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零基础学经济Ep95】《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126:产量最大化

2020-08-21 23:53 作者:躺坑老碧的学习瞎记  | 我要投稿

总结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

第五章 成本

注意——

  1. 成本最小化是对的基本规定,它对于理解本章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2. 厂商采取什么的生产技术,就会产生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成本。

第二节 成本最小化

地位: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而言,每一产量水平的生产成本都必须是最小的,即成本最小化是对生产成本的基本规定。所以在微观经济学中,成本最小化问题是成本分析的起点。

三、对偶问题:产量最大化

条件:理性的厂商在产量给定的条件下会追求成本最小化,而在成本给定的条件下会追求产量最大化。

给定劳动的价格w和资本的价格r:

以一条等成本线AB和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Q3分析,等成本线AB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既定的成本量C和既定的两要素的价格之比的负值-w/r,Q1与AB交于a,b两点,Q2与AB相切于E点,Q3与AB没有公共点——

  1. E点:生产的均衡点/最优要素组合点——表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生产者应该按照E点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即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分别为L1和K1,这样,厂商就会获得最大的产量;

  2. 等产量线Q3代表的产量较高,与既定的等成本线AB无公共点,则其无产量是厂商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厂商利用既定的成本只能购买到位于等成本线AB上或等成本线AB以内区域的要素组合;

  3. a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等成本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在a点,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大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4. b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等成本线斜率的绝对值——在b点,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小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5. 结论:只要MRTSLK>w/r,厂商就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地用劳动替代资本,即图中沿着等成本线AB由a点不断向E点靠近;只要MRTSLK<w/r,厂商就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地用资本替代劳动,即图中沿着等成本线AB由b点不断向E点靠近;厂商在MRTSLK=w/r时实现生产的均衡;

  6. E点/生产均衡点:MRTSLK=w/r——表示:只有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和两要素的价格之比相等时,生产者才能实现生产的均衡;

  7. (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MRTSLK=MPL/MPK=w/r,则MPL/w=MPK/r——表示:厂商应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8. 这两个最优化问题的均衡点E的位置时相同的。

到这里!

【零基础学经济Ep95】《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126:产量最大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