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诗英雄100之100(补)の史家绝唱——司马迁

世界史诗英雄100(补)
史家绝唱——司马迁
地域出处:夏阳,陕西,龙门,华夏,史记
电视剧《汉武大帝》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等
游戏 三国志 系列
具体年代:大约生于公元前145年 或前135年
逝世时间有待考证
无法精确出生逝世具体月日
中国西汉时期
此时是西方罗马帝国时期
生活轨迹:幼年饱读诗书 八方游学 长大后 成为官吏 子承父业 直谏皇帝 忍受宫刑 用一生呕心沥血 完成事业
影响成就: 直谏君王 为李陵辩护 承受宫刑 忍辱负重 著成 中国第一部史书 流传千古
永世传承

世界史诗英雄100(补)
史家绝唱——司马迁
战国时代,秦国将军李信,在少年时代就与秦始皇嬴政为友。李信的后代李广,屡破匈奴,被匈奴视为“飞将军”,却生不逢时,不受重用……
李广之孙,就是李陵,李陵与匈奴交战,寡不敌众,无奈投降。此事招致汉武帝大怒,司马迁 仗义执言,为李陵辩护,结果汉武帝不听,怒斩李陵全家,又对司马迁处以宫刑

长大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 司马迁 的伟大。
小时候的我,并不懂,反而还看不起,认为不就是个太监,宦官能有什么好的?
作为一个男人,失去了尊严,失去了在大众面前 抬头目视的基本权益,失去了在 女性面前 作为男人的生理基础特权
人活于世 其实 比死更难……
于是 司马迁 留下了这句 千古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

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毛主席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毛主席曾在与师哲的谈话中叹息司马迁的遭遇,并说“司马迁‘身残处秽,动而见尤’却‘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所不辞’,是因为他内心的积郁还没有来得及宣泄,苦衷还没有昭之于世人,满腹文采还没有来得及表露,他希望自己正在写着的著作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人,通邑大都’。诚如是,则虽九死而心不悔,这愿望确实是达到了。
可以说,真正的信史自司马迁始,‘史学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
“唐诗、晋字、汉文章,汉代的文章,因了司马迁的《史记》,确实被推向了极致。”