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三又皮痒了!!近日,我军在班公湖追打阿三,印军视角下的中印班公湖对峙实况...

2023-06-12 08:19 作者:大卫科波菲尔奥力给  | 我要投稿

印度大桥又塌了,中国却在班公湖架起大桥,中印边境胜负早已确定

  印度耗资171亿卢比的大桥塌了,成为了这两天国际新闻的头版头条。说实话,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新闻,我没有仔细看。第一反应是都2023年了,桥塌了这种新闻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是罕见。但发现是印度时,一下就觉得这件事很合理了。

  发生坍塌的这座桥叫“阿格瓦尼-苏丹甘吉大桥”,位于印度比尔哈邦。据称是当地联邦政府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一度被寄予厚望。可是,这桥不是在使用的时候塌了,而是还在建造的过程中就塌了。

  事实上,这座桥从2017年开工,历时6年,到今天还没造好。相反,这座还在建造的桥,已经事实塌了2次。第一次是在去年,第二次就是这次。对于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其实没什么好关注的。光是这一件事,就足以说明印度的基建水平有多烂了。

  而在中印边境,印度极差的基建水平,使得中印边境的军事实力也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在中美博弈下,印度确实具有一定的威胁。但如果硬要说在中国西北部中印边境,印度能对我们造成什么程度的威胁,那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中印边境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脉,地形复杂气候严峻,中印基建实力的差距,其影响会无限扩大到中印边境军事实力上来。

  新闻是印度大桥塌了,刚好在中印边境,中国解放军也修了座桥,那就是班公湖大桥。班公湖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在中印多年的边境对峙中,印度一直在班公湖上大做文章。但领土主权的问题,中国一向是寸步不让的。

  为此,解放军很早就开始在班公湖进行军事基础设施的建设。班公湖大桥就是代表之一。班公湖大桥其实有两座,第一座在2021年就已经完工了,同时开始了第二座大桥的修建。据了解,这第二座班公湖大桥,要比第一座更宽,同时也更加坚固。

  为的就是能够通行装甲车、坦克等更重的军事装备和载具。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中方在班公湖两岸的军力部署,以及后勤保障能力。本来如果从就近的军事基地支援班公湖,需要绕湖机动,大概12个小时的功夫才能部署完毕。

  但班公湖二桥建好后,中国的整个军事部署,只要花上3到4个小时,部署时间直接缩短的三分之二。正所谓兵贵神速,一旦冲突发生,印度军队还在慢悠悠的长途跋涉,而中方早已就位守株待兔了。

  除了大桥外,中印边境军队的营房建设也是天差地别。喜马拉雅山山脉的海拔起伏很大,昼夜温差一般能够达到30摄氏度,白天9度,晚上零下17到30度。可以说环境相当恶劣。在这种环境下,如何确保边境士兵的生活水平和作战效率,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正常工作,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中国这边,清一色规范化的“智能化营房”,能提供电、力、水、供暖设施、卫生保障能一切条件。在满足这些的情况下,还兼顾了实战作用。在战时地下营房就能成为一条条预设的战壕,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爆炸冲击波和弹片的波及。

  而反观印度军队这边,情况只能用糟糕来形容。在前两年,印度士兵甚至只能住在行军帐篷内,取暖全靠煤油发电和人挤人。完全没办法为士兵提供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更不用谈什么实战作用了。虽然这两年印度也在营房改造,但跟我们相比,差距还是相当的大。

  总而言之,国家军事实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是绝对分不开的。在中印边境地区,恶劣的气候环境和复杂的地形因素,将基建水平的重要性无限放大,直接决定了边境军队的作战能力。所以,以印度一座百亿投资的大桥在建造过程中,能连续塌两次来看,中印边境的胜负,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






阿三又皮痒了!!近日,我军在班公湖追打阿三,印军视角下的中印班公湖对峙实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