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人类动力装甲发展概括
早期动力护甲发展
战术外骨骼和移动护甲系统早在21世纪就引起了军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人们一直在尝试缩减它们的制造成本,降低复杂度,提高作战效能。CMA就是该领域的最大投资者,他们想要投入相对较少的地面部队得到最佳的治安和作战效果。在人类星际扩张时期,UNSC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发光发热,对非海军技术没什么兴趣,因此他们把资源用在了其他地方。
赫伦汀项目
赫伦汀项目是开始最早也是持续最久的军用外骨骼项目,最早的一批科研团队建立于2166年。对于早期原型的评估结果可观,但资金在太阳系内战和接下来的去军事化被大规模缩减。该项目变为了材料集团(materials group)投资组合的一部分。作为ONI整合计划的一部分,赫伦汀项目与2535年停止独立运作。
MARK I
在殖民纪元,UNSC部署了一定量的赫伦汀MARKI,MARKI得到许可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使其能够让平民使用,比如在太空站和舰船上,MARKI能够帮助他们在狭小空间抬起重物和材料搬运。
MARK II
赫伦汀MARKII战斗护甲前途无量,但是它的造价仍旧昂贵且在边境进行长期作战仍不可靠。CMA没有给予多大的支持,后续UNSC也没再继续关注。2400年,仅存的MARKII护甲只能在军事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那里看到。
MARK III
相比前辈更大更优秀,赫伦汀MARKIII已经是UNSC里成熟的后期和作战载具。改进型的MARKIII(B),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独眼巨人号,在星盟战争期间,他们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并且通过对他们进行改造,也可以当做超重型步兵使用。
梅拉恩得项目(project:melaend)
该项目旨在生产和猎户座项目配套的产品,为猎户座计划超级战士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持,不过项目是否成功是高度机密。哈尔西博士发现了该项目,并从中汲取有用信息用于自己的研究。
猎户座护甲:尽管在他被取消前只有少数几个部件得到了测试,但是对于猎户座护甲的研究为分水岭公司的SPI护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雷神锤项目
哈尔西博士总结前代外骨骼,并发起了雷神锤项目。
MARK I-III
雷神锤MARKI只能算作一个实验平台,它仍无法投入生产,在2515到2525年,它一直作为哈尔西的实验平台。在MARKI时期就已经开始运用人造肌肉,嵌入式电脑和控制软件,MARK II和MARK III则是在此之上增强了机动性和活动范围。哈尔西博士很少把这些试验品称为MARK XXX,只是为了让ONI更好的进行记录和归类。在实验期间这些实验品起码有四十套被制造出来进行测试。
世界树项目
雷神锤项目虽然是一个新项目,但雷神锤护甲和原型装备的造价实在是昂贵,在中将惠特克波的指示下,世界树项目正式成立,该项目旨在将雷神锤项目的衍生科技和哈尔西的研究成果进行大规模制造和用于其他项目。
装甲防卫系统
2535年,赫伦汀项目算是寿终正寝,并留下了独眼巨人号这一成功的作品。随后和世界树项目合流,共同开发新产品。
MARK I ADS
UNSC使用过的动力外骨骼的早期版本,MARK I ADS是一台装配了致命武器的单人式战争机器,原型机在星盟攻击实验基地所在星球得到了测试。装甲不仅装有强大的武器,并且其自爆威力也是惊人,连带着装甲,设施和周边星盟一起灰飞烟灭。
MARK II ADS
该型ADS的大小,设计和职能皆有所变化,但是仍有着共同的操作架构和技术基础。并且MARK II(D) 歌里翁(geryion)证明了移动作战机甲是可行,但受限与当时技术无法实现。
雷神锤MARK IV
雷神锤项目的第一套护甲,它的外型和功能均有所变动,MARK IV的设计和斯巴达二期计划同时进行。总结一下就是MARK IV好看且强大,优雅且致命
雷神锤MARK V
在和星盟互掐了几十年后,对于星盟科技的成功逆向,雷神锤终于拥有了能量护盾,并且现在的雷神锤已经能够搭载AI。
雷神锤MARK VI
MARK V之后的新版本雷神锤护甲,相比与前辈,它拥有了更强,充能更快的能量护盾(确实),而且外形上也有一定的变动。
雷神锤MARK VII
早在第一代雷神锤时就已经设计制造了的雷神锤护甲,第一代雷神锤MARK VII装配给了二期斯巴达战士内奥米010。如今,哈尔西宝刀未老,决定再次操刀雷神锤,现在她要把MARK VII用于第三代雷神锤的设计制造,哈尔西,你好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