压倒了苏军当时里的所有坦克,但是到了战争后期随着ISU152  IS2  T34/85的出现,虎豹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在1500米已经无法的有效打击他们,甚至不得不靠近去摧毁他们。迫使德军推出了虎王。。而且虎豹的维修非常令人头疼,负重轮的维修就是一大诟病。。。

黑豹坦克被122炮击穿
T34/85击穿虎式坦克炮塔侧面
虎式坦克被122炮击穿

虎王坦克虽然是虎式坦克的代替品但是虎王与虎式是完全两种截然不同的坦克,虎王坦克是直接要求被装上十分厚重的装甲,穿透力非常高的火炮就是那门几乎长度达到6米的88炮。研发过程中。保时捷,与亨舍尔,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保时捷炮塔
亨舍尔炮塔

保时捷炮塔有明显的窝弹区,亨舍尔的炮塔平行,窝弹区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整个二战期间盟军依旧不能找到有效对付他的办法,(装甲崩落就另当别论)因为虎王的装甲质量要差些,不过装甲更厚。火力更猛,也把苏联逼到了IS3,但是产量不高,整体来说,他对二战没有太大影响。(德国完结)

八九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陆军敏感的认识到了坦克巨大威力,从英国购买了马克4型坦克仔细琢磨研究之后,运用自己本国的力量,研发出来了八九式中战,尽管他不是很先进,但是他最早使用柴油机的坦克,并且有车长指挥塔,最开始连T34  kv坦克都没有指挥塔。整体看上去非常一战,而且后面还有个类似越壕器的东西。诺门罕战役中与苏军BT坦克作战显得火力与机动都明显不足,但是依旧使用到了太平洋战争初期。

九五轻

九五轻坦克是二战期间轻战车里面最优秀的一款,主要是伴随步兵和装甲车前进,九五轻在中国战场上对游击队威胁极大,因为可以随时跟着步兵冲上攻击袭击者。在中国战场上造成了不小伤亡。武器是一门37炮以及两挺轻机枪,但是炮塔后面的轻机枪实际上如同虚设,因为如此小的炮塔里,只有车长一人,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开炮,就不能玩机枪,你想玩机枪,就不能开炮233。在攻占东南亚作战的时候,表现更是突出,不过与美军交手的时候,只有挨打的份了。

97式

97式是日军当时最厉害也是体型最大的坦克,虽然只有15吨,但是日军已经把他当成中型坦克,装甲厚度25毫米,装备了一门57毫米短管炮,以及两挺机枪,57炮主要是用来攻击城墙支援步兵用,反装甲能力极差1000米穿深不到25毫米(我打不穿我自己)抗战结束后,有不少的97式95式被移交到了解放军的手中,在内战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日军坦克发展基本上一片空白。

解放军的95轻
著名的功臣号97改

97改换装了一式47毫米炮,此炮是诺门罕战役中缴获的苏联45毫米炮改进而来,但是由于没有被帽穿甲弹,使其穿甲能力大为缩水,由于谢尔曼才用倾斜装甲很难对谢尔曼坦克造成威胁。但是实际上一式47毫米炮在对付M3  M5坦克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日军对谢尔曼坦克十分害怕,日军也有可以击毁谢尔曼坦克的火炮,比如90式75毫米野战炮,他可以完全摧毁谢尔曼坦克。1945年末期,数十辆97式以及95式在东北战场上与T34/85坦克群激战,日军被全歼。

75
被击毁的谢尔曼坦克。
一式

一式坦克完全就是97改的改进型,车体铆接装甲改成了焊接,并加强了厚度,火炮依旧没变,用于本土决战,所有的一式均为参加实战,苏军攻占北方岛屿时,一式唯一参加了实战 最后依旧失败。

三式

三式坦克是日军在投降之前研发的最后一款坦克,在此之前日军所有坦克均无法对谢尔曼坦克造成威胁,由于日本资源太缺乏我要:XXX再加上这时美军对日本本土的打击,因为数量少,因此三式被视为本土决战的重要武器,尽管他被分配到了各个连队准备决战长管75炮完全可以与馒头一决雌雄,但是日本投降,这种结果就在游戏里体验吧,日军投降后,大部分的三式中战被集体销毁,只保留了两辆,图片这辆就是期中之一。

四式

四式坦克可以说是二战期间日本技术上最高境界的坦克了比起以往只有十几吨的坦克有了明显提高,无论火力还是防护。四式与五式才是真正能够威胁到了苏联T34以及谢尔曼坦克但是苏军和美国有了IS2  .和潘兴。如果太平洋战争日本生产的就是四式,太平洋的战争结果就不一定是谁赢了。

五式

五式有这比四式更长,火力更猛的装甲车辆,搭载了一门75毫米战车炮以及一门37小炮,并带有了半自动装弹机,如同四式一样被视为本土决战的终极王牌,但是只有样车,唯一一辆原型车被美军缴获之后下落不明,很有可能被美军研究测试过销毁。。。。好了,由此可见,德军在战争爆发时期。坦克比其他国家的相比,并不存在什么太大优势,尤其与苏军交手之后,研发升级,生产了非常出名的坦克,虎豹等,成就了一代名车,反而日本从侵华战争倒太平洋战争之前,日军坦克的发展就是一片空白,直到与美军交手之后才匆忙研发新式坦克,但是为时已晚。。而且日军坦克大部分都是才用铆接,铆接,用在飞机上很好,因为他们可以把零件很好的链接一起,但是用在坦克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你发射榴弹,高爆弹,还是穿甲弹,只要是击中了,整个一块的装甲就会被蹦开,铆钉钢板到处飞,而且还限制了装甲厚度。。。。(完结)新人UP如果有错误还请指正,同时也谢谢大家的观看。

德国坦克与日本坦克的研发与升级过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